吉林省高等教育学会

当前位置: > 名师列传 >
庞朴:解读中华文化的密码
时间:2014-05-03 09:51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教育报 作者:法帅 点击:
庞朴,当今中国著名文化史家、哲学史家、儒学研究学者,山东大学终身教授。他在中华文化的诸多研究领域,如火历、三分说、出土简帛等,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庞朴,山东大学终身教授,他在中华文化的诸多研究领域,如火历、三分说、出土简帛等,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文革”时被下放到曲阜,地上无书可念,庞朴就念天书,在操场上把漫天星空都搞清楚了。没想到,他的看星星,直接引出了一个重要的学术发现——火历。

  庞朴认为,世界在本质上是统一的,同时又是三分的。他深深相信,中国文化体系有个密码,就是“三”。中国式的思维方式,最重要的特点就是“圆融”。

  “炼汞烧铅四十年,至今犹在药炉前。不知子晋缘何事,只学吹箫便得仙。”

  一踏进环东佳苑庞朴家的大门,便会在客厅墙的正中看到这样一幅字,这是庞朴自己手写的唐人高骈诗,借以抒发自己平生治学的心志。

  庞朴,当今中国著名文化史家、哲学史家、儒学研究学者,山东大学终身教授。他在中华文化的诸多研究领域,如火历、三分说、出土简帛等,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中华文明,是世界上唯一未曾中断的古老文明,而维系这一文明于不坠的灵魂,则是中华文化。

  近代以来,中国思想文化领域风起云涌。中华文化能否维系中华文明继续向前发展,成为一个半世纪以来人们争论的焦点。

  作为一名坚定的文化保守主义者,庞朴仍然坚信,中华文化时至今日仍具有生生不息的生命力,并为此,走在探索中华文化的学术之路上,不曾止歇。

  “地上没有书可念,我就念天书

  熟知庞朴的人都知道,他是一个能够为了真理而无所畏惧的人。“一朝立志,便下定决心,不畏艰险……数十年如一日,无怨无悔,从不懈怠。”老朋友、中国社科院原副院长丁伟志这样评价他。

  1949年,年仅20出头的庞朴,就做了一件置生死于度外的事情:从蒋管区投奔到解放区。到了解放区,庞朴就留在了华东大学。后来,华东大学与青岛的山东大学合校,从此庞朴成为了山东大学的一员。对于这段时间的工作和生活,庞朴说道:“从蒋管区到解放区,虽然只是换了个地方,但却像换了一种空气,换了一个时代。”

  庞朴是以研究中国文化而名家的,殊不知,他今天治学的成就最初都是在私塾中打下的基础。庞朴在小时候,按理说已没有机会读经典,但在他11岁的时候,日本占领了他的家乡,办了一些“新民小学”,实行奴化教育。庞朴及其家人坚决不去这种奴化学校,遂转入一个私塾中继续学习。“这或许是国家不幸诗人幸吧。”庞朴说。《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四书、五经(五经只读了《诗经》),等等,就是在那时背得滚瓜烂熟的,由此启发了他对中国文化的兴趣和感性。

  庞朴真正研究中国传统文化,是从1952年到中国人民大学学习哲学开始的。两年后,庞朴毕业回到山东大学教马克思主义哲学。在研究毛泽东哲学思想的时候,庞朴发现毛泽东哲学思想中有许多中国哲学的东西,而且分量比马克思恩格斯思想要多很多,所以,庞朴认为,要研究毛泽东哲学思想,首先应该了解中国哲学思想,遂决定转到中国哲学的研究领域,但后来这却成为庞朴被批判的重要原因。在“文革”中,北京有所谓“三家村”:邓拓、吴晗、廖沫沙,而庞朴就属于山东大学历史系的“三家村”。1971年,庞朴被下放到了曲阜。“一时间,知识比狗屎还臭。”庞朴说。他的书都被贴上了封条。不看书,这时庞朴干什么呢?“到曲阜后,我发现了一个非常好的东西,那就是天上的星星特别多,济南没那么多。地上没有书可念,我就念这个天书;地上有阶级斗争,天上没有阶级斗争。”于是,夏天的晚上,庞朴就搬把椅子,在操场上看星空。花了两年的时间,把漫天的星空都搞清楚了。没想到,庞朴的看星星,却直接引出了一个重要的学术发现——火历。

  到了“文革”后期,庞朴可以读书了。有一天,庞朴在读《左传·昭公十七年》时,注意到这么一件事:负责天文的官员预测,六月初一将要发生日食。于是,他向国君报告说,六月初一有日食,要准备救日。就是举行一种拯救太阳的仪式。他还补充说,六月初一是个特殊的日子,仪式要特别隆重。当时的宰相提出异议,认为没必要那么隆重,只有正月初一的日食才需慎重对待。那位官员说,这个六月初一就是正月初一。

  为什么六月初一就是正月初一?以前从没有人认真对待过这个问题。经过思考,庞朴发现,这是有两套历法的缘故,就像今天一个日子有阳历和阴历两种说法一样。于是,庞朴顺着这个线索开始梳理,结果发现在中国上古曾有一个火历的问题。就是说,在以太阳和太阴为授时星象以前,古代中国人曾有很长一段时间以大火星(心宿二)为生产和生活的纪时根据。

  大火昏起东方之时,被认作一年之始;待到大火西流,则预示冬天来临。庞朴称这种疏阔的但却固着于生产与生活的纪时法为“火历”。庞朴发现,火历不仅在文献中留有大量痕迹,在民俗中也保存着浓厚的风习,比如华人为何尚龙,龙为何戏珠,寒食、灶神,等等;天文学史上不少费解的难题,如二十八宿的顺序何以逆反,太岁纪年法的旋转方向为何与日月五星相左,等等,也都只能以火历来解释。

  庞朴的发现引起了天文学界的极大兴趣。天文史学界权威席泽宗就曾公开高度评价过庞朴的这一发现,并认为庞朴的这种做法,才是研究中国天文学史的正确方法。因为在他看来,现在许多研究中国天文史的学者用的都是西方的科学体系,这样中国很多天文史料都通通被削掉了,如此一来,中国天文史的研究就没法发展了。

  推动上世纪80年代“文化热”

  20世纪80年代“文化热”的出现,与庞朴对文化研究的重视和推动有莫大关系。1981年,庞朴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之聘,担任《人类文化与科学发展史》国际编委会中国代表。出于职业的敏感性,庞朴发现中国当时极端缺乏文化方面的研究成果。原因自然是“文化大革命”造成的。“谁也不会想到,十年‘文化大革命’的恶果之一,竟是大革了文化的命。”因此,庞朴开始在学界呼吁文化研究的重要性。

  当然,“文化热”的兴起有其现实的社会背景,即跟邓小平同志提出“四个现代化”有关。现代化的对立面是传统,所以在谈现代化的同时,很自然就有一个如何对待传统的问题。西方曾认为:要现代化就不要传统,要现代化就必须抛弃传统。现在国家提出现代化了,那传统怎么办?这是当年摆在国人面前的一个现实问题。1982年,庞朴在《人民日报》发表了《应该注意文化史的研究》一文,率先发出重视文化史研究的时代呼声,引起学界的强烈反响,从而掀起了上世纪80年代“文化热”的序幕。

  文化是什么?庞朴为此曾去拜访钱钟书先生。钱钟书说,你不问我的时候,我知道文化是什么,你一问我,我倒糊涂了。事实上真是这样,当时谁也搞不清楚文化的形式是什么?内容是什么?怎样发展的?怎样衰败的?文化跟政治经济的关系是怎样的?没有人能形成非常肯定的表述。1949年到1979年,30年里中国只出版过一本关于文化的书。

  在整个20世纪80年代,庞朴曾就文化学、文化史、文化传统与现代化诸问题,数十次发表演说、撰写文章,阐述其对文化的各种思想认识,从而推动了文化研究热潮的前进。庞朴的一系列重要观点可归纳为“一二三”:一就是一个定义,什么叫文化?文化就是人化。二就是认为文化有两个属性:民族性和时代性。三就是文化有三个层面,即物质的、精神的和制度的。庞朴对于文化的定义、两个属性和三层结构的阐述,引起了学界的极大重视,成为探讨中华文化问题的重要理论指导。

  庞朴特别强调文化的民族性,并认为文化是民族的根,文化的最基本属性是它的民族性。如果一个民族没有自己的文化,这个民族最后就会蒸发掉。满族就是一个例子。满族统治了全国,最后满族自己没有了。为什么?因为它的文化和它的民族分离了,满族文化失去了民族性,最后这个民族就没有凝聚力了。

  然而,“文化热”到了上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却形成了一股反传统的潮流,自由主义文化观在社会上占据了主导地位,其具体体现就是纪录片《河殇》。《河殇》中说中国是黄河文明,西方是海洋文明,提出要用蔚蓝色的海洋文明代替黄河文明。后来,王元化提出“新启蒙”,认为五四时期的科学和民主问题没有解决好,过去的传统是一直处在蒙昧时代,现在要继续解决启蒙问题。因此,《河殇》和新启蒙,都是自由主义者对待传统文化的看法。然而,他们否定文化民族性的倾向,很快便被历史否定了。

  对中华文化密码“一分为三”的探究

  庞朴是中华文化研究的大家,不仅仅指其知识之渊博,见解之深刻,更是指他富有创新精神,往往能够独辟蹊径获得新解。对此,北京大学教授汤一介曾对其评价道:“他是一个很杰出、很有创见的学者。”丁伟志也说道:“庞朴兄治学之所以获得成功,与勤奋并立的还有另一个重要原由……那就是他始终坚持着创新精神。”

  而在诸多创见中,影响最大的莫过于对中华文化密码“一分为三”的探究。进入上世纪90年代后,庞朴开始从文化现象入手,致力于中国辩证思想的研究,以解读中华文化密码。比如说,他从黄帝的传说开始,用黄帝的故事说混沌,用“伯乐相马”来谈认识论,从“庖丁解牛”谈实践论,通过一批出土文物(纺锤)来谈“玄”,运用几个上古文字来说“无”,如此等等,最后当然都要归结到中国辩证思维。

  其实,庞朴倡导“一分为三”,偏好方法论的研究。十年动乱期间,庞朴深感中庸至德之可亲可贵,并亲历了“民鲜能久矣”的可叹可悲,于是有了认真看待“中庸之道”的酝酿,在1981年的《中国社会科学》创刊号上,发表了震惊学界的《“中庸”平议》一文。1984年,《儒家辩证法研究》出版问世。书中从辩证思想角度对仁义等的解说,对儒家“一分为三”方法的揭示和分析,都以其敏锐而平实的学风,博得海内外学者的赞誉。

  庞朴深深相信,中国文化体系有个密码,就是“三”。于是便用这个密码去开中国文化宝藏之锁,也用开了锁的宝藏文化来反证密码之存在。如《解牛之解》、《相马之相》等。古稀之后,庞朴开始对“一分为三”给出理论上的说明,于是有了《中庸与三分》等尝试。2001年,他开始撰写《一分为三论》,2003年出版,给“一分为三”研究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庞朴认为,“世界在本质上是统一的,同时又是三分的;统一是三分的统一,三分是统一的三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其密码也正是一个‘三’字。”这种中国式的思维方式,最重要的特点就是“圆融”。人类主观世界里的根本分歧,是在圆融的三分一统和僵化的二元对立两大观念之间。

  对于这种“一分为三”的思维,其实理解起来也很简单。例如,在经济工作中有所谓“一抓就死,一放就乱”和“抓而不死,放而不乱”者,便是经济工作中运用二分法还是三分法的不同情景。

  庞朴还用中国诡辩派的“鸡三足”来解释三分法。诡辩派的“鸡三足”说,听来似乎是一种奇谈怪论,其实并不是说鸡真有三条腿。而是说,鸡有左腿,又有右腿,两个对立的腿到一起以后,它们之间一定还有一只看不见的足,在指挥着左右两个看得见的足,所以是“鸡三足”。

  而怀疑三分法说法的,则会举例说黑白之间有赤橙黄绿青蓝紫,空间分四正四维等,因此应该是多元的或多分法。其实,这些都不是严格意义的分类。其根本的盲点在于把现象当做了本质,须知任何事物的本质都是对立统一的。

  “庞朴就是会猜谜,他已经猜出好几个谜了”

  庞朴从小有很多玩趣,但最令其着迷和怀念的则是猜诗谜。猜诗迷,就是把一句诗抽掉一个字或者一个词组,然后提供几个类似的字或词组,让你去猜,测验你的文史知识。不过,猜的同时要押上货币,押对的赢钱,押错的输钱。这种似赌钱又不是赌钱的游戏,庞朴回忆,对大家的文化修养还颇有点帮助呢!并感叹,现在很少有这种寓文化学习于娱乐的活动了。

  没想到,庞朴把这种孩时的乐趣用到了他后来的学术研究中,而且收获颇丰,《马王堆帛书解开了思孟五行说古谜》一文,就是其中重要的一个。1973年长沙马王堆出土了一批先秦文献,庞朴从《文物》上读到了有关马王堆的简报后,指认出其中有属于思孟五行学说的篇章,并将其整理校注命名为《五行》。文章证明,马王堆帛书所谓的仁、义、礼、智、圣五种德行,即荀子《非十二子》中指责的子思、孟轲所造作的五行,从而解决了中国学术史上的一大谜团。

  不过,文章写完后并没有立即发表,而是放在了抽屉里,一直到“四人帮”倒台。之所以不发,是因为当时正值“批儒评法”的影射史学肆虐时期,人们对于儒学唯恐避之而不及。然而这却不妨碍庞朴的“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四人帮”倒台后,庞朴才发表此文。庞朴此举得到学界的一致认同,使沉寂了两千多年的思孟五行古谜,因之得以迎刃而解。

  1998年,《郭店楚墓竹简》出版再一次震惊了学界。因为郭店楚简里有许多以前从未见过的东西。这重新点燃了庞朴20多年前爬梳马王堆汉墓帛书时的好古之情,于是对湖北荆门郭店竹简进行逐篇研究,提出了儒家“三重道德”论、从心旁字看思孟学派心性说、“仁”范畴的演化等精辟见解。

  庞朴认为,郭店楚简虽然只有一万三千多字,但是意义却相当重大。它的价值主要在于填补了孔子和孟子之间的空白。以前谈起先秦儒家就会谈到三位代表人物——孔子、孟子、荀子,而实际上这三个人物只是三个点而已,孔子只谈“仁”,孟子谈“仁义”,那么怎样从孔子到孟子,孟子是怎样用“义”去补充“仁”的呢?实际上郭店楚简就从内外两方面回答了这个问题。从孔子的“性相近”到孟子的“性善论”,从孔子“仁”到孟子“仁义”的提出,这两个过程在郭店楚简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可以说,郭店楚简是联系孔子和孟子的一座桥梁。

  在郭店楚简里面,庞朴还发现了有大量带“心”的字,这个现象在以前没有发现,大家也都不知道。显然,这样一种研究“心”的潮流的形成,是为了回答如何从人道到天道的问题。具体讲,郭店楚简里有一篇《心之命处》,其中有个重要的命题就是“道始于情”。以前大家一直觉得儒家思想认为人心是善的,人情是恶的,现在发现了“道始于情”,如果“情”是恶的话,那么“道”也就是恶的了。所以从“道始于情”看,儒家对“情”应该是肯定的。汉代以后,一直到宋明理学,实际上都是反对“情”的,而郭店楚简正好帮助解开了这个结。

  正是因为庞朴解开了这些谜团,很多人惊讶不已。有一次,庞朴在北京参加一个会,在从住的地方到会场的路上,碰到了几个研究生,只听他们说:“庞朴就是会猜谜,他已经猜出好几个谜了。”他们不知道庞朴就在他们背后走,结果回头一看,很是尴尬!

  生活中的庞朴:极高明而道中庸

  今年85岁的庞朴,如今已是蜚声国际的学者,中华文化研究领域的大家,其学术成就令人仰止,哲思高明令人莫测。然而,在生活中他却是一位和蔼可亲的普通老先生,不过这可不是平常所理解的普通,而是经高明而后返回到中庸的普通。“庞先生是一位真正能够将所学与生活融于一体的人,他的生活看似平常,实则不然。”庞朴的学生、山东大学教授冯建国说。

  在外人看来,庞朴的生活似乎很简朴,生活中的饭菜也是朴素得很,吃的都是市场上最普通的蔬菜水果、鸡鸭鱼肉什么的。庞朴自己曾有过这样的规定:每一两个星期才打一次牙祭。这给庞朴的身体带来了莫大的好处,老年人整天担心惧怕的“三高”问题,从来没有发生在庞朴的身上。可以说简朴的后面却不简单。

  庞朴生活中有一个爱好就是看报纸。有一天,他递给来访的学生一张报纸,说:“你看一下报纸中这些美术作品有什么问题没有?”这位学生接过来左看右看,始终没看出什么问题来。于是,庞朴指着其中的一幅画说:“你看这幅《荀子祭酒图》,画面上的几个人在举杯畅饮,根本不像荀子在讲学,祭酒可是今天所说的老师。这幅画本应展现的是荀子作为当时稷下学宫的学术领袖的风范,然而却被画者理解为一种喝酒畅饮的活动,实在不应该!”

  庞朴在学术上非常重视文献基础,这是众所周知的。有一次,庞朴在住院打吊瓶的时候,突然对来看望的学生说道:“闲来无事,我给你们上堂课吧,教你们怎么阅读古文。”结果,当场把学生们给愣住了,没想到穿着病号服、躺在床上挂吊瓶的先生要现场开课。庞朴说:“你们知道《论语》中‘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这段话吧?……”学生们围在旁边认真听讲起来。没见过这场面的医护人员及其他行人纷纷驻足观看,一时成为病房里的一景。

  庞朴还曾因身体乏力等问题住过几次医院。同医院打交道多了,庞朴发现中西医在治疗方法上有着根本的不同,于是,他给医院也下了个诊断:“中医是治病的人,西医是治人的病。”用简单的一句话,将中西医的本质区别指了出来。在同老中医交流自己的病情时,庞朴说自己的感觉是“麻而不木,肿而不胀”。大家知道,麻过了就是木,肿大了就是胀,庞朴对自己病情的描述真可谓精准。

  庞朴在生活中始终将学术和自身合二为一,气象不凡,却又简朴如初,而这恰是那个“三”。极高明而道中庸,正是庞朴其人其学的最大特色。(通讯员 法帅)

    《中国教育报》2014年5月2日第5版


(责任编辑:admin)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