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高等教育学会

当前位置: > 学术动态 > 国内动态 >
《高校教师收入分配与激励机制改革研究》发布
时间:2014-09-15 13:07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教育报 作者:黄文 点击:
调查认为,行政化导致“双肩挑”者成为大学中最有实力的职业群体,他们不但拥有行政资源,也日益拥有了学术资源。有教师形象地描述为“三奔一荒”,即奔钱、奔官、奔项目,荒学术。

  本报讯(记者 黄文)9月10日,北京工业大学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联合发布的《高校教师的收入分配与激励机制改革研究》指出,高校教师的收入分配与激励机制急需改革。

  有关专家自2010年以来先后对北京、上海、云南等地高校进行调查发现,高校教师收入差距加大,大学教授收入最高的10%与收入最低的10%相比,收入差距达到5.9倍,副教授为4.5倍。高校教师的薪酬地位偏低,2010年北京市属高校教师的平均工资收入不如2009年北京市在岗职工的平均工资。

  专家还发现,高校青年教师使用的制度安排不够合理。青年教师生活、工作压力大,为排解大城市物价上涨、住房等生活压力,会千方百计想办法在本职工作之外寻求生财之道,影响着青年教师未来的学术发展潜力。另外,许多高校的教学辅助人员不辅教师,专辅行政,年轻教师只好被迫做杂事,将精力最充沛、科研想象力最旺盛、创造力最强的“学术青春期”消磨于杂事之中。

扩展阅读一
 

高校教师收入分配与激励机制改革研究


书 名:高校教师收入分配与激励机制改革研究


  作 者:张荆
  本书简介:本书以“薪酬制度”为中心,着重研究高校薪酬的结构特点、竞争与公平的关系。以薪酬外收入为重点,研究高校教师收入差距来源、状况以及变化发展趋势,并进一步研究这两类收入对教师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的激励作用。进而回答了如下问题:作为大学教学和科研主体的教师的薪酬水平在全国各行业中究竟处于怎样的位置?教师的满意度如何?以及应该如何定位大学教师的薪酬?
  作者简介:
  张荆,男,北京市海淀区人。法学博士,教授,北京工工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法律系主任,北京经济社会发展研究院人力资源研究中心执行主任。主要研究领域:法社会学、人力资源管理。主要研究著作:《国家行政效率之本——中日公务员制度比较研究》(合著)、《国际化背景下的首都人才机制研究》(执行主编)、《现代社会的文化冲突与犯罪》、《在日外国人犯罪》(日文版)、《金色的忧虑》(合著),主编2010年~2012年《北京社会建设蓝皮书》。赵卫华,女,1970年生,山东单县人。社会学博士,副教授,北京工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社会学系、北京经济社会发展研究院人力资源研究中心研究人员。主要研究领域:社会结构、消费社会学、农村医疗。著有《地位与消费——中国社会各阶层消费状况分析》(2007)、《地位与健康——农民的健康风险、医疗保障与医疗服务可及性》(2012)等,主持国家级、省部级课题多项,合著、参编著作多部,发表论文40余篇。  
  目录:
  绪论
  第一章高校教师收入分配制度的历史演变【马福伦】
  一1949年以前的大学教师工资水平
  二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前大学工资制度的历史沿革
  三改革开放以来高等学校分配制度的变迁及时代背景
  四当前高等学校分配制度面临的问题
  第二章高校教师收入分配与激励机制总体状况分析【石秀印张荆】
  一调研目的
  二调研方法
  三过度市场化导致高校内部收入差距过大
  四行政化障碍了高校教师的教学和科研积极性
  五管理企业化异化了高校教师的教学和科研积极性
  六北京地区高校教师的教学和科研积极性相对低落
  七行政化、市场化、企业化叠加导致特定群体教学和科研积极性障碍
  八高等院校改革应遵循教育的内在规律绪论
  第一章高校教师收入分配制度的历史演变【马福伦】
  一1949年以前的大学教师工资水平
  二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前大学工资制度的历史沿革
  三改革开放以来高等学校分配制度的变迁及时代背景
  四当前高等学校分配制度面临的问题
  第二章高校教师收入分配与激励机制总体状况分析【石秀印张荆】
  一调研目的
  二调研方法
  三过度市场化导致高校内部收入差距过大
  四行政化障碍了高校教师的教学和科研积极性
  五管理企业化异化了高校教师的教学和科研积极性
  六北京地区高校教师的教学和科研积极性相对低落
  七行政化、市场化、企业化叠加导致特定群体教学和科研积极性障碍
  八高等院校改革应遵循教育的内在规律
  第三章高校收入分配影响因素分析【赵卫华】
  一当前中国高校的收入分配问题
  二关于收入决定机制的研究
  三高校收入决定机制的实证分析
  四几点讨论
  第四章不同类型高校教师的收入分配特点与激励效果研究【王颉】
  一不同类型高校教师薪酬收入的全面差距
  二不同类型高校教师收入分配差别的构成归因
  三消失的中间层
  四对薪酬收入满意度低与激励机制的低效
  五走向公开、公平、公正、透明——重建分配收入标准与激励机制
  第五章高校教师收入分配与激励机制的性别比较【姜海珊】
  一高校教师收入分配与激励机制性别差异现状
  二高校教师收入分配性别差异的原因
  三高校教师性别收入差异的内在与外在原因
  四对策与建议
  第六章高校教师薪酬满意度及其影响因素分析【刘金伟】
  一北京高校教师薪酬满意度现状分析
  二高校教师薪酬满意度的影响因素
  三提高高校教师薪酬满意度的几点建议
  第七章高校教师的收入分配公平感研究【李君甫武斌】
  一文献回顾
  二研究方法
  三收入的构成、校内及校外的差距
  四收入不公平感
  五影响收入分配公平的体制因素与机制
  六讨论与结论
  第八章高校青年教师的困惑与烦恼【彭晓月】
  一高校青年教师的基本状况
  二青年大学教师的烦恼与困惑
  三青年大学教师困惑与烦恼的根源
  四几点政策建议
  第九章高校“双肩挑”现象与行政权力泛化研究【彭晓月】
  一基本情况
  二高校“双肩挑”群体的优势表现
  三高校科研教学与管理中“双肩挑”的重要影响
  四高校改革途径:分离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
  第十章住房状况对高校教师心态影响的调查分析【赵卫华】
  一高校教师住房状况
  二有无住房对教师心态的影响
  第十一章消费对高校教师生活满意度的影响分析【李妙】
  一数据情况
  二测量方法
  三实证分析
  四结论与原因分析
  五结论及建议
  第十二章北京上海两地高校教师工作满意度比较分析【邱鸿博】
  一引言
  二北京上海高校教师工作满意度基本状况
  三基于人口学特征的两地满意度比较
  四结论及建议
  第十三章香港公立高校教师薪酬制度与激励机制及启示【姜海珊】
  一香港高校的薪酬制度
  二香港高校专业技术人员的薪酬状况
  三香港高校薪酬制度的激励作用
  四经验与借鉴
  第十四章日本高校的薪酬制度研究与启示【张荆】
  一日本高校制度的主要特征
  二日本高校的薪酬制度框架、定位与结构
  三日本高校体制改革及薪酬制度的借鉴与思考
  后记

扩展阅读二

调查称高校行政化被老师称为“三奔一荒”

 北京青年报   2014-09-11


      原标题:调查称高校行政化被老师称为“三奔一荒”

  昨天是我国第30个教师节。一项有关高校教师收入的调查显示,同样是大学教授,最高收入者是最低收入者的15倍。

  北京工业大学与中国社会科学院昨天联合发布《高校教师收入分配与激励机制改革研究》。该研究调查发现,同一职称内部的个人收入差距大,教授中最高收入者是最低收入者的15倍,副教授之间是23倍,讲师是25倍。部属院校和市属院校之间的收入差距也很明显,部属院校中,年收入在10万—20万元的高收入阶层,比市属院校多近10个百分点。

  研究认为,高校行政化是导致收入差异的一个重要原因。调查显示,担任或兼任行政职务的教授其年工资收入比不担任行政职务的教授高18%;担任或兼任行政职务的副教授比不担任行政职务的副教授高25%。

  研究者认为,行政化导致“双肩挑”者成为大学中最有实力的职业群体,目前高校的行政管理者不但拥有行政资源,也日益拥有了学术资源。而高校“行政化”带来的负面影响,调查中,有教师形象地描述为“三奔一荒”,即奔钱、奔官、奔项目,荒学术。

  研究还发现,虽然中国高校教师的薪酬地位总体偏低,但“双肩挑”者的不满意度相对较低。对学校领导与专任教师的公平感进行比较,学校领导中认为公平的人数比例为75.0%,专任教师认为公平的仅为37.3%。(记者 邹春霞)

扩展阅读三

大学教授“三奔一荒”背后的真问题

014年09月14日 作者:吴江   来源:红网

  昨天是我国第30个教师节。一项有关高校教师收入的调查显示,同样是大学教授,最高收入者是最低收入者的15倍。研究者认为,行政化导致“双肩挑”者成为大学中最有实力的职业群体,目前高校的行政管理者不但拥有行政资源,也日益拥有了学术资源。而高校“行政化”带来的负面影响,调查中,有教师形象地描述为“三奔一荒”,即奔钱、奔官、奔项目,荒学术。(9月11日《北京青年报》)

  当上了大学教授,是否就意味着“船到码头,车到岸”,是否可以凭着教授这一头衔“吃”一辈子,答案当然是否定的。现实中,一些大学教授一边享受着不菲的工资津贴,另一边却怠惰于教学科研的本职工作,并不少见。一些“身在曹营心在汉”、不务正业的教授,不仅误人子弟,甚至让学生都看不下去,如此传道授业,更是相当反讽。从这个意义上说,大学教授的收入,当然不应该不加区分的一碗水端平,通过收入差距来形成良性的激励机制,恰恰大有必要。

  现实中,“同是大学教授,最高收入者是最低收入者的15倍”,乍一看来似乎差距有些过于悬殊,但既然同是大学教授,在专业教学科研上的付出与贡献,其实存在着巨大的差异。让教授们的收入与他们的付出和贡献成正比,要说才是最合理的收入分配与激励机制。可见,教授之间高达15倍的收入差距本身其实不是问题,更不必动辄扯上收入分配不公说事儿。至于大学教授“三奔一荒”中的“奔钱、奔项目”,如果合理规则下的良性竞争,也本不必上纲上线。

  事实上,正所谓“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行业翘楚与平庸者之间,收入存在悬殊差距,相信不会有人觉得诧异。既然如此,大学教授这行,当然也不必例外。不过,当下大学教授的收入差距,究竟来自哪儿,显然是个亟待厘清的问题。假如大学教授之间的收入差距,完全对应付出与贡献,当然无话可说。然而,相关调查显示,大学教授收入差距的一个重要因素来自高校行政化。例如,担任或兼任行政职务的教授其年工资收入比不担任行政职务的教授高18%;担任或兼任行政职务的副教授比不担任行政职务的副教授高25%,这还仅仅是行政级别带来的名义工资差距。现实中,由于行政权力在大学资金、项目分配上有着极大的影响力与话语权,行政权力的含金量,行政职务所带来的名义工资外的收入差距,无疑更为可观。大学教授之间15倍的收入差距,恐怕很大比例也是由此而来。

  于是,对于大学教授们而言,无论是更好的适应大学的行政化氛围,还是符合现行的收入激励机制,想要“人往高处走”,其实都不得不去挤行政路径这根“独木桥”,至于教育科研这些学术根本,反倒成了花边和点缀。在行政化独大的逆向激励之下,就连原本精于学术的教授,想要获得更多的学术资源和机会,也不得不勉为其难的尴尬转型。当学术仅仅是为了讨好和取悦行政权力,学术成就甚至成了通向行政权力的捷径和桥梁,而获得了行政权力,也才意味着有机会获得更多的资源和学术,一些知名学者也陷入学术造假、学术腐败的泥淖之中,行政化主导的学术环境与大学生态,显然难逃干系。

  基于此,相比大学教授收入差距达15倍,“奔钱、奔项目”的合理激励,为何让大学教授“奔官”而去,又是怎样的驱动,让本该以学术为生的教授,反而不务正业,甚至不惜“荒学术”以自废武功?,或许才更需警惕并反思。(吴江)

 

(责任编辑:admin)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