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高等教育学会

当前位置: > 学术动态 > 国内动态 >
《2013年中国教育舆情年度报告》发布
时间:2014-08-06 10:39来源:公共关系网 作者:郑广嘉 点击:
8月5日,上海交通大学舆情研究实验室、公共关系网联合发布《2013年中国教育舆情年度报告》。
《2013年中国教育舆情年度报告》指出---- 高等教育仍是教育舆情热点事件高发阶段

2014年8月5日,上海交通大学舆情研究实验室、公共关系网联合发布《2013年中国教育舆情年度报告》。
  上海交通大学舆情研究实验室、公共关系网选取2011-2013年间影响较大的321个教育舆情事件样本进行统计和分析,从教育事件特点、传播特点、教育舆情干预特点、教育分阶段舆情特点对三年中的教育舆情演变趋势进行了整体研究,并对2013年的教育舆情进行了重点分析。
  《2013年中国教育舆情年度报告》指出,我国各教育阶段热度较高的舆情事件数量整体呈下降趋势,高等教育仍是教育舆情热点事件高发阶段,小学教育热点事件数量不断攀升,家庭教育事件逐渐进入公众视野。2013年,高等教育事件仍占教育舆情热点事件主体,40.2%的事件发生在这一阶段,这一比例较2011(46.6%)、2012(44.8%)年有所下降。其次为小学阶段的教育舆情事件,占比31.4%,从2011年的16.0%、2012年的20.7%升至2013年的31.4%,达到峰值。学前教育阶段热度较高的舆情事件数量占比呈现明显的下降趋势,从2011年的19.8%降至2012年的12.6%,再减少到2013年的6.9%,下降幅度显著。此外,家庭教育热度较高的舆情事件占比从2011年的2.3%下降至2012年的0.0%,再增加到2013的3.9%,这一变化体现出社会对家庭教育的关注度有所提高。
    报告指出,2013年,中西部地区舆情事件整体占比相对较高,其中西部地区整体教育阶段热度较高的舆情事件最多,东部地区高等教育阶段舆情事件最多。2013年,随着中西部地区媒体的发展与经济水平的提高,两大地区教育舆情事件占比较东部偏高。由于教育投入不足,基础设施不完善等问题,西部地区整体热度较高的舆情事件数量最多,其中小学阶段占比最高,为32.6%,发生在中学以下教育阶段的负面舆情事件较多。东部地区的教育舆情事件受到较高的关注,尤其是高等教育舆情事件,远远高于其他地区。2013年东部地区的高等教育阶段舆情事件获关注最多,这与东部地区高校数量较多,传媒业较为发达有关。从2013年东部地区教育事件类型看,学校管理类事件占44.1%;教育政策类事件占39.6%;教育招生类事件占比76.9%。
    报告指出,2013年,校园安全类舆情事件在学前教育阶段占比最高,教育政策类舆情事件在中小学阶段占比最高,师生个人言行类舆情事件在高等教育阶段占比最高,值得一提的是,高等教育阶段学术造假舆情事件占比较高。在学前教育阶段,社会对校园安全类舆情事件关注度一直居高不下,2013年,此类事件占到了学前教育阶段舆情事件的40.5%。给中小学生,尤其是小学生减负一直是全社会的呼声。2013年8月,教育部就《小学生减负十条规定》公开征求意见,其中“不留作业”、“严禁违规补课”、“一科一辅”等规定引发社会热议。2013年,师生个人言行类舆情事件仍在高等教育阶段占比最大,成为舆论的聚集地。值得注意的是,2013年,学术造假事件比2012年有所增加,高等教育阶段有6.3%的舆情事件属于该类型,应引起相关部门重视。  (郑广嘉)


《2013年中国教育舆情年度报告》指出---- 地方政府为教育事件主要干预主体 首次干预速度较快 接受媒体访问为政府干预的主要方式 公众对政府回应以肯定态度为主

2014年8月5日,上海交通大学舆情研究实验室、公共关系网联合发布《2013年中国教育舆情年度报告》。
上海交通大学舆情研究实验室、公共关系网选取2011-2013年间影响较大的321个教育舆情事件样本进行统计和分析,从教育事件特点、传播特点、教育舆情干预特点、教育分阶段舆情特点对三年中的教育舆情演变趋势进行了整体研究,并对2013年的教育舆情进行了重点分析。
  《2013年中国教育舆情年度报告》指出,2013年地方政府作为教育事件干预主体的数量最多,其次为个人干预。2013年,57.3%的教育事件由地方政府干预,这一比例较2011年的60.2%、2012的60.0%均有所下降。2013年教育舆情事件多发生在市级行政单位,因此地方政府中的教育主管部门对于事件的干预数量较多。其次为个人干预事件,占比37.1%,这一比例较2011(35.6%)、2012(28.8%)均有小幅上升。国家部委在2013年教育事件干预主体中位列第三,三年中呈现轻微下降趋势,由2011年的25.4%下降为2013年的23.6%。
  报告指出,教育事件中干预主体首次干预速度较快,事件曝光至主体首次干预时间差有缩短趋势,半年以上干预的事件比例大幅下降。2013年教育事件中,事件发生即干预的事件占比最高,达30.5%,发生即干预至发生半天以内干预的事件占比25.4%,事件发生1天以内进行干预的事件占比总和为66.1%,大部分热点事件干预速度较快。2013年共有74起教育事件需要干预,其中事件曝光前干预的事件占比54.1%,曝光即干预的事件占比13.5%,1天以内干预的事件占比总和为87.9%。
  报告指出,接受媒体访问成为政府进行教育事件干预的最主要方式。2013年,我国大部分教育事件都有政府部门干预,政府干预占比为56.3%,高于2011的44.3%,2012年的52.9%。2013年教育事件发生后,政府最主要的干预方式为接受媒体访问,占比84.7%,这是近三年中政府干预教育事件的最主要方式。对外公告或以文件形式作出回应的事件占比位列第二,为26.5%,这一干预方式比例较2011年的16.3%和2012年的13.3%有大幅度提升。同时,在微博、博客或论坛等网络应用平台上进行回应的占比位列第三,为23.5%,这一比例与2011(23.6%)、2012(22.9%)年相对持平。在官方网站发布消息也成为政府进行干预的主要方式,占比20.4%,较2011(15.4%)、2012(19.3%)年有所上升,网络应用平台成为教育事件中政府固定的发声媒介。
  教育事件发生后,公众对政府回应以肯定态度为主。2013年教育事件发生后,68.9%的事件都有政府回应,这一比例与2012年持平。公众对于政府回应以肯定态度为主,民众持肯定态度的事件占比32.4%,18.3%的事件中公众持一般肯定态度,14.1%的事件中公众持广泛肯定态度。但是这一比例较2011、2012年均有小幅下降。其次为中立态度,29.6%的教育事件中公众对政府回应持中立态度。21.1%的事件在政府作出回应后公众持质疑态度,这一比例从2011年的14.5%上升到2012年的18.3%,到2013年则上升到21.1%。 (郑广嘉)
 


《2013年中国教育舆情年度报告》指出---- 传统媒体成为教育事件首曝媒体主体 48.0%的教育事件由报纸首曝 60.0%的教育事件在发生1天以内被曝光 教育舆情持续时间小幅增加

2014年8月5日,上海交通大学舆情研究实验室、公共关系网联合发布《2013年中国教育舆情年度报告》。
上海交通大学舆情研究实验室、公共关系网选取2011-2013年间影响较大的321个教育舆情事件样本进行统计和分析,从教育事件特点、传播特点、教育舆情干预特点、教育分阶段舆情特点对三年中的教育舆情演变趋势进行了整体研究,并对2013年的教育舆情进行了重点分析。
  《2013年中国教育舆情年度报告》指出,2013年传统媒体成为教育事件首曝媒体主体。2013年,教育事件的首曝媒体以传统媒体为主,54.4%的事件由传统媒体首曝,高于新媒体的45.6%。这与前两年的情况有极大差异,2011和2012年均为新媒体首曝占比最高,但2013年被传统媒体反超。近三年,传统媒体首曝的事件占比从2011年的42.7%下降至2012年的33.3%,后上升至2013年的54.4%;而新媒体的占比从2011年的57.3%上升至2012年的65.5%,后下降至2013年的45.6%。
  报告指出,2013年报纸成为具体媒介类型中最主要的教育事件首曝媒体,网络新闻、微博仍为主要的首曝媒体。2013年,教育事件的主要首曝媒体是报纸,48.0%的事件由报纸首曝,这一比例较2012年的28.2%大幅提升,远远超过网络新闻和微博。以网络新闻和微博为首曝媒介的事件数量均较2012年有所下降,网络新闻首曝事件占比从2012年的30.6%下降至2013年的25.0%,微博首曝占比从2012年的23.5%下降至2013年的14.0%。
  《2013年中国教育舆情年度报告》指出,教育舆情热点事件曝光速度相对较快。2013年的教育舆情事件中,发生即曝光、半天以内、半天-1天之内得以曝光的事件占比较大。其中25.0%的事件在发生半天以内被曝光,20.0%的事件发生时即曝光,事件发生1天以内被曝光的事件比例为60.0%。但必须注意的是,还有13.6%的事件在事件发生后半个月以上的时间被曝光, 7.5%的事件在发生后半年以上的时间才得以曝光。纵观2011-2013年影响较大的教育舆情事件,事件发生时即曝光、半天以内、半天-1天被曝光的事件占比居多。 总体上说,教育舆情热点事件的曝光速度较快。
  2013年教育舆情持续时间小幅增加,舆情持续在一周以内的占比最高,1-2周的事件比例大幅增加。2013年,教育事件中舆情持续在一周以内的占比最高,为45.6%,近五成事件引发的舆情在一周以内得以消解,这一比例较2011(52.7%)、2012(50.6%)年有小幅度下降。舆情持续时间在1-2周的事件占比大幅上升,达到34.0%,高于2011(23.7%)、2012(17.2%)年的占比。总体来看,舆情持续时间为2周以内的事件数量占比最高。  (郑广嘉)


《2014中国大学生城市形象及择业倾向调查报告》指出---- 大学生未来的工作地点更倾向于二线城市

2014年7月8日,由上海交通大学公共关系研究中心、上海交通大学社会调查中心联合主办的《2014中国大学生城市形象及择业倾向调查报告》发布会在沪举行。
上海交通大学人文艺术研究院副院长谢耘耕教授介绍了《2014中国大学生城市形象及择业倾向调查报告》的调查研发以及创作过程。大学生是城市现代化建设的后备力量,全面了解大学生对中国城市形象的认知和大学生的择业倾向,对中国城市发展和人才引进具有深远意义。为此,上海交通大学公共关系研究中心、上海交通大学社会调查中心对中国33个城市(涉及21个省、4个直辖市、4个自治区和香港)的123所高校的12000余名在校大学生、研究生开展大学生城市形象及择业倾向调查,以了解大学生群体对中国城市的印象以及大学生的择业倾向和优先考虑的因素。
  《2014中国大学生最喜爱的城市调查报告》调查内容包含如下信息:第一,大学生城市形象调查,包括大学生认为最宜居的城市、最适合接受高等教育的城市以及最适合旅游的城市等;第二,大学生择业倾向调查,包括期望的工作地点和择业时优先考虑的因素等;第三,个人基本信息,具体包括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本科生、硕士生或博士生)、家乡、户口类型等。
  本次调查的主要结果有:
  大学生未来的工作地点更倾向于选择二线城市。在受访大学生中,选择在二线城市发展的比例最高,为57.2%,其次是北上广,占比29.5%,选择三线城市的比例为9.4%,选择国外、港澳台、乡镇和四线城市的比例分别为6.6%、3.1%、1.6%和1.5%。
    男生更倾向于选择去北上广等发达城市发展,而女生更愿意选择二线城市。男、女生对工作地点的选择倾向存在差异,男生选择北上广的比例为31.7%,明显高于女生的27.9%;而女生选择二线城市的比例最大,为59.0%,高于男生的54.8%;此外,男生选择国外的比例为7.5%,略高于女生的5.9%。
  大学生受教育程度越高,越倾向于选择北上广、港澳台及国外发展。调查发现,博士研究生选择北上广、港澳台和国外的比例分别为37.2%、3.2%、8.5%,高于硕士研究生的29.3%、3.1%、4.0%和本科生的29.5%、3.1%、7.1%;硕士研究生选择二线城市、三线城市的比例为59.5%、11.1%,高于博士研究生的46.8%、10.1%和本科生的56.8%、8.8%。
  非农业户口大学生更倾向于选择经济发达地区工作。调查发现,非农业户口大学生选择北上广、港澳台和国外的比例分别为33.6%、3.5%和8.2%,明显高于农业户口大学生的22.7%、1.7%和3.4%;而农业户口大学生选择二、三、四线城市和乡镇的比例较高,占比分别为63.4%、11.8%、1.9%和2.5%,高于非农业户口大学生的54.1%、7.8%、1.1%和1.0%。
  东部地区学生倾向于选择北上广等发达城市,西部地区学生更愿意去二、三、四线城市及乡镇工作。受访大学生中,东部地区学生选择北上广的比例较高,为36.6%,高于中部和西部地区的23.8%和17.6%;西部地区学生选择二、三、四线城市和乡镇的比例为65.4%、13.9%、2.5%、2.1%,高于中部地区的62.4%、10.7%、1.9%、1.6%和东部地区的52.1%、7.1%、0.9%、1.5%。
  985高校大学生更倾向于去北上广和国外等经济发达地区发展。调查发现,985高校的大学生选择北上广和国外的比例最大,分别为37.0%和8.6%,明显高于211院校的28.5%、6.1%和普通院校的22.4%、5.0%;而普通院校选择二、三、四线城市以及乡镇的比例分别为61.4%、12.7%、1.8%、2.4%,高于211院校的58.5%、9.6%、1.5%、1.4%和985院校的51.5%、6.3%、1.3%、1.4%。
  就不同专业学生来说,文科生倾向北上广和港澳台,医科学生更愿意去二线城市,农科学生选择三、四线城市和乡镇较多,理科生倾向国外。调查发现,文科学生选择北上广和港澳台地区的比例分别为32.6%和3.8%,高于理、工、农、医科学生;相较于理、工、农、文专业,医科学生选择二线城市占比最高,为65.6%;农学专业学生选择三、四线城市以及乡镇的比例均高于其他专业学生;理科学生选择国外的占比为8.4%,高于其他专业学生。
调查发现,月消费支出越高的大学生越倾向于北上广、港澳台及国外;月消费支出越低的大学生越倾向于三、四线城市及乡镇。每月消费支出在2500元以上的受访大学生更倾向于选择北上广,其比例为41.4%,另外,其选择港澳台和国外的比例也相对较高,分别为12.6%和16.0%;相比之下,每月消费支出在500元以下的大学生则更倾向于去三、四线城市以及乡镇工作,占比分别为12.0%、2.0%和5.0%。
  调查发现,生活费用来源以奖助学金和校内兼职为主的大学生择业时更倾向于选择二线城市,占比分别为59.3%和59.1%;在选择三线城市的大学生中,生活费用来源以校内、校外兼职为主的占比较高,分别为13.5%和11.4%;在选择北上广的大学生中,以奖助学金和父母亲友资助为主要生活费用来源的占比较高,另外,以父母亲友资助为主要生活费用来源的大学生倾向于去国外工作的比例也是最高的,为6.7%。(尹丹阳、沈迁、傅文杰)



2014中国大学生城市形象及择业倾向调查报告发布:薪酬待遇是大学生择业时最先考虑的因素

《2014中国大学生城市形象及择业倾向调查报告》指出----
薪酬待遇是大学生择业时最先考虑的因素;男生更看重个人发展空间,女生更在意工作地点、工作稳定性和强度;经济越发达地区的大学生对个人发展空间的考虑越多;月消费支出越高,越注重个人发展空间和企业文化;月消费支出越低,越注重工作稳定性
 
  2014年7月8日,由上海交通大学公共关系研究中心、上海交通大学社会调查中心联合主办的《2014中国大学生城市形象及择业倾向调查报告》发布会在沪举行。
  上海交通大学人文艺术研究院副院长谢耘耕教授介绍了《2014中国大学生城市形象及择业倾向调查报告》的调查研发以及创作过程。大学生是城市现代化建设的后备力量,全面了解大学生对中国城市形象的认知和大学生的择业倾向,对中国城市发展和人才引进具有深远意义。为此,中国大学生传媒节组委会、上海交通大学社会调查中心对中国33个城市(涉及21个省、4个直辖市、4个自治区和香港)的123所高校的12000余名在校大学生、研究生开展大学生城市形象及择业倾向调查,以了解大学生群体对中国城市的印象以及大学生的择业倾向和优先考虑的因素。
  《2014中国大学生最喜爱的城市调查报告》调查内容包含如下信息:第一,大学生城市形象调查,包括大学生认为最宜居的城市、最适合接受高等教育的城市以及最适合旅游的城市等;第二,大学生择业倾向调查,包括期望的工作地点和择业时优先考虑的因素等;第三,个人基本信息,具体包括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本科生、硕士生或博士生)、家乡、户口类型等。
  本次调查的主要结果有:
  薪酬待遇是大学生择业时最先考虑的因素,其次是个人发展空间和工作地点。在受访大学生中,择业时优先考虑薪酬待遇的比例最高,为69.0%,其次是个人发展空间和工作地点,占比分别为65.4%和47.9%,选择工作稳定性、企业文化、专业对口和工作强度的比例分别为29.1%、20.8%、18.9%和15.2%。
  男生在择业时最看重个人发展空间,女生更在意工作地点、工作稳定性和强度。调查发现,男生择业时最看重个人发展空间,占比为68.2%,而女生对工作地点、工作稳定性和工作强度的在意程度明显高于男生,占比分别为53.1%、34.4%和17.2%,男生对这三个因素考虑的占比分别为41.5%、22.5%和12.7%。这一结果与当前因社会分工的不同,男生更看重事业发展,女生更倾向于稳定的生活这一现状相契合。
  大学生受教育程度越高,择业时越优先考虑个人发展空间和专业对口。博士研究生相较于硕士研究生和本科生,在择业时更看重个人发展空间和专业是否对口,在这两方面的比例分别为75.4%、27.3%,高于硕士研究生和本科生的67.8%、19.3%和64.9%、18.6%。而硕士研究生和本科生择业时最优先考虑的还是薪酬待遇,比例分别为70.3%和69.0%。
  相较于东、中部地区,西部地区的大学生在择业时更在意工作地点和专业对口。东、中、西部大学生对工作地点这一择业因素的优先考虑占比依次为45.9%、48.3%和52.4%,对专业对口这一择业因素的优先考虑占比依次为17.5%、19.1%和22.4%。经济越发达地区大学生对个人发展空间的考虑越多,而对专业是否对口和工作稳定性的考虑越少。一、二、三线城市大学生择业时优先考虑个人发展空间的占比依次为67.5%、64.8%、60.3%,而优先考虑专业是否对口以及工作稳定性的比例则分别为17.1%、19.5%、21.6%和25.6%、30.4%、34.5%。
  调查发现,985高校大学生更关注薪酬待遇和个人发展空间,普通高校大学生更关注工作地点和工作稳定性。985高校大学生优先考虑薪酬待遇和个人发展空间的比例为69.7%、66.9%,高于211高校和普通高校68.8%、65.0%和68.1%、64.3%。而在工作地点和工作稳定性方面,普通高校大学生普遍比985高校和211高校大学生更为关注。
   相较于文、理、工、医学专业大学生择业时均将薪酬待遇作为最先考虑的因素,农学专业大学生择业时最先考虑的是个人发展空间,其次才是薪酬待遇和工作地点,占比分别为62.8%、60.7%和43.7%。
   调查发现,月消费支出越高,越注重个人发展空间和企业文化;月消费支出越低,越注重工作稳定性。其中,每月消费支出在1500~2500元的受访大学生择业时对个人发展空间的重视程度超过了薪酬待遇;大学生对企业文化的重视程度则是随其每月消费支出的增长呈递增趋势,而对工作稳定性的重视程度则是随其每月消费支出的增长呈递减趋势。
  调查发现,薪酬待遇是以奖助学金、校内兼职和父母亲友资助为主要生活来源的受访大学生择业时优先考虑的因素;而以校外兼职为主要生活费用来源的大学生则更看重个人发展空间,其次才是薪酬待遇,另外,其选择工作稳定性、工作强度和企业文化的比例也是较高的;相比之下,以奖助学金为主要生活费用来源的大学生择业时在工作地点、薪酬待遇、专业对口等方面的考虑较多。(杨倩、尹丹阳、傅文杰)



上海交大发布民调蓝皮书《中国民生调查报告(2014)》首届中国民生问题论坛同时举行 
     2014
515日,首届中国民生问题论坛暨民调蓝皮书《中国民生调查报告(2014)》发布会在上海交通大学举行。
      上海市委宣传部舆情处处长吴瑞虎、上海市教委科研处副处长仓平、上海市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上海发展战略研究所副所长陶纪明、上海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新闻宣传处处长王彤、上海市民政局救灾救济处处长夏建民、上海市环境保护局办公室(宣教处)副主任蒋长敏、上海市食品药品监管局宣传处处长杨斌生等,以及来自全国高校的环境、食品安全、教育、医疗、公共管理等方面的专家、学者出席了本次论坛。
      民调蓝皮书主编、上海交大人文艺术研究院副院长谢耘耕教授介绍了民调蓝皮书《中国民生调查报告(2014)》的研发创作过程。社科文献出版社社长谢寿光介绍了民调蓝皮书的编辑出版过程及其影响和价值。论坛由上海交大文科建设处副处长常河山主持。
      民调蓝皮书《中国民生调查报告(2014)》是上海交大舆情研究实验室社会调查中心重点打造的“中国民生调查数据库”的一部分,也是中国大陆第一本以蓝皮书形式出版的涉及中国综合民生问题的调查报告。舆情研究实验室社会调查中心将每年围绕中国民生问题和社会热点问题持续开展大规模调查,最终目标是建立开放的“中国民生调查数据库”。
      探民情、查民意、聚民智,《中国民生调查报告(2014)》旨在记录中国社会变迁,传递中国最真实的声音,2013年10月-12月,上海交大舆情研究实验室社会调查中心采用国际上通用的计算机辅助电话调查(CATI)系统,针对中国35个城市居民展开调查,累计获得8500多份有效样本,涵盖总报告(综合民生调查报告、幸福感调查报告)、分类报告(教育、食品安全、生态环境、医疗、社会保障)、热点话题、专题研究四个方面。
      中科院院士、上海交大校长张杰为《中国民生调查报告(2014)》作序,其中谈到,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在发展的过程中,碰到了一些不可避免的问题。倾听民声,显得尤为重要。《民调蓝皮书》用科学的方法,从社会保障、环境保护、医疗卫生服务、食品医药安全等几个社会热点问题入手,有效弥补了当下国内大陆地区民意和民生问题研究的空白。这是中国大陆第一本以蓝皮书形式出版的涉及中国综合民生问题的调查报告,它既深入分析了问题的深层原因,又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和建议,具有重要的历史研究价值。谢耘耕教授及其团队取得的这些成果,体现着交大勇于探索,敢为人先的优良传统,体现着大学引领思潮、服务社会的卓越意识。大学不仅仅作为知识的创造者和传播者,更应该以更高的自觉和自信,为国家在转型时的发展提供创新动力,智力支撑以及文化引领作用。
      《中国民生调查报告(2014)》调查涵盖中国居民生活基本现状,涵盖国民住房、收入、身体状况、心理健康状况、生活压力等调查;中国居民对政府的公共服务的评价调查,包括医疗、教育、食品安全等公共服务满意度的状况调查;中国居民对政府公共政策的评价;中国居民对社会现状认知的评价,包括居民对社会公平、社会安全、社会和谐的认知状况;中国居民对社会热点问题的看法;国民对政府公共服务和社会治理方面的建议荟萃。
      本次调查的主要结果显示: 61.7%的受访者认为生活水平与五年前相比有提高,并表现出对生活非常乐观的态度,居民的整体生活条件呈现出了稳步上升的局面,同时居民的幸福感知较高,受访居民非常认同“生活是美好的”和“对未来充满信心”;但一线城市居民的幸福感低于二线城市。其中“家庭和睦”、“身体健康”、“个人收入”成为影响幸福感的三大要素。对于我国教育现状,整体满意度略高于“一般”水平。谈及环境问题,50.4%的受访居民认为我国整体环境状况不好,53.4%的受访者认为全国绿化比较好或者非常好,83.1%的受访者认为自己所在城市存在雾霾现象,30.7%受访者认为雾霾现象严重。我国居民对所在城市当前医疗服务的整体水平趋于满意,77.3%受访者认为医疗费用“比较高”“非常高”。受访者认为目前医患关系比较和谐。32.9%的受访居民对所在城市食品安全情况不放心。社保方面,47.3%的受访者认为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不公平或很不公平,职业差异、城乡差异、区域差异是受访者感受到的社会保障不公平的主要方面,对延迟退休政策受访者认可度较低,52.2%的受访者持反对态度,其中25.2%的受访者“比较反对”,27.0%的受访者“很反对”。35.9%的受访者认为我国目前社会的和谐度为“一般”,认为我国社会比较和谐和很和谐的受访者分别占比33.2%和3.4%。受访者的社会公平感仍有待提高,29.6%的受访者认为我国社会不太公平,14.5%的受访者认为很不公平。
      本次论坛由上海交通大学舆情研究实验室社会调查中心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联合主办。与会人员就中国民生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对上海交大舆情研究实验室社会调查中心的民生调查项目给予高度肯定。    
 

(责任编辑:admin)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