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高等教育学会

当前位置: > 学术动态 > 国内动态 >
峰会·大学中学对话:寻找创新人才培养对接点
时间:2013-06-24 09:21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教育报 作者:唐景莉 点击:
从柳州论坛到央美论坛,从人大论坛到工大论坛,由中国教育报发起并主办的著名大学中学校长峰会,走过六载。

第四届著名大学中学校长峰会特刊

大学中学对话:寻找创新人才培养对接点 

  从柳州论坛到央美论坛,从人大论坛到工大论坛,由中国教育报发起并主办的著名大学中学校长峰会,走过六载。

  大学校长与中学校长坐在一起讨论,既熟悉又陌生,彼此之间仿佛找到一种前所未有的全新感觉。

  讨论的话题,是关于高等教育与高中教育的衔接。围绕创新人才的选拔和培养,大学校长与中学校长展开对话,6年来逐渐深化,激发了强烈的共鸣。

  “教育能育人也能毁人,能培养人也能扼杀人。如果不转变陈旧落后的人才观,我们的学校、我们这些校长和老师可能就会自觉不自觉地扼杀了孩子们的个性特长和创造潜能。”在第四届著名大学中学校长峰会上,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校长刘彭芝的一席话振聋发聩。

  “衔接是一个教育体制的人才培养质量高低的重要的边界条件,特别是关系到创新人才出现和成长的重要体制性基础。”清华大学教授谢维和的观点可谓一石激浪——“大学与高中之间衔接,这是中国教育体制改革的突破口!”

  改革,不是坐而论道,一定要找到突破口。由中国教育报主办、北京工业大学承办、北京交通大学协办的第四届著名大学中学校长峰会,校长们有着怎样的思考?又有着怎样的行动?

  分离,这是教育最大的浪费

  “衔接”的反面,自然是“分离”。用著名教育家杜威的话来说,分离是教育中最大的浪费。

  主题演讲中,清华大学教授谢维和引用杜威的这句名言。一时间,许多校长陷入了沉思。

  “衔接体制的合理与否,直接关系到中等教育与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是中国教育体制中具有高度关联性的战略要点,是评价一个教育体制设计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之一。”谢维和如是说。

  关注衔接,谢维和教授从2011年9月至今连续在中国教育报发表六篇文章。

  从高中的角度发表了三篇文章,即《从基础教育到大学预科》、《从教育的间断性与连续性看高中改革》、《中国的高中是否正在发生转型》。

  从大学的角度也发表了三篇文章,即《高教改革也应“往下看”》、《共生:并非理想的假设》、《高等学校的三种入学形式》。

  这六篇思想深刻的文章中,谢维和阐述了大学与高中的三种关系形态——控制、选拔与共生。

  有关高等教育与高中教育的衔接,国外对此关注较早,相应的配套举措也较为成熟完善。

  美国大学实施的“高中-大学双学分课程”、大学预修课程(AP课程),英国设置的第六学级、两年制的预修课程等,都是为了解决中学教育与大学教育相脱节而采取的行之有效的改革举措。

  据了解,全美每年有70%以上的高中毕业生选择升入大学继续学习,将高中课程定位于对学生专业学习兴趣的培养与专业志向的确立,使得美国高中毕业生更为接近大学专业教育的起点期待,且对专业的了解与兴趣更高。

  管中窥豹,这也代表了全球高中课程的改革取向与基调。

  “创新人才的培养和造就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如同一场接力赛,中学和大学之间这一棒的衔接非常重要。”北京工业大学校长郭广生曾经担任北京市教委副主任,对于这一话题,他深有体会。

  从“选苗子”变成“育苗子”

  本次峰会前夕,中国教育报从4月8日开始,在高教周刊头版推出“关注高等教育与高中教育有效衔接”系列讨论,约请著名大学校长撰写署名文章。

  清华大学副校长谢维和率先发出声音,此后北京外国语大学校长韩震撰文《高中特色化发展有利于大学人才培养选拔》。

  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经走过了十多年风风雨雨的路程,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基础教育下一步改革将走什么样的路?如何使基础教育的改革与高等教育的改革衔接起来?韩震表示,“如果说义务教育的发展更应该是以均等化为价值取向的话,那么高中教育反而应该走特色化发展的道路。”

  上海交通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张杰在美国纽约定稿,发表文章《大学中学携手:架起人才培养桥梁》。上海交大在全国首推自主选拔“科技创新潜质人才”,选拔具有学科特长、具备一定创新能力的学生。学生入校后,学校还将为其组织虚拟班,鼓励其深入开展科学探究。

  随后,同济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裴钢发表文章《苗圃计划:我们不是坐等收割》。苗圃计划是一个面向高中的专门计划。裴钢认为,对大学而言,招生就像是“选苗”,高中乃至更早期的教育就是“育苗”,是“苗圃”。实施“苗圃计划”,表明我们不是在坐等收割,而是要直接参与种植培育。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校长山红红发表文章《跑好人才培养的接力赛》。山红红表示:“民国时期诸如钱穆、朱自清、朱光潜、丰子恺等人在早期都有过中学执教的经历,后来成为学术大师并在大学任教,在中学执教的经历对他们的教书育人和学术成长无疑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东南大学副校长郑家茂撰文《大学与中学共育人才的创新基因》,呼吁“中学教育为学生埋下创新的种子,自主选拔为学生搭建创新成长的通道,大学教育则注重引导学生实现自主成长的转变。共同培育创新基因,开通创新人才培养的绿色通道,最终促进创新人才的自主成长和全面发展,这应该是教育工作本真的追求。”

  从这一点来说,峰会不仅是在5月27日这一天,也不仅仅是在工大建国饭店。这一平台的搭建,或许在2007年11月9日举办第一届峰会——柳州论坛时,未能足够预测将在未来的几年当中,中国教育界会掀起如此巨大的一场思想风暴。

  深化教育体制改革,核心是改革人才培养体制。“树立系统培养观念,推进小学、中学、大学有机衔接”,写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携手建立中国大学先修体系

  在清华大学附属中学校长王殿军看来,大学与高中要携手改革——建立中国大学先修课程体系。

  AP是(美国大学预修课程),这是由美国大学理事会提供的在高中开设的大学水平课程。美国高中生可以选修这些课程,在完成课业后参加每年五月举行的AP考试,得到一定成绩后可获得大学学分。

  “建立起中国自己的大学先修课程体系,此举益处多多!” 王殿军表示,这一改革,可以为拔尖人才培养提供抓手,可以为大学选拔人才提供依据,可以更好满足学生兴趣需求。

  “西部人口只占全国的28%,但国土面积占全国的71%。西部大开发事关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实现中国梦的关键。而人才,是西部大开发的根本动力。”作为一所百年老校,作为首届大学中学校长峰会的承办方,柳州高中校长李昌林有个期待。

  李校长的期待是,著名高校能够给予西部地区学校更多的指导与支持,比如开设中国式的AP课程,促进大学教授和研究人员与高中生交流,建立联合人才培养基地等等,将平等、理性、独立,担当国家使命的大学精神注入高中生的意识形态之中。

  在分析建立高中阶段创新人才培养的实验学校等推进衔接的六大进展之后,清华大学教授谢维和就如何加强大学与中学的衔接提出三点建议——

  第一,建立多样化和差异化的衔接机制。大学与高中之间的衔接不等于高考,高考只是这个衔接机制中的一个方面,衔接的内容还可以有其他形态与部分。切忌将衔接等同于高考,将衔接机制的改革等同于高考改革。

  第二,积极鼓励高中与大学之间的相互合作。高中应从终结性教育转变为预备性教育;大学应该看到自身与高中之间的交集已经越来越大,进而更加积极主动地加强与高中的合作与衔接。

  第三,衔接体制的低重心。在大学与高中衔接机制的改革与建设中,在政策上,给大学和高中提供更多的自主权和更大的空间。

  “中国教育报举办的著名大学中学校长峰会,很有意义。”北京交通大学党委书记曹国永深有感触地说:“大学体系和中学体系都是中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今天的峰会一定意义上代表了大学体系和中学体系的对话。”

  对话,推动沟通。实干,方能兴邦。期待着在不久的将来,大学与中学携手,在创新人才的选拔和培养上,达成更多的共识,推出更多的举措。

  梦想,终将照亮现实!(记者 唐景莉)

(责任编辑:admin)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