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高等教育学会

当前位置: > 学术动态 > 国内动态 >
“第四届著名大学中学校长峰会”5月27日在京举行
时间:2013-05-28 13:26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 作者:中国教育新网 点击:
由中国教育报主办、北京工业大学承办、北京交通大学协办的“第四届著名大学中学校长峰会”将于2013年5月27日在工大建国饭店大宴会厅隆重举行。

中国教育新闻网: 由中国教育报主办、北京工业大学承办、北京交通大学协办的“第四届著名大学中学校长峰会”将于2013年5月27日在工大建国饭店大宴会厅隆重举行。届时,与会的著名大学和中学校长们将围绕创新人才培养和选拔的主题进行了广泛深入的探讨,中国教育新闻网将对本次峰会进行全程图文直播,敬请广大网友关注!

中国教育报总编辑 翟博: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嘉宾、老师们、同学们,大家上午好!由中国教育报主办的第四届著名大学中学校长峰会今天在这里隆重举行。本次峰会的主题是大学与中学校长聚焦创新人才的选拔与培养。衷心感谢各位领导、专家、校长在百忙之中出席今天的峰会!

中国教育报总编辑 翟博: 高等教育改革发展是一项综合性、系统性的工作,必须瞄准国际前沿和世界一流,追求更高层次的办学目标,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实现知识层面的创新,也必须了解、尊重并紧密联系中等教育的实际,特别是高中教育的发展和变化。基础教育随着近些年的改革发展,已经对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形成了新的挑战和机遇,特别是随着高中生和大学生之间的交集越来越大,大学教育与高中教育之间的关系已经逐步从过去的选拔模式转变为一种共生模式,两者之间正在形成一种相互促进的互动关系。高等教育和高中教育的衔接是教育系统化的体现,也是提高教育质量和效率的重要途径,不仅需要大学的主动、中学的积极参与,更需要创新,需要政府的积极作为与政策引领,这也正是我们举办本次峰会的目的所在。

中国教育报总编辑 翟博: 下面请允许我介绍一下出席今天峰会开幕式的嘉宾。他们是:中国教育学会会长钟秉林教授;中国高教学会会长瞿振元教授;教育部高教司司张大良先生;中国教育报刊社社长李曜升先生;北京市政府教育督导室副主任关国珍女士。
首先,有请中国教育报刊社社长李曜升先生致辞。

中国教育报刊社社长 李曜升: 各位领导、各位来宾,首先我代表中国教育报刊社向出席本次峰会的各位领导、专家、老师,向为本次会议做出精心组织和周到安排并提供有利支持的领导和同志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李曜升: 这个峰会已经举办第四届,我是第一次参加。教育报编辑部的同志告诉我,我们举办著名大学中学校长峰会的目的在于搭建一个大学和中学共同探讨创新人才选拔和培养的平台,这个想法2007年就提出来了。无独有偶,十年前我在美国洛杉矶当教育参赞的时候,我发现美国的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实际上就是个一个链条上串起来的教育。何以见得?有以下几点可以和大家分享一下。

李曜升: 第一,从体制上讲,美国的中学教育和高等教育也有三个关联因素。一是高中的AP课程。二是年满18岁不需要考试可以进入社区大学。三是以加州为例,每所学校12%的学生有协议保证进入加州州立大学。另外,从分流的机制讲,有三个半数,这不是非常精确,一是美国高中毕业生中大约半数学生不参加高考,而是要选择参加工作。高中毕业后升入大学的半数学生中有一半上了设计学院。上设计学院的学生中半数是半工半读。

李曜升: 那么,这个概念的结论是什么?让最优秀的最喜欢科学的学生去读研究生,所以在体制上就做了分流保证。当时我在想我们国家怎么跳出高考,《教育规划纲要》已经鲜明提出了这种命题和精神。今天很高兴在这看到我们的峰会已经举办到第四届,可喜可贺。期望峰会的主旨思想和新的认知能够产生更加广泛的影响,以此回应社会舆论对培养创新人才问题的关注,也为推动我国教育改革做出应有的贡献。

李曜升: 第二,创新不仅是在座的校长、老师和专家们的命题,也是中国教育报刊社面临的现实问题。我们面临的最大问题是要从点对面的新闻传播方式转向点对点的新闻传播方式,在观念、体制和机制上都需要做出改变。所以,教育报提出方向性引领、专业化服务,而这一切都离不开各位校长、老师的支持。

李曜升: 所以,我想在座的各位是我们报刊社引领和挖掘典型、向学校学生教师社会传播教育信息与理念的重要依靠力量,离开大家我们一事无成。所以,我想我们是连接各位的纽带。这条纽带不能仅停留在基础的层面,而是要用传播的理念加强与大家的服务互动以及参与。所以报刊社的进一步发展有赖于在座各位以及广大的师生员工对我们的支持和扶持。再次感谢大家对报刊社工作的关心与支持,预祝本次峰会圆满成功,谢谢各位。

翟博: 谢谢。下面有请北京市政府教育督导室副主任关国珍女士致辞,大家欢迎。

北京市政府教育督导室副主任 关国珍: 尊敬的钟会长、与会的各位领导、校长、来宾们,大家上午好。第四届著名大学校长峰会在北京工业大学开幕,我非常高兴今天受姜主任的委托来参加这个峰会。在这里,请允许我代表市教委、市政府教育督导室向峰会的举办表示祝贺!

关国珍: 我知道著名大学中学校长峰会强调的是高等教育与基础教育、校内教育与校外教育的衔接。在会前,我特别高兴地了解到,这个峰会是在2007年柳州峰会发起和倡议,经过了中央美术学院峰会、中国人民大学峰会,再到今天的北工大峰会。短短六年时间,它搭建的交流平台已经深入人心,对促进高校与中学间的交流、共同探讨和解决创新人才培养和选拔问题,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关国珍: 当前,我们贯彻国家教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一个重要的使命就是创新人才的培养。我以为,创新人才的培养和选拔是一场教育的深刻变革,是一项关系全局的系统工程,唯有将不同层次、不同阶段的教育系统安排好,将功能与结构有机衔接,才能实现创新人才培养和选拔的目的。

关国珍: 为此,北京市教委在2008年成立了北京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学院,并启动了翱翔计划。在这里,我也想就翱翔计划赘述几句。这一句话旨在有机整合高等教育与基础教育、校内教育与校外教育,充分发挥首都教育资源的优势,落实人才强国战略,在青少年中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并从高中阶段入手来探索培育现代化发展急需的创新型人才。

关国珍: 翱翔计划采取的一个很特别的方式,就是中学与大学联合培养。这个方式打破了教育与科技、高中与大学、高中校与高中校之间边界的壁垒,建立了生源校,激励高校发挥科研院所三重指导、三重培养的优势,使得学生通过参与实验室的工作从而激发科研兴趣,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提高自身实践能力。这个计划到今年已经实施了五年,也在教育领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那么,该计划在实施过程中也为我们的高等教育输送了一批优秀人才。


关国珍: 那么,翱翔计划作为北京市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有效模式之一,在加快中学与大学在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方面的衔接上起到了一定作用。我想,这次峰会的举办将为继续深入探索高等教育与基础教育的有效衔接提供了良好的交流平台,非常期待各位校长和有识之士畅所欲言。相信此次峰会一定能碰出思想的火花,在宣传、选拔和培养人才,完善课程和提高师资方面创造更多更好的思想和经验,使我们的教育形成不拘一格降人才、拔尖创新人才不断涌现的新局面。最后在这里,我再次预祝我们的峰会圆满成功,谢谢。


中国教育学会会长 钟秉林: 尊敬的各位来宾、校长同仁、老师们、同学们,大家上午好!非常高兴参加第四届著名大学中学校长峰会,我代表中国教育协会对峰会的召开表示祝贺。从2007年第一届峰会在柳州召开到本届峰会在北工大召开,已经过去了六个年头。在六年当中,中国教育事业迅速发展,成就显著,免费义务教育全面实施,高中阶段教育加快普及,学前教育和职业教育加速发展,入学机会已不再是社会的稀缺资源。


钟秉林: 与此同时,质量和公平问题日益凸显,上好学校难、优质教育资源严重短缺,成为教育发展的主要矛盾。教育发展方式正从以规模夸张和空间拓展外延式的发展转变到提高质量和优化结构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提高教育质量,尤其是人才培养的质量,推进教育公平,尤其是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均衡发展,已经成为政府和各级各类学校的重要使命和时代任务。必须看到,随着经济社会和教育事业的发展,教育利益相关者增多,利益诉求呈现出多元化的价值取向,教育系统内部的改革关联度增加,与外部联系更加紧密,教育政策制定和改革举措实施的难度进一步加大,教育改革已经步入深水区。


钟秉林: 我认为只有转变教育观念,加强统筹研究,扎实推进教育系统内部的协调改革,积极探索教育系统内部和外部的协同改革,才能够破解教育改革的难题,促进教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比如,培养创新型人才需要高等教育和基础教育协调改革,发挥各自的功能和作用。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需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高考招生制度改革同步推进,政府、社会、公众和媒体广泛关注的异地高考问题更是一个跨区域、跨领域、跨部委的综合性改革课题。


钟秉林: 毋庸置疑,加强教育改革需要以有效的体制、机制和政策措施作为保障。从这个角度讲,作为四届峰会的见证者,我认为这个峰会为教育系统内部改革搭建了重要的平台。我希望大家充分利用这个平台进行观点交流和思想交锋。


钟秉林: 作为历史最久、规模最大的教育性团体,中国教育学会将充分发挥学术研究、决策咨询、成果推广、信息服务和国际交流的功能,一如既往地服务各级各类学校,助力中国教育发展。最后我预祝峰会圆满成功,谢谢大家。


翟博: 现在有请中国高教学会会长瞿振元教授发言。


中国高教学会会长 瞿振元: 尊敬的各位校长、各位同仁,今天我们相聚在这里共同探讨大学中学教育的统筹协调,促进创新人才的选拔和培养问题,很有意义。在此请允许我代表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对大会的召开表示祝贺。


瞿振元: 人才培养是一个连贯又有阶段性的过程,本身是一个完整的不断递进的教育体系,有共同的思想观念将之连接在一起。同时,由于各级教育所服务的学生年龄和心智发展水平的差异,也由于各类学生升学和分流的走向不同,形成了有差异的具体培养目标和不同的培养方式。大学和中学作为人才培养的两个重要阶段,在长期的试点中形成了各自的教育方法,人们也习惯于把这两个阶段分别认识和研究,对于如何更好统筹这两个不同阶段的教育则相对研究不足,实践更为不够。
 

瞿振元: 人们往往把下一级的教育只看成是上一级教育培养学生的环节,而对教育终极目标的关切不够,甚至有所偏离,这也是偏离素质教育这一战略主题、形成应试教育局面的一个重要原因。无论是科学技术,还是社会经济的发展,都提出了对人才创新能力培养的更高要求,而如何统筹中学教育和大学教育,使两者衔接沟通更加顺畅,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相统一,让学生自身禀赋基础上更加具有创新精神和能力,是其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瞿振元: 我深刻认同上届峰会已经达成的共识,即创新人才从基础教育抓起,大、中、小学有机衔接,学校家庭社会有机配合,营造尊重创新,鼓励创新的创新文化,形成有利于创新人才培养的环境和氛围。我长期从事高等教育研究,我更强调高等教育要向下看.我说的向下看不是高考招生活动中的生源大战向下延伸,也不是单纯在中学增加以大学本身发展目标为指向的大学教育,而是高等教育和中等教育整体性的相互衔接,无论是内容还是方法,各个方面都应该衔接,特别是面对大学全体学生的素质教育和高中素质教育之间的相互衔接。


 

瞿振元: 第二就是在少数拔尖人才培养的问题上,大学教育与高中学生创新两者之间的相互衔接,更要着眼于面向全体,其中也要选拔特别优秀的学生,而不是我说的生源大战的延续,更不是补充一些课程,我觉得这也是大学教育教学改革自身的一个重要内容。相信各位校长和嘉宾们一定会在这个论坛上激昂思想,探求真理,为我们所面临的共同的教育的新课题提出真知灼见。最后预祝大会圆满成功,谢谢大家。


 

翟博: 现在有请教育部高教司司长张大良先生发言。


 

教育部高教司司长 张大良: 尊敬的各位校长、专家,大家上午好,第四届著名大学中学校长峰会今天开幕了,在此我谨代表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对峰会的召开表示最热烈的祝贺!


 

张大良: 创新人才的选拔和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贯穿各个学段的学校教育,涉及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举办著名大学中学校长峰会的重要使命,就在于推进教育教学综合改革,尤其是在学生选拔方式和培养模式上打破常规,大胆实践,勇于创新,营造创新人才脱颖而出的良好的环境和氛围。


 

张大良: 早在2003年,教育部就启动实施了高校自主选拔录取改革的试点工作。十年来,试点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试点高校数量由最初的22所已经增加到去年的90所,招生规模从当年的不足2000人已经增加到去年的十万七千人,试点工作为进一步改革完善高考制度、落实高效招生自主权、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积累了有利的经验。


 

张大良: 开展高校自主招生试点工作就是选拔有学科特长和创新潜质的优质学生,它的特点和意义在四个方面。一是初步探索确立为高考为主的选才观念和选才标准,尝试用开放多元的方式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对社会选才观的转变起到积极的引领作用。二是既讲自主又讲自律,做到条件明确,程序规范,办法公开,结果公示,探索高校招生自主权实现的有效途径和方式。


 

张大良: 三是激发广大教师选才育人的热情,选择培养一批具有学科特长和创新潜质的学生。四是在坚持统一高考录取的基础上开辟形成自主选拔录取的新路子,既坚持现行的高考制度,又较好地弥补了现行高考制度的某些不足。自主选拔录取的改革成果已经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可。


 

张大良: 近年来,部分高水平大学认真贯彻落实教育规划纲要,形成了一系列可供借鉴的案例。例如,同济大学携手全国20所知名高中共同推出了“苗圃计划”,在学生的选拔方式和培养模式上进行了综合改革,自主选拔兴趣特长突出、有发展潜质的高中生。上海交通大学在江浙沪三省市实施自主选拔科技创新潜质人才的试点,实现大学与高中人才选拔的对接。东南大学实行中学生综合素质教育管理系统,等等。这一系列改革创新的案例为中学与大学联动改革、协同育人做出了有益的探索,积累了难能可贵的经验。


 

张大良: 各位专家,选拔和培养创新人才是大学和中学、社会与政府的共同责任。我们高教司将继续关注峰会所汇聚的全新思考和创新实践,同时也期待参与峰会的中学和大学在创新人才的选拔方式和培养模式的理论和实践探索上取得新突破,做出新贡献。最后,衷心预祝第四届峰会圆满成功,谢谢。


 

翟博: 谢谢各位的精彩发言。本次峰会的开幕式到此结束,接下来是专家报告部分,将由中国教育报副总编辑李功毅先生主持,谢谢大家!


 

中国教育报副总编辑 李功毅: 各位校长、老师、同学、朋友们,上午的后半段峰会活动安排了主题演讲。我们一共有六位大学和中学的校长演讲。首先有请清华大学副校长谢维和教授给我们演讲,大家欢迎。


 

清华大学副校长 谢维和: 各位老师、各位同学、各位领导大家上午好,非常高兴有这个机会向大家汇报一下自己的思考。我今天发言的主题是大学与高中之间衔接是中国教育体制改革的突破口,我想提出这样一个看法。


 

谢维和: 我们一定要关注衔接。近三年我在《中国教育报》发表了一系列文章,包括从高中的角度、从基础教育到大学预科、从教育的连续性和间段性谈了高中教育的定位,以及中国的高中教育是否正在发生转型,这些文章引起了一些讨论,大家对高中教育做了进一步的思考。同时,我也从大学的角度写了几篇文章,如《谈高中和大学的三种关系》、《高等学校的三种入学形式》等。


 

谢维和: 其实,这些研究着眼于一个基本的目标和看法,就是希望从高中和大学的角度分别关注高中和大学的衔接。实际上,写这些文章主要是促进大学和高中的改革,综合目标是要促进两者的衔接。所以,我想主要讲一下衔接的价值。


 

谢维和: 首先,衔接是一个科学问题,也是教育学中的一个基础理论和问题。个体成长的阶段性与教育的阶段性之间有矛盾,不同教育类型之间也有矛盾。怎么做好衔接,是一个科学问题,也是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


 

谢维和: 其次,大家也知道,高等教育与中学教育如果衔接不好,就造成了两者的分离。教育家杜威先生有一句名言,我们说教育这个浪费、那个浪费,实际上最大的浪费是分离、脱节,这是我们教育改革必须努力攻克的一个难题,甚至是中国教育体制改革过程中的一个病症。


 

谢维和: 我想说的是,在一个国家、一个地区,在不同的教育阶段,包括高中和大学之间衔接体制的合理与否,直接关系到中等教育与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是整个教育体制中具有高度关联性的一个战略要点,也是评价一个教育体制设计水平高低的标志之一。一个教育体制好不好不光是看各阶段的教育教学质量好不好,更重要的是看不同阶段之间衔接得好不好,这是衡量和评价一个体制好不好的重要标准之一。


 

谢维和: 某种程度上,中国教育老说要体制改革,要突破改革和教育发展的体制性障碍,这是我们的体制性障碍之一,也是我们评价衡量教育体制改革好与不好,能否取得成果的一个重要检测点和标志。


 

谢维和: 当然,这些年我们国家教育体制改革对高等教育与高中教育的衔接越来越关注,为什么呢?因为我们越来越重视人才的培养质量。所以,从这个角度讲,衔接也是一个教育体制的人才培养质量高低的重要边界条件,特别关系到创新人才出现和成长的重要体制性基础。可以这样讲,如果高等教育与高中教育衔接不好,我们的创新人才培养势必都是偶然性的现象。


 

谢维和: 近年来,我们国家的教育体制改革,特别是在大学与高中的教育衔接上,取得了很多成绩,具体来说有六个方面的模式和进展。一是建立高中阶段创新人才培养的实验学校,包括实验班、试验项目,通过与大学和科研院所的合作,探索有利于拔尖人才创新培养的课程体系教学方式和考核,总结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机制。


 

谢维和: 二是高中与若干重点大学建立合作协议,联合建立科技新体验实验室,请科学家、教授到学校作讲座,为学生搭建健康成长的平台,为拔尖创新人才搭建平台。三是在培养机制上着力构建高中与大学、科研院所等机构协作培养的整体机制。高中教师到大学学习,了解大学的知识发展与进步,使高中教师进一步胜任创新人才培养。四是引导高校与高中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由早介入招生转变为早介入培养,形成高中与高校的合作机制。鼓励高中学校面向全体学生开设大学先修课程。五是建立若干联合培养计划。六是开发大量的选修课。


 

谢维和: 我也许概括得不是很全面,但我国目前高中和大学之间的衔接总体是在这六个方面。有一次,我在北京12中跟全国的一些高中校长专门讲了这六种形态。所以,从这个角度讲,高中跟大学之间的衔接无论是作为一个科学问题还是在理论实践上,都引起了越来越多的重视,同时也逐渐成为大家高度重视和共同参与的活动。


 

谢维和: 其次,高中衔接与大学衔接的若干问题。目前衔接层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可以大致概括为以选拔代替衔接。这句话是指什么呢?就是指目前在大学和高中之间衔接的过程中,我们往往认为高考就是衔接,把大学对高中学生的选拔作为两者衔接的基本机制。当然,这是需要说明的,换句话说,高中跟大学之间的衔接面实际上是很宽的,但是我们现在仅仅认为或者在体制上仅仅把高考作为一个衔接机制,这样是把大学和高中的衔接局限在高考上,这在很大程度上束缚了我们的衔接。
 

谢维和: 具体的弊处在于,一是成本太高,包括时间的浪费。我们的高中现在上一年半的课程后,后面将近一年甚至一年半的时间都在高考复习,这对人才的浪费、对学生的浪费、对高中教学浪费都是非常可怕的。有些地方专门把高中看作应试的准备阶段,投入了巨大的人力物力,包括学生、学生家长、社会、国家、政府在高考中的投入。我觉得这样的一种投入是不应该的,成本太高了。尽管我没有做一个量化的统计,但我想在座的各位不用量化也可以想象得到其中的成本之高。


 

谢维和: 二是束缚人才。衔接机制的狭窄与单一束缚了多样化人才的成长发展与培养。所有人都要过独木桥,我们过去把过独木桥常常理解为桥上很挤,有人会掉下去,过去的人很少。但实际上,更可怕的是什么呢?是把大家的知识、思维、想象力和发展的差异都集中在一个狭窄的独木桥上。这样能有利于创新人才的发展吗?所以,这大大束缚了人才的成长、发展,尤其是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我们说把高考看成独木桥,更大的弊处是束缚了学生的创造力,将之变成一个整齐划一的东西。


 

谢维和: 三是加剧了高中与大学之间的矛盾,妨碍了质量与效益的提高。高中埋怨大学,大学又埋怨高中。高中认为大学考试束缚了招生,绑架了高中的课程建设和高中的人才培养。大学觉得招收的新生很难完成转型,高中的有些课、有些东西跟大学人才培养之间很不合适。这一点我在《高教改革往下看》的文章中做了简要的说明。更可怕的是,这种矛盾严重制约和影响了高中与大学人才培养的质量与效益。


 

谢维和: 我觉得,有必要在讨论时把问题说得严重一点,来警醒我们对这个问题的思考和重视。当然,其中的原因是原来已经普及化的高中教育和经营性的高等教育之间的差异及矛盾。这种现象、这种阶段性特征确实是以选拔代替衔接的一个很重要的基础和原因,这也是客观存在的现象,不能简单地怪谁。


 

谢维和: 大家可以看这张表,这是美国中等教育的两次转型,提出这个观点的人和这张表的作者是同一人,是在写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一个学者。他不仅研究了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和改革,而且首先在20世纪60年代就研究了美国高等教育和中等教育的发展。这是美国的情况。中国到了60年代以后有个突变,高中教育飞速发展,而高等教育仍然是一个精英型的教育模式。


 

谢维和: 因此,高中和大学之间的关系由过去第一阶段的大学控制高中,发展到第二阶段高中发展了而高等教育还没有发展,于是就形成了一种选拔关系,再到后面的共生关系。当然,现在的发展已经到了第三个阶段,高中和大学不再是单纯地选拔关系,更多的是一种共生关系,所以这里一定要看到这个问题,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出现了加强衔接的要求,我在文章中也提出,高中和大学之间的交集越来越大。


 

谢维和: 当然关于如何拓展衔接机制的改革,我的一个基本观点就是要拓宽大学和高中的衔接机制。这也是衔接改革的基本趋向与出路。这种拓宽的基础恰恰就是大学与高中之间关系的变化,即从选拔转变为共生,相互成长。我觉得,我们的改革不能够仅仅为了大学更好地选拔人才,也应该注重高中教育自身的发展,两者之间是不矛盾的,也不会否定高中教育的阶段性及其独立性。同时,强调大学作为高中的一种延续,强调他们的交集,也更利于大学的发展,不会降低大学的地位和水平。


 

谢维和: 我的具体建议有三个方面。第一个是建立多样化和差异化的衔接机制。这个衔接一定是多样化的,不能仅仅以高考作为代替。以选拔代替衔接实际上就是把衔接机制单一化、狭窄化。大学与高中之间的衔接不等于高考。大学和高中之间可以有很多不同的衔接方式,包括刚才讲到的自主招生,实际上是一种衔接机制的拓展。


 

谢维和: 我觉得,我们可以充分运用我们的智慧,运用赋予大学和高中的自主权,而且这个自主权是有法律依据拓宽衔接机制的。高考只是这个衔接机制中的一个方面,衔接的内容还可以有其他的部分和其他的形态,切忌将衔接等同于高考,将衔接机制的改革等同于高考改革。


 

谢维和: 我在这里说一句比较尖锐的话,我们现在把衔接机制的改革等同于高考改革。高考要改革,但不等于衔接机制。衔接机制还可以有很多其他的内容。我们应建立多样化和差异化的衔接机制,包括刚才大家提出的东南大学、同济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得都有很多不同的高中衔接机制。


 

谢维和: 第二个是积极鼓励高中与大学之间的相互合作。高中应该从中阶性转变为预备性教育,特别是普通高中的毕业生入学达到85%%uFF0C甚至更高。当今时代,我们说量变决定质变,大学也应该看到自身与高中之间的交集越来越大,要更加积极主动地加强与高中的合作与衔接。我们要关心高中,如果生源不好、基础不好、起步不好,怎么培养拔尖创新人才?而且,在当今这个时代应该更加积极、主动地来做这些事情。


 

谢维和: 第三个是建立衔接体制的低重心。在大学与高中衔接机制的改革与建设中、在政策上,要给大学和高中更多的自主权和更大的空间。不同的大学应根据国家赋予招生上的自主权,与不同的高中建立合作和衔接机制,包括大学生的录取和人才培养、大学新修课程。清华附中也在提关于大学新修课程的建设等。我们应该充分在政策上把衔接的机制放低,放到学校层面来,而不仅仅是政府要求的建立起一个能够包罗万象、统领一切的体制,那是办不到的。


 

谢维和: 当然,政府的主导作用很重要。作为政策制定和调控者,怎样制定出宽松、多样化、差异化的政策基础是非常重要的。但是,整个重心要放低,放到学校去,让学校在这方面有自主权,让他们创造性和智慧更好地施展开。


 

谢维和: 最后是我的几个结论。一是大学与高中之间的衔接机制越宽,创新人才出现的机会越大。二是大学与高中之间的衔接机制越多样化,创新人才的出现就越有条件。三是大学与高中之间的衔接机制越依托学校,创新人才的出现就越有可能。我就说这些,谢谢大家。


 

李功毅: 谢维和校长给做的演讲很精彩,我的感受也很深。因为谢校长前不久在《中国教育报》发表过几篇文章,今天他的演讲也有新的认识。应该说,在大学和中学教育的衔接问题上,谢校长是做了比较系统而深入的研究。


 

李功毅: 第二位做主题演讲的是人大附中校长刘彭芝,有请刘校长。


 

人大附中校长 刘彭芝: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校长、各位教育同仁,大家上午好!我的报告题目是创新人才选拔和培养的三个关键点。谢校长刚才的发言我非常有同感,也觉得非常好。


 

刘彭芝: 世界上的事情,有的是知难行易,有的是知易行难。培养创新人才,便是典型的知易行难。我衷心希望本届峰会要把务虚与务实结合起来,把提升思想观念与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对于我们这一代教育工作者来说,最重要的担当,也许就是带着桎梏舞蹈,奋力探索出一条创新人才培养的新路子、奋力开辟出一片创新人才培养的新天地。为了这个重要的担当,我们可以无怨无悔、乐而忘忧。


 

刘彭芝: 正是基于上面的这些想法,结合多年的教育实验,在本届峰会上,我就中学培养创新人才的三个关节点发言,求教于在座的各位领导、专家和同行。


 

刘彭芝: 中学培养创新人才的三个关节点,分别是:选拔、培养、输送。
关于第一个节点,选拔,是创新人才培养三个关节点的第一个,也是创新人才培养三部曲的第一部。人生天地间,各自有禀赋。我们是唯物主义者,应该承认人的资质有高下之别,应该承认人的创新能力有大小之分。培养创新人才,培养对象必须是有创新潜力的人。美国人不像中国人这么含蓄,他们在人才培养方面,提出的最直接最响亮的口号,就是把最具创新能力的那5%的人才牢牢抓在手里。他们把主要精力放在创新人才的选拨和招揽上。美国人的经验很实在,也很实用,我们可以借鉴。


 

刘彭芝: 对大学而言,创新人才的选拔基本不是问题,“985”高校、“211”高校通过高考特别是自主招生,能把创新人才选拔到手。对于中学而言,创新人才的选拔目前还是个大问题。你不去选拔,那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你要是去选拔,马上就会有各种批评的声音。 


 

刘彭芝: 有教无类,让每个孩子都享有受教育的权利,这是教育公平,而且是起码的教育公平;因材施教,让每个孩子都得到适合他的教育,这也是教育公平,而且是高层次的教育公平。现在,我国已基本实现起码的教育公平,应该向高层次的教育公平进发。有很好创新禀赋的孩子如果没有被选拔出来,如果得不到适合他的培养,这不仅是不公平,对国家对社会来说,这更是最大的人才浪费。因此,中学培养创新人才,选拔工作至关重要。


 

刘彭芝: 另一方面,教育主管部门经过反复考察、严格筛选,可以在各地指定一批优质中学,有权发现选拔少年儿童创新人才进行早期培养。这两方面的工作,都需要师出有名,都需要法理依据,都需要政策支持,也都需要舆论理解。建立创新人才的早期选拔体制机制,是创新人才培养的第一道关隘,这个关隘打不破,我们不可能进入创新人才培养的新天地。


 

刘彭芝: 关于第二个关节点,培养,是中学创新人才培养的第二个关节点。中学培养创新人才,要把握一个特点,即青少年的生理心理特点。 中学培养创新人才,要遵循两个规律,即教育教学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


 

刘彭芝: 中学培养创新人才,还要符合两个趋势,即科技发展的趋势和知识经济的趋势。我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做超常儿童的教学与研究工作,在三十年的实践中,我深深地体会到,中学培养创新人才,有三点非常重要。
 

刘彭芝: 一是培养孩子的自学能力。自学,既是自己学习,更是自主学习。自己学习好理解,自主学习是指在自己学习中有独立的思考。相比之下,自主学习是更重要的自学。人的一生,小学六年,中学六年,本科四年,硕士三年,博士三年,在校跟着老师学习时间是二十二年。


 

刘彭芝: 目前人的平均寿命是七十三岁,由此可见,人的学习绝大部分时间是自学。有人预测,在中等发达国家,人人都接受过或多或少的学校教育,传统意义上的文盲已经消亡了。以后,文盲这个词也许指的是那些离开学校后不能通过自学来更新知识的人。


 

刘彭芝: 进一步讲,即使是在学校学习期间,我们自学的东西也肯定比从老师从课堂上学到的东西多。再进一步讲,即使是听老师讲,也要加入自己的思考。因此,自学才是学习的常态,才是学习的核心。有创新能力、出创新成果的人,肯定是自学能力强的人,这中间完全可以划等号。


 

刘彭芝: 中学培养创新人才,最重要的就是向内下功夫,即激发学生自学的兴趣,增强学生自学的自觉,培养学生自学的习惯,提高学生自学的能力。这一点,过去很多人认识不够,现在应该大加强调、反复强调。


 

刘彭芝: 二是培养孩子的问题意识。问题是时代的声音,学问学问,学必须与问连在一起,而且“问”是学问的发动机。人类社会就是在不断的发现问题、回答问题、解决问题中进步的。创新人才,首先是善于发现问题的人才,而且是善于在众多问题中发现核心问题的人才。阿基米德在浴缸里想出“阿基米德定律”、牛顿在苹果树下悟到“万有引力”,他们都是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答问题的高手。自然科学如此,社会科学也不例外。


 

刘彭芝: 马克思、恩格斯对全人类的不朽贡献,就是发现了资本主义的根本问题,并为解决这个根本问题找到了正确答案。因此,所有创新人才都是“问题中人”。没有问题,就没有创新。发现并解决了小问题,便成就了小创新。发现并解决了大问题,就成就了大创新。中学培养创新人才,一定要鼓励孩子善于发现问题、敢于提出问题,一定要培养孩子在回答问题、解决问题过程中的专心致志、锲而不舍。问题意识,是创新人才培养的一把金钥匙。人生为一大事来,这一大事,或许就是发现并解决一个问题吧。


 

刘彭芝: 三是培养孩子的协同精神。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越来越重视系统性和协调性。适应这种变化,科学研究和各种创新也越来越体现出协同性。今天,无论是国外还是国内,几乎每一项大的创新都不是一个人的单打独斗,而是一个团队在联合攻关。这种团队联合攻关的规模一天比一天大,阿波罗计划可以说是国家团队在攻关,人类基因组计划已是国际团队在攻关了。


 

刘彭芝: 最近,美国白宫宣布启动“推进创新神经技术脑研究计划”,奥巴马在2013年初的国情咨文中表示,这项计划将让科学达到太空竞赛以来一个从未见过的高度。“脑计划”又是一个国际团队联合攻关的大计划。“协同创新”已成为当代创新的主要形式,也是当代创新能最终成功、能产生巨大效益的根本保证。中学培养创新人才,必须认清这种趋势,顺应这种趋势,从娃娃抓起,培养孩子的团队精神。


 

刘彭芝: 对中国的创新人才教育来说,培养孩子的团队精神还有其特殊意义,因为现在的中学生基本上都是独生子女,团队精神先天不足,更需要后天培养。有没有团队精神,愿不愿意、善不善于协同创新,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我国创新人才培养的质量。


 

刘彭芝: 中学创新人才培养涉及的问题很多,我在这里只讲自学能力、问题意识、协同精神,是因为这三个方面以前重视不够,值得强调。


 

刘彭芝: 关于第三个关节点,输送,是中学创新人才培养的第三个关节点,也是最后一个关节点。这个关节点打通了,中学创新人才培养也就功德圆满了。现在的问题是,这个关节还没有打通。中学里发现和培养的一些创新人才,特别是创新人才中的偏才、奇才、怪才,还没有成型的输送渠道。


 

刘彭芝: 中国有崇文重教的传统,独生子女政策,让这种崇文重教变本加厉,达到匪夷所思的程度,在现行的高考制度下,中学培养创新人才,培养出来后能不能进入理想大学,成为压在大家心上的一块巨石,成为学生、老师、家长、社会都迈不过去的一道坎。


 

刘彭芝: 在现行高考制度难有大改革的背景下,就如何打通中学培养创新人才的输送关节,我有两点具体建议。一是以输送中学创新人才为坐标,对现行的高校自主招生制度进行量身定制式的改革,让自主招生变为创新人才的绿色通道。


 

刘彭芝: 二是在北京、上海、西安、武汉、成都、广州、沈阳等各大区域的核心大城市,各试办几个早期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基地,这些基地由中学和大学联合创办、共同管理,实现新的教学方案,特别是实现创新人才培养上的中学大学一条龙,为中学创新人才的输送开辟一条全新的道路。


 

刘彭芝: 世界上的路都是人走出来的。条条大路通罗马。我想,关于打通中学创新人才的输送渠道,大家一定还会有更好更多的建议。围绕本届峰会的主题,我就中学培养创新人才的三个关节点谈了一些体会。这三个关节点环环相扣,是个系统工程。打通头尾两个关节点即选拔和输送,基本上是个战略问题,中间一个关节点即培养,基本上是个战术问题。


 

刘彭芝: 相对而言,解决战略问题要困难一些,解决战术问题要容易一些。但不管是战略问题还是战术问题,只要上下同心、左右协力,大家一起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勇于探索,大胆实践,肯定都会有解决的办法。让我们共同努力,担当起培养创新人才这个神圣使命,以培养创新人才为突破口,推动中国教育迈上新台阶、进入新境界。为了不占大家的时间,我就先说这些。谢谢大家!


 

李功毅: 谢谢刘校长的演讲。第三个做主题演讲的是北京工业大学校长郭广生,欢迎郭校长。


 

北京工业大学校长 郭广生: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嘉宾、校长们,大家上午好!很高兴有机会在这里为大家做演讲,我就结合我们学校的实际情况谈几点。


 

郭广生: 一、关于创新人才培养的再认识
创新人才的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进入21世纪,伴随着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世界各国都把高等教育置于增强国家核心竞争力这一重要战略地位上加以认识。当前,中国的高等教育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培养大批创新人才既是经济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也是时代的迫切需要。


 

郭广生: 1.创新人才培养要分类型,地方高校是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的主阵地
《教育规划纲要》指出,要“努力培养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这些不同层次的人才都包含着创新人才,创新人才的培养是分类型的。不论是何种类型的创新人才,其核心要素都是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创新人才培养的本质特征在于要着力培养学生具有创新思维和创新人格。当前,我国已逐渐建立起培养学术型人才、应用型人才、技能型人才的高等教育分类办学体制。学术型人才培养和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已经取得一定成果,唯独对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方式、方法还不够明确。只有在造就了大批应用型、技能型人才的基础上,才能造就大量拔尖创新人才,这是“人才金字塔”定律。


 

郭广生: 根据我国高校类型及发展走向,地方高校已成为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的主阵地。在我国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走向大大众化教育的跨越式发展的过程当中,地方高校直接承担了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任务,也直接承担着经济社会转型对应用型、技能型人才培养需求的主要任务。没有地方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的普遍提高,也就不可能有大批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实现。


 

郭广生: 2.创新人才培养是接力赛,中学和大学之间要传好接力棒
创新人才的培养和造就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如同一场接力赛,中学和大学之间这一棒的衔接非常重要。以前我们总是讲创新人才培养是高等教育不断追求与探索的永恒主题,但是从教育系统整体性的视角来看,创新人才培养与造就应该是贯穿于人的整个一生、永不间断、连续进行的过程。只进行某一阶段孤立的研究和改革,创新人才的培养都会如入囹圄,举步维艰。培养创新人才,不仅是高校的责任,更是整个教育系统的共同责任与使命。


 

郭广生: 高等教育和中等教育是整个教育链条中两个非常重要的组成环节,二者分属于两个不同的教育阶段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具有各自特定的性质与特点。但是,创新人才的培养是一个全过程的问题,在创新能力培养这一点上,两个阶段人才培养的最高旨趣应是一致的。在中学阶段,应突破传统以知识传授为定位的“知识导向型目标”,以学生志趣的发掘为导向,构建以学习兴趣、质疑能力、探究能力为核心的“能力体系”,才能真正为学生到大学探究高深学问奠定基础,这对于高中生的职业定向、专业选择以及人生的未来规划也是非常有价值的。唯有把高等教育和基础教育作为一个整体系统来统筹考虑,使二者能够在保证自身独立性的前提下相辅相成,才能为创新人才的培养注入持续的推进力。


 

郭广生: 3.创新人才培养是一个需要政府、社会和学校等各方面共同努力的系统工程
中国人口数量世界第一,大学生数量也已位居世界第一,应该说这为各种天才人物和创新人才的产生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良机。但是,正所谓“为育新才,先培沃土”,如不具有产生天才和创新人才的合适“泥土”和环境,那些潜在的天才和具有创新潜能的人才,也难于破土而出。


 

郭广生: 努力构建有利于各种创新潜能竞相迸发的制度环境。创新人才的形成是一个循序渐进的、具有长期性和复杂性的过程;相应地,创新人才培养是一个需要政府、社会和学校等各方面共同努力的系统工程。大学毕业生只是创新人才的“毛坯”,而要真正成长为创新人才,还有赖于他们在一个良好的社会生产和实践环境中,要在体制、机制上下功夫,形成有利于创新人才的造就和竞相涌现创造丰厚的土壤。
 

郭广生: 大力营造有利于各种创新潜能竞相迸发的价值取向和文化环境。创新文化是一种尊重创新、鼓励创新,有利于创新思维发展和创新精神形成的一系列思想、观念、价值取向等的综合体,属于整个社会共同的社会心理特征,创新文化对于创新思维的激发,对于创新精神的恒久,对于创新活动的导向,都发生着潜移默化的影响。鼓励创新、宽容失败以及尊重个性、力戒浮躁是当前需要倡导的有利于创新人才成长成才的三个重要价值取向。


 

郭广生: 二、“向下看”是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需要
长期以来,大学教育和高中教育各自为政,双方关系漠然僵化,原本系统化的教育链条被人为隔断。伴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推进,高中毕业生升学率不断攀升,高中教育在保持相对独立性的同时,其主要功能正在发生着悄然变化,经历着从大众化终结性教育向大众化预备教育的转型,高中教育的办学质量已经成为高等教育提高整体水平与培养质量的重要基础之一。


 

郭广生: “向下看”已经成为了高校改革发展的必然选择与重要途径,成为大学提高教育质量与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基础。无论是高等教育还是高中教育,都不能仅就自身的发展考虑定位,而是要放到创新人才培养的终身教育系统工程中去考虑,加强二者联系与协作,形成和谐、合理的教育整体结构,发挥整体功能。


 

郭广生: 另一方面,学生的心理发展是阶段性和连续性的统一,每一阶段的心理水平既是前一阶段发展的延伸和超越,又是后一阶段发展的起点和基础。学生从中学进入大学,是其人生道路上的一次重大转折。各个教育阶段必须加强衔接,方能适应学生心理发展的连续性。


 

郭广生: 有关高等教育与高中教育的衔接,国外对此关注较早,相应的配套举措也较为成熟完善。美国大学实施的“高中-大学双学分课程”(Dual Enrollment)、大学预修课程(AP课程),英国设置的第六学级(Sixth Form)、两年制的GCE A Level预修课程(Advanced Level, General Certificate of Education)等,都是为了解决中学教育与大学教育相脱节而采取的行之有效的改革举措。


 

郭广生: 在美国,高中教育已经建立起比较完善的课程选修制度,施行学年学分制,鼓励学生有差异地发展。学生除了要修读如英语、社会、科学、数学的共同基础课程外,还有专业导向课程的修读要求(即上面所说的AP课程,双学分课程等)。由于在初中、小学已经打下大大众教育的基础,高中课程共同基础的要求已经淡化,强化了课程的专业导向性,强调在保证合格学生的知能结构的前提下,尊重学生的基础差异。


 

郭广生: 这就成为美国高中课程制度的显著特点——有限的共同基础,无限的发展可能。高中选修课程以其选择学习的机制,促进了学生主动学习,学生对课程的兴趣为他们选择大学专业方向打下基础。全美每年有70%以上的高中毕业生选择升入大学继续学习,将高中课程定位于对学生专业学习兴趣的培养与专业志向的确立,使得美国高中毕业生更为接近大学专业教育的起点期待,且对专业的了解与兴趣更高。管中窥豹,这也代表了全球高中课程的改革取向与基调。


 

郭广生: 三、寻找高等教育“向下看”的突破口
在充分意识到高等教育“向下看”的必要性之后,我们需要解决的是高等教育“向下看”,看什么以及怎么看的问题。我们认为,高等教育向下看,至少要看到高等教育与高中教育之间培养目标、课程和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育制度的各自独立个性以及相互衔接,这些也构成了推进高等教育“向下看”的突破口。下面,我将结合北京工业大学在这方面所做的一些尝试与探索,和大家共同探讨一下高等教育究竟该如何“向下看”的问题。


 

郭广生: 1.改革招生制度,扩大高校的自主招生权
我国目前所实施的高考制度,在当前优质高等教育资源比较紧缺的情况下,还是可以相对保证起点公平与选拔效率的。但是,由于统一高考一考定终身,造就了基础教育尤其是中学教育的应试取向。在此种情况下,被誉为高考改革破冰之旅的自主招生制度,成为统一高考制度的有益补充,高考制度正在走向统一与多元的逐步融合。


 

郭广生: 北京工业大学是从2013年首次试水自主招生的,是北京市属第一所具有自主招生资格的高校。少而精,注重对思维及大学学习能力的考核,是学校第一次进行自主招生的原则。学校与中学合作建设了“优秀生源基地校”,自主招生报名采取中学推荐和学生自荐相结合的方式。在选拔方式上,学生在资格初审通过后进行综合能力面试,不设笔试环节。


 

郭广生: 我们把高中阶段目前对学生加强的创新思维和研究性学习的训练设计到面试环节里面,通过现场论述观点、现场解决实际问题、现场发挥特长等精心设计的环节,对学生综合素质及能力进行多角度、多方式的考核。自主选拔录取改革在推进中学实施素质教育、促进中学教育与大学教育的有效衔接、推动北京市属院校突破单一的人才选拔和培养模式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郭广生: 2.建立资源对接机制,搭建高校与中学交流与合作的多元平台
高校坐拥丰富的教育资源,在育人理念、硬件设施、师资水平等方面都具有相当的优势。如何建立起高校与中学间经常性、制度化的资源对接与共享机制,对于加强高校与中学的合作与交流,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郭广生:  北京工业大学将开放办学作为学校“十二五”发展的三大战略之一,面向中学加强合作是我校开放办学战略中非常重要的一项举措。学校以“密切合作、加强交流、共同培养、携手共赢”为宗旨,开放办学资源。我们为中学举办“知名中学校长联谊会”、开设学术讲座、开放图书馆、实验室;选派教师到高中授课,参与中学的教学研讨;定期举办以“大手拉小手”为主题的联合培养活动,带领学生参观本科生创新成果展室,邀请中学生参加我校科技创新活动和社团活动,使中学生在能够更加直观地了解大学的文化底蕴,充分感受创新的魅力。


 

郭广生: 3.积极推进课程与教学内容改革,探讨与高中新课标的对接
大学和中学的教学目标不尽相同,由此决定了教学内容也是各有侧重。2007年,北京的高中教育纳入了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由于高中新课标相对于以前有较大变动,学校提出要将大学教学内容和高中教学内容放在一个统一框架中统筹认识。


 

郭广生: 我们先后邀请多名专家对高中新课标进行系统解读;结合高中新课标的教育理念和培养目标,使用与高中课程衔接更为紧密的基础课教材(比如我们的第三版“高等数学教程”的前几章,就是为了实现高等数学与初等数学的无缝衔接,重新编写的能够适应具有高中数学水平学生无障碍接受微积分的入门章节),力求帮助学生升入大学后能够树立起积极的学习自信心,较早地进入学习状态。


 

郭广生: 为稳步推进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发挥首都教育资源优势,在青少年中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北京市教委推出了“翱翔计划”。作为“翱翔计划”的参与高校,学校坚持让学生“在科学家身边成长”,突破高中和大学之间的壁垒,采取中学与大学联合培养的方式,为学员配备经验丰富的教授导师,以学生的兴趣为主导,以实验室研究型课程培养为核心,指导他们进行课题研究。让学生通过实验室特有的氛围熏陶,亲历真实而完整的科研过程,形成持久的科研兴趣。


 

郭广生: 以我们与东直门中学的合作为例,我们组织“翱翔计划”学员参与到我校本科生科学研究计划“星火基金”的团队中,让他们不仅有机会和教授接触,还与本科生、硕士生、甚至博士生共同结队,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他们取得的研究成果在入学以后还可以获得创新学分。


 

郭广生: 此外,我们携手中学,对传统的高中培养课程进行改革,试点开设先修课程。第一轮我们与广渠门中学合作开设的“线性代数”和“化学与环境”两门课程,由于选派教授教学效果好、教学内容体现过渡性质、入学后可进行学分冲抵等,受到了校方和学生们的欢迎。


 

郭广生: 4.新生引航,实施探索为主的新生年
大学新生正处在青少年到成年的转型时期和从中学到大学的跨越期,学习、生活、环境和心理的变动较大。要解决这一“转型”和“跨越”引起的问题,根本途径是通过新生年的教育,引导学生尽快适应学习方式、学习环境等方面发生的变化,养成主动探索的科学意识和科学精神,使他们确立人生目标,为未来的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 


 

郭广生: 新生教育是学生接受大学教育的第一步,是学校人才培养的源头工程。北工大成立了新生工作领导小组,出台了《北京工业大学关于加强新生工作的若干意见》;建立校领导和中层管理干部与新生班级的联系制度,加强新生辅导员、班主任的配备与管理;提升基础课教学质量,开设新生研讨课,帮助新生转变学习方式,开展积极有效的研究性学习,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的精神;在新生中开展新生年系列教育活动,将新生工作作为学院人才培养工作的一项指标进行考核。多措并举,助力新生成长。


 

郭广生: 5.设立专业实验班,分类别分层次培养创新人才
针对不同层次的高中毕业生,学校本着“尊重选择、发挥特长”的教改思路,为他们创设了更为因材施教、符合个性需求的教学环境,构建了以分层次培养为核心的创新人才培养体系,使中学生的创新萌芽能够在高校这片沃土上生根、开花。对全体在校本科生,学校将创新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着力打造高素质应用型创新人才;对相当一部分学有余力的学生,实施主辅修、双学位相结合的方式,大力培养复合型人才;对于拔尖创新人才,学校实施专业实验班教育,重视研究型培养,形成了创新人才培养的梯形分层结构。


 

郭广生: 为了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学校努力增强拔尖的“资本”。为实验班单独制定培养计划,专业基础课单独授课,注意引导他们建立“拔尖”意识;实施灵活多样的导师制,进行班主任、辅导员、导师三位一体化管理;通过“厚基础+善思维+常实践”,夯实创新的基础;引导他们建立探索意识,学习探索未知的方法,为更高层次的学习、研究打下良好基础。


 

郭广生: 6.着力学习改革,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 
学生的学习是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重要基石,在创新型人才培养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长期以来,由于基础教育的应试取向,教学普遍重视教师的教而忽视了学生的学,造成学生升入大学之后,在学习方面存在着诸多问题,高等教育与高中教育联手进行学习改革势在必行。


 

郭广生: 要改革学生的学习,观念的变革是先导,我们要引导学生从以学习知识为主的知识目标观向以学习方法为主的能力目标观转变;从被动学习观向自主学习观转变;从狭窄的知识学习观向广义的全面学习观转变;从阶段学习思想向终身学习观转变;从维持性学习向创新性学习转变。学习指导是基本途径,工大通过实施“学困生”学业帮扶计划、“基础课”辅导计划、“杰出学子”培育计划,构建起较为完善的学业辅导体系。转变学习方式是核心,要积极推进自主性学习、探究性学习以及合作性学习。学生主体性的发挥是关键,要做到把学习真正还给学生,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


 

郭广生: 创新人才培养是教育界乃至整个社会的共同主题。在创新人才培养这场接力赛中,高校是主要的参与者与推动者之一,我们要执起并接好高中与大学之间这个接力棒。
 

郭广生: 与此同时,高等教育的关注视域也应更加多方位、开放化,使我们的创新人才培养能够以高等教育“向下看”为支点,撬动高等教育的开放化战略与改革,不仅要“向上看”、“向内看”,还能“向下看”、“向外看”、“向近看”、“向远看”,将开放合作提升到联合为国家培养具有创新潜质人才的高度,使创新人才培养成为一场没有止境的接力赛。谢谢大家!


 

李功毅: 谢谢郭校长的演讲。第四个做主题演讲的是北京师大附中校长刘沪,欢迎刘校长。


 

北京师大附中校长 刘沪: 各位同仁大家好,首先我非常赞同谢教授关于高中教育与大学教育的衔接、高等教育改革要往下看的观点。2012年3月9日,我在谢校长文章之后也写了一篇文章。在里面我提到一点,就是建议我国高中教育进一步加强顶层设计,不要变成高中自己积极性很高的改革,大学也需要轰轰烈烈的改革。而两者之间的衔接有民间作用,也应有统一的顶层设计。


 

刘沪: 今天的主题是创新人才的培养。当然,我们也期待着杰出人才的冒出。钱学森先生是师大附中的校友,在我们学校学习了六年,在我们院子里生活了十年,因为我们学校有小学。之所以提及钱老,因为一说到创新杰出人才培养,必然就谈到钱老。所谓的钱学森之问是没有问号的一句话,这句话表现出来的两段,我认为一个是培养,一个是冒出。人才的培养与冒出其实是缺一不可的,是很值得研究,并在两方面下功夫。


 

刘沪: 那么,为什么钱老如此强烈地呼吁创新人才培养,期盼杰出人才的出现呢?我想其中有科学家的远见卓识、爱国情怀,也与他自身的经历有关。钱学森有一句名言:我人生有两个高潮,一个是在师大附中,一个是在美国读研究生的时候。


 

刘沪: 钱老的母校是一个校园不大的地方,但它也是一个诞生很多奇迹的地方。为什么呢?我在这里展示的是50位杰出人才的照片,下面我再展示另外50位即我们统称100个附中人的故事。他们确实是在各行各业展现突出成就的领军人物。其中,科学院院士就有30位。这是纪念馆里的一张图片,是我们搜集到的钱老三年高中生活的同学。


 

刘沪: 什么意思呢?这些人一定是在校园里与钱学森一同生活过、见过面的人。这20人里有14个院士。不是院士的人也很厉害,比如李健吾等,就不一一说了。他们都是很优秀的。为什么后来杰出人才没有这么大的密度,甚至于很少见到这种水平,很值得我们研究。


 

刘沪: 我们收集了超过万字的钱老著作和谈话,共一万多字、34篇文章。里面写到他中学时代的学习生活。我想在那个时期影响这些杰出人才成长的有两个重要因素,今天依然有很强的借鉴意义。


 

刘沪: 影响钱老的两件事情是什么呢?一是1922年中国开始把学制改为“633”学制,钱学森是633学制改革最早的受益者。我想,培养杰出创新人才还是要依靠教育改革。二是全人格教育。我们上世纪20年代的老校长认定理想的中学教育是全人格的教育,这句话说得很明确。


 

刘沪: 我们的老校长是1922-1930年在师大附中当校长,钱学森1923年到1929年在师大附中读书,所以钱学森是全人格教育的受益者。而且,中学时代是一个非常非常关键的时期,很多校友们把中学作为人生奠基的时期。


 

刘沪: 那么,谈到全人格教育,就是把我们整个基础教育看成人格塑造和形成的过程。全人格是完全的人格、健全的人格。全人格教育就是实现这样的人格教育。另外,师大附中的学习氛围对创新人才的培养非常有利。钱老回忆说,当时的学生临考是不做准备的,从不因为第二天考试而加班背诵课本,大家都重在理解不在记忆。考试结果一般学生都是70多分,优秀学生80多分。


 

刘沪:  第三,我觉得,教学课程对学生的智力发展起了很重要的作用。钱学森就说,他学习时学校的教学内容很深刻也很现代。1922年的必修本和今天只差一门计算机。文科、理科也开了很多大学的知识,数学、物理教材一般使用的是美国原版教材。


 

刘沪: 在选修课方面,内容就更多了,不一一说了。外语方面,除了英语还有日语、德语、法语等。我们学校列了当时的课程表。1920年的课程表现在看起来非常先进,可能今天很多学校做不到。


 

刘沪: 因此,钱学森就说自己附中毕业后到上海交大学习,第一年觉得大学功课没什么。其实,他在上海交大只学了两年,后来考上了公费留学美国。马院士也说他的英语在国外根本没再学过,尤其在北大和哈佛考德文时也没有另外补习过。师大附中也非常重视动手能力,重视实践,给钱学森自由使用实验室的权利。因此,他的业余活动丰富多彩。钱学森在自己写的文章中就说科学与艺术是车之两轮、鸟之两翼。他的摄影、绘画、书法、音乐方面都是非常有基础,有水平的。


 

刘沪: 最后,我简要介绍一下我们学校努力为杰出人才培养积极做出的努力。首先,我们还要坚持改革。我们不能把学生反相培养。钱学森在2009年11月5日有一个系统谈话,回答了为什么钱学森说在美国读研究生时是他人生的另一个高潮。这所学校充满了创新气氛,值得我们借鉴。同时,我们今天的教育在很多地方还是追求片面答案。我想这与钱老所希望的差别太大了。


 

刘沪: 在课程方面,我们构建了三级课程体系,打基础的还是德、智、体、美四类课程。这四类课程我们认为都同样重要。在此基础之上的选修课程有八个方面,非常多。我们把这些课程放在一起,就形成了一个模型。


 

刘沪: 最后我特别想强调的一点,是杰出人才的培养特别需要杰出教师。在我们学校的钱学森纪念馆里,有钱老的一个手记复印件,提到对他人生影响的17个老师,是他在90岁的时候写的。他特别突出提到了中学老师,还有交大的两位老师以及清华的一位老师。他们对钱老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所以说,大师培养了大师,杰出人才的培养需要大批的优秀教师。


 

刘沪: 因此,我想这样的优秀老师越来越多,培养杰出人才就越有希望。我就说这些,谢谢大家。
 


 

李功毅: 谢谢刘校长的讲话。下面有请北京交通大学党委书记曹国永教授做演讲。


 

北京交通大学党委书记 曹国永: 各位校长,各位同仁大家好,我是第一次参加这样的峰会,我想先谈点体会,我觉得《中国教育报》举办这样的峰会很重要,也很有意义,因为从中国的教育体系来说大学体系和中学体系都是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今天的这种峰会一定程度上是这两个体系之间的对话,无论对于大学教育还是中学教育都具有重要的意义,特别是对于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具有重要的意义。


 

曹国永: 今天我想谈一个比较微观的问题,纲要颁布以后交大被确定为17所综合改革的学校,我们学校经管学院成为首批试点学院,这个试点学院是在时任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亲自关心下开展试点工作的。我们学校经管学科是有百年的历史,是中国最早开展高级管理人才培养的高等学府,这个试点学院的综合改革实际上是高校改革的一个缩影,它的核心是要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特别是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所以我们确定这个任务以后学校和学院都深感使命光荣,责任重大,我们也高度重视这项工作,把它作为拉动学校改革发展的重要抓手,特别是抓改革,促发展方面作为一个重要的抓手。


 

曹国永:  我想结合试点学院的改革,围绕拔尖人才创新培养的思考和实践主要谈三点看法。一个就是要创新入口,改革招生选拔机制。因为大家谈到优质的生源是培养的重要基础,因此试点学院改革首要任务是要改革招生选拔方式,我们按照这么几个原则,一个是分类,一个是综合,还有多元录取的原则注重经管类人才应具备的学科衔接,建立了一个考核办法,就是优秀学生能力数据库,形成了体现学科特征,突出学生个性特长的综合考核办法。在几个环节上,在专业能力笔试测试的环节着重考察学生与专业学习有关的素质,包括智力水平、逻辑思维能力、语言能力和基本的心理素质。


 

曹国永: 在领导小组讨论的环节要求考生围绕一个经济社会发展的热点问题陈述观点,组织集体的讨论,最后形成一个统一的解决方案,来评价学生的领导决策潜质,团队合作和口头表达的能力。在自我能力展示的环节要求学生对自我和他人进行评价,考核的重点在于考生回答问题的内容态度,能否正确认识自己和他人,包括之间的差别。通过这个环节主要测试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和在压力下展示自我的能力,最后通过问答检验学生书面承包成果,社会实践成果的真实性,进一步考察学生的综合素质。


 

曹国永: 在跟踪培养等方面,试点学院通过开展优秀高中生夏令营活动组织联动机制。去年开展了夏令营活动,进一步促进优秀高中学生之间的交流,增进了他们对学校经管学科和专业的了解,更为重要的是在夏令营期间,通过学术报告、笔试面试等环节考察学生的综合素质,为选拔好新生开辟了新的渠道。


 

曹国永: 目前我们学校自主选拔范围比例还是较小的,总的还是在高考体制范围里面,所以今后我们要进一步扩大这种试点,包括试点学院有1%左右学生能不能脱离高考这个体系,完全自主选拔方式来选拔,现在一个是高考,一个是一本线还是一个比较硬的担子,包括复旦大学的招生基本上也是这种模式,当然他们少数的一本以下的学生也都招了,我想将来作为试点学院能不能突破1%,这个招生脱离高考体系,我觉得这个也是一项重要的改革试点。

 

曹国永: 二是注重过程,改革人才培养的模式。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核心是要改革人才培养的模式,试点学院将改革的目标聚焦在学的转变,教的转变,和教学管理的转变,这三个转变上。力求在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上实现新的突破,一是实行新的培养方案,借鉴国际上学院的培养方案,结合实际,构建通时教育,理论教学,方法论,同时通时占45%%uFF0C理论实践教学30%%u5DE6右,方法论占15%%u5DE6右,特色教育占10%%u5DE6右。通过通时教育打通一级学科界限,实现经济管理大类本科前三个学期不分专业,第四个学期进入专业课程的学习。注重团队式的学习和管理,实施双导师制,其主线德育导师和学业导师两个团队,德育主要是人文精神,素质的培养,学业主要负责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曹国永: 三是推进国际化,通过开展广泛的国际合作,推进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目前实现了全英文授课比例50%,通过开展优秀的学生海外学生计划学院本科生通过参加各类交换学习,联合培养,短期交流等项目具有海外学习经历的比例超过20%,下一步我们争取在两年内要达到50%。学院现在已经成为中欧上学院联盟的创始会员,包括荷兰、意大利著名的欧洲一流的商学院签订了教师交换,学生交换,互换合作协议,引进国外优质的教育资源,学院国际化人才培养体系初步形成。


 

曹国永: 四是加强校企合作,发挥行业高校的优势,加强校企合作联合培养,也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这对于提高学生社会责任感,实践精神,创新能力都具有重要的意义,目前试点学院已建立包括各大银行,中国铁路总公司等具有学科特色的实习与实践基地近百个,此外依托校外人才培养基地稳步实施联合培养。


 

曹国永: 第三个问题就是汇聚人才,提升教师队伍水平。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是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关键。这有几个方面的工作,一个是改革人事聘用制度,实施AB轨差异化的薪酬聘用考核体系。A轨采用学校老的考核体系,B轨在A轨的基础上增加对教学科研标志性成果量化考核要求,实行年薪制,实行年薪制以后B轨讲师,副讲师年薪都不一样。学院现有教师可根据条件自行选择AB轨,新引进的教师全部进行B轨,教师晋升B轨人员优先考虑。这个同时明确了退出机制,无论AB轨四年考核不合格就被降级、转岗、解聘。学校学院还将出台一系列的引进人才的政策,进一步下大的力气引进海内外高水平的人才。


 

曹国永: 三是引导教师潜心育人,支持科教融合,拔尖创新人才培养需要高水平的科学研究支撑,实验学院高度重视科研工作。2012年学校科研经费总额超过5000万元,我们学校总的科研经费是八个亿,经管属于文科学院5000万元科研经费还是比较高的,在全国经管类名列前茅。目前在全院教师各类科研项目中,三分之一项目有本科生参与,这个学院本科生占全院学生比例三分之一,我们三分之一本科生能参与到科研工作当中,极早地跟教师团队一起进行科研工作,开展研究性的学习。


 

曹国永: 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是一项创新型的工作,必须加强协同创新,各位校长都谈了自己的观点,我觉得协同创新主要在三个方面,一个是要加强大学内部协同,我们要抓住交大轨道交通安全协同创新中心首批进入2011计划这样的重大机遇,带动和引领学校各方面的协同创新,同时要大力支持试点学院的综合改革。而是要加强校企之间的协同,特别是与社会的协同,既要走出去又要请进来,这对培养学生创新和实践能力具有十分重要意义。三是要加强大学和中学之间的协同,要形成合力,形成一条龙的培养体系。希望和有关学校开展多种形式的交流合作,共同促进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谢谢大家!


 

李功毅: 上午最后一个主题演讲是复旦大学附中校长郑方贤,大家欢迎。


 

复旦大学附中校长 郑方贤: 众所周知,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中国的经济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国民生产总值比30年前提高了20倍;人均国民收入比30年前提高了16倍;平均恩格尔系数比30年前至少下降了三分之一。


 

郑方贤: 人们在辛勤劳作付出的同时也享受着经济发展带来的成果,从普遍的吃不饱、穿不暖到大多数人摆脱贫困、走向小康,同时还不断经受着与经济发展相适应的思想认识与观念碰撞,并从中学习和进步。我们欣喜地看到,基于经济发展和网络技术发展,中国人的思想从没有像现在那样趋于成熟,中国日益成为一个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


 

郑方贤: 但环顾中国的基础教育却令人担忧,与三十年前相比没有多少本质的进步,甚至还有所不如,所以可以引出那么多的话题供我们讨论。


 

郑方贤: 如何认识中学教育?


 

郑方贤: 我们常说基础教育决定着民族和国家的未来。这是因为教育的对象决定的,如中学教育的学生群体年龄通常从11岁至18岁),这个年龄正是长身体、长知识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20年后他们普遍处于30至40岁,成为当时社会的主体,他们的素养和健康水平就决定将来这个国家社会整体的素养和健康水平。


 

郑方贤: 譬如,有数据统计,16至18岁的中国高中生的近视眼率为85%,那么静态地说20年后中国社会这个中坚年龄段群体的近视眼率不会低于85%;同样,二十多年来上海高考科目一直实行语、数、外三科加一选科的方案,那么目前上海的这个社会群体,其知识结构就普遍是有学科缺陷的。


 

郑方贤: 如果我们的教育有助于他们终身的发展,那么20年后优秀的人才就会成为国家的主体,所以说基础教育决定着民族和国家的未来绝不是一句空话。


 

郑方贤: 如果我们了解了学生这一年龄段的特点,回顾这些年的基础教育状况,我们会觉得很沉重。在农村山区你看到学生普遍羸弱的身体,没有营养的午餐和洁净的饮水、充满危险的校舍和校车,怎么看都觉得高中生像初中生、初中生像小学生,你可以充分体会到他们生长的不易、政府的责任缺失。


 

郑方贤: 在以升学率为目标的所谓重点中学里,你看到的学生从醒来到睡下全部的生活处于课堂的学习中,为了竞赛成绩、考试分数进行所谓的军事化管理、高强度的重复训练,你能体会到竞争的残酷和教育的偏离。在毫无生气的普通高中学校或职业学校中,你能感受到学生普遍存在的厌学和对前途失望的情绪。


 

郑方贤: 所以,对大部分即将踏入社会的学生而言,他们回顾成长经历,在家里没有感受到父母的精心养育和亲情的欢乐,在学校没有享受到学习的乐趣和师长的关心,反而是充满了挫折、痛苦、愤恨和绝望,设想一下他们能普遍成为社会进步和发展的动力吗?


 

郑方贤: 事实上,无论是什么名牌中学,现在津津乐道的高考分数和竞赛成绩是以丧失国家未来人才的竞争力为代价的。从本源上来说,这并非教育,这至多算是做工程、做“产品”。当然我们也可以找到在目前教育模式下很多精英分子成长、成功的例子,但社会进步的基石是全体成员的素养。正如我们今天掌握的科学技术能做到“上九天揽月、下五洋捉鳖”,但为什么我们的衣食住行基本生活环境却毫无安全保障,时时处在恐惧之中,这不正是前二、三十年基础教育的低水平造成的恶果!


 

郑方贤: 经济社会发展对教育模式的挑战


 

郑方贤: 中国从1977年起恢复高等院校统一入学考试(高考),就当时状况而言,尽管升入大学是优秀高中生的努力目标,但是因为可以升学的人数极少(27万人),只占了当时高考报名人数的4.7%,所以对社会几乎没有影响。即使到1990年代初,当时全国高等院校总共招收约60万学生,也只占当年高考报名人数的22%,而且当时中国企业的市场化改革刚起步,大学毕业生的工资收入与一般工人的工资收入没有明显差异,所以当时高中升大学的竞争影响很有限。


 

郑方贤: 随着中国独生子女一代(80后)的成长,作为家庭中唯一一个子女的教育受到了广泛的重视,而这部分子女的家长(50年代出生的一代)普遍没有机会接受良好的教育,在当时的企业市场化改革进程中也都因为没有学历或缺乏专业技能面临失业的危险,所以自身成长的缺憾都希望由下一代来弥补,为此父母从小陪着孩子进行补课,想方设法把孩子送入优质的小学、中学、直至大学。


 

郑方贤: 由于这一代学生人数众多,1991年到1998年的全国出生率在15%-20%,1999年到2010年的全国出生率在11%-15%。从全国来说,1980年代是高出生率年代,随后进入下降阶段。


 

郑方贤: 所以从1990年起,在生源急剧增长的同时,优质教育资源严重不足,政府只能通过组织统一入学考试的方式选拔一部分学生升入高中和大学,以考试的分数来确定可以进入的学校,这样导致无论是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其目标只有一个,就是提高入学考试的分数,为此可以放弃体育、艺术等等与入学考试科目没有直接关联的学科学习或教育,形成了20多年来中国基础教育普遍的应试教育模式。


 

郑方贤: 随着国家经济社会的发展,造成原有应试教育模式的客观条件有了根本性的变化。以上海为例。首先是适龄教育人口的快速下降,从2000年的20万中考考生到今年的8.1万左右。根据出生率测算,上海市高中目前的生源低谷将维持到2017年左右。


 

郑方贤: 其次上海经济的持续发展。2012年上海市的人均GDP水平是8.5万元,是1990年的14倍;2012年上海市的地方财政收入是3743.71亿元,是1990年的22倍多;2012城市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为4.0万元,是1990年的18倍多;2012农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56元,是1990年的9倍多;2012地方财政教育经费总支出724亿元,是1990年的62倍多。

 

郑方贤: 得益于经济发展,上海基础教育所获得的资金投入也大为增加(2012年投入484亿元),使得在校舍和设施建设、师资队伍建设、课程建设和教学方式改革等方面达到了较高的水平,先于全国实现了基础教育的高位均衡。


 

郑方贤: 第三是连年高企的高考升学率。近几年来高考人数急剧下降,高考录取率早就超过80%,每年4到5万人的考生规模还要维持7年左右。同时国内顶尖高校在上海实施的多样化、成规模的自主招生也为高中毕业生提供了便捷的升学通道。另一方面,多年的改革开放,也使得人们对于国际教育的发展有清晰的了解和认识,尽早融入国际教育环境也成为一个重要的选择,因此选择海外和国外升学也越来越得到重视。


 

郑方贤: 更为重要的是在全球化影响下,人们对教育的认识愈加理性,尽可能的使人得到全面的发展,最大限度地为每一个人创设良好的个性化成长空间成为共识。因此诸如80后这一代的教育成长模式、以应试教育为特点的基础教育模式广受质疑,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呼吁进行教育改革,尤其是基础教育改革。


 

郑方贤: 更为重要的是在全球化影响下,人们对教育的认识愈加理性,尽可能的使人得到全面的发展,最大限度地为每一个人创设良好的个性化成长空间成为共识。因此诸如80后这一代的教育成长模式、以应试教育为特点的基础教育模式广受质疑,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呼吁进行教育改革,尤其是基础教育改革。


 

郑方贤: 由此我认为在客观条件变化的背景下,如果我们不是主动地引领教育改革和创新,实现国家的教育方针和人民的利益,我们的国民教育将再一次陷于被动。


 

郑方贤: 必须坚持教育的完整性


 

郑方贤: 社会发展的历史告诉我们,教育的本质目的是以提高国民素质为宗旨的,教育的作用在于全面和谐地发展人的一切潜在能力,促进下一代公民(学生)在德智体等方面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才能推动社会和人类的进步。


 

郑方贤: 中学阶段的学生正是心理和生理生长发育的时期,这个阶段造成的缺陷将是一辈子都无法弥补的。而所谓的教育培养最关键的毫无疑问是确保学生的健康成长。首先,他们需要的是健康的身体和心理基础;其次是完善的知识结构,即具有初步的学习能力和知识体系的建构;再者是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郑方贤: 但现实是残酷的。从小学到高中普遍存在的择校,奥数训练等,既说明优质教育资源的不充分引出的升学焦虑,也说明部分对家庭对孩子的培养与高速发展的经济社会不相适应;但同时让我们更为尴尬的是近年来高中生留学呈爆发性增长,与过去那种单纯逃避高考的区别是更多的学生主动性地选择国外的教育体系;更有甚者,那些暂不考虑留学的初中毕业生,可以放弃公立高中的学籍,进入各类国际高中课程班,因为这些家庭认为,我们目前的教育制度很难让每个学生得到健康的成长。


 

郑方贤: 所以,完善我们的中学教育是当务之急。一是完善学校的功能,就全体而言中学既有预备性教育的特点,也有终极性教育的性质,而且无论高中教育还是大学教育都是选择性教育,所以除去招生和培养,中学还必须承担起指导升学(或择业)的功能,以保证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得到适合自己发展途径的有价值建议,家长也同样可以得到孩子成长途径和目标的有效指导。


 

郑方贤: 二是完善学校培养的内容,我们传统的教育是以学业知识为主要内容,无论从认识理念和课程计划实施两方面都是偏向学业学习,诸如身体、心理、价值观的培养都处于可有可无的境地,所以政府有责任,要在制度上强有力地完善学校教育的内容。


 

郑方贤: 三是建立正确的学生培养评价体系,我们长期以来都是以高考学业的成绩或中考学业的成绩作为学生评价的唯一依据,学生的综合素养无论多少优秀,一旦临近毕业都是按照学业成绩排序以推荐升学,似乎这样最公平。我们应该将每个学生在学校所参与的各类课程(活动)、所占用的课时数(时间)、以及获得的成绩都在学生的学习报告上反映出来,以更加公允的方式让每位学生的付出得到公正和公平的评价。


 

郑方贤: 大学招生对教育完整性的作用


 

郑方贤: 中学教育深受大学招生指挥棒的影响。高考之所以备受诟病,是因为高考录取政策的分分计较,强化了个别学科和学业分数的作用,所以对中学教育的引导不言而喻。目前国内大学的自主招生普遍采用的选拔方式也还是以学科成绩的测试为主要方式(今年更只考一门或者两门),并不利于对学生的多元化考察,与高考的功能也难以区分,这也是近年来高校自主招生经常被质疑的原因之一。


 

郑方贤: 高校开展自主招生改革,其基础是大学在办学思想与制度建设方面是否成熟,是否有明确的学生培养目标,以及对本科生培养的深刻认识,诸如通识教育与专业培养,学生兴趣与专业选择,转系转专业的学籍管理等,如果在上述问题上没有正确的理念引导和政策保障,纯粹为招生而招生,为改革而改革,必然会变成诸如集约化的笔试选拔、多校联考、把冷门专业放到自主招生的专业中等等省事省力的行为泛滥,最后自主招生被异化。


 

郑方贤: 同时,自主招生不仅承担了选拔学生的功能,实际上还承担着引导中学教育健康发展的社会责任。大学应该更多地站在民族和国家的利益上引导主流价值观,理解国民基础教育的完整性。在具体制度设计上,要引导学生的全面成长,较多地引入面试等考察方式。这样有利于推动中学开展素质教育、特色办学。


 

郑方贤: 复旦附中让学生接受更为全面的教育


 

郑方贤: 复旦附中作为高中学校,能做的就是尽可能地为学生创造接受全面教育的机会。我们提出“知识结构全面、身体心理健康、举止行为规范、道德修养高尚”的培养目标,也知道这充其量只是高素质公民的标准,但却是切合目前阶段的高中教育现状的,希望教育的参与者在认识上首先能回归教育本源。


 

郑方贤: 为此,我们提出在满足政府课程标准的前提下,按照学科类别,建立“人文与经典、语言与文化、社会与发展、数学与逻辑、科学与实验、技术与设计、艺术与欣赏、体育与健康”等八个领域的选修课程体系,要求学生涉猎上述领域的课程修读,对现代学科领域或知识体系有个初步认识。为满足学生的修读,每学期要额外提供80-100门次的课程,这些课程除本校教师外,也积极争取各大学的支持,希望给学生不一样的课程体验。


 

郑方贤: 我们通过制度设计使得每位学生能受到比较优质的教养。从2010年入学学生开始,每个行政班级的学生人数从45人缩减到36人,使得学生在课堂上整体享受的教育资源能更多一些;在住校学生中建立生活指导老师制度、建立住宿学生社团,尝试进行高中住宿学院管理;设立专门的学生事务管理机构,实现对学生的日常事务、健康心理更为专业的支持。


 

郑方贤: 我们推出了“复旦附中菁英学生培养计划”,凡是认同培养方案的学生自愿报名参加,学校为他们组织设计了大量的主题活动、讲座、训练,尤其是到中西部山区和基层社区开展的社会实践活动,使学生对国情、民风、社会、地理有了切身的体会和认识,这对他们的影响是终身的。


 

郑方贤: 我们积极发展海外姐妹学校关系,鼓励学生参与海外交流活动,每年有180多名学生通过与各国(地区)学生的共同学习、交流、生活,建立起对海外学习、多元文化的初步认识。


 

郑方贤: 教育应该是有助于学生的全面成长,有助于学生充分的体验和实践,使得每位同学在成长过程中都具有不同的经历,形成其不同于别人的特点。从近几年复旦附中毕业生的升学来看,这样的培养也显现出相当的效果。在每届360多位学生中,约25%被海外大学录取,约40多被国内大学的自主招生等提前选拔确认,30%多点的学生通过高考升入大学,相对于目前国内高中普遍单一的高考升学模式,呈现一定的多元化趋势。谢谢大家!


 

李功毅: 郑校长给我们带来的演讲非常精彩,今天峰会上午的内容到此结束,感谢各位的积极参与,谢谢!


 

中国教育新闻网: 本次直播到此结束,感谢各位网友关注!

(责任编辑:admin)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