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高等教育学会

当前位置: > 教育时文 >
宁波大学,与城市血脉相连的大学
时间:2014-10-02 11:37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教育报 作者:郭华巍 王迎军 等 点击:
在由社会边缘走向社会中心的历史进程中,大学与城市共生发展的趋势日渐明显。在现代社会,大学与城市、区域已形成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利益共同体。

聚焦大学与城市共生发展⑨

宁波大学:与城市血脉相连的大学

  大学的价值在于服务地方的贡献度和契合度。宁波这片热土催生了宁波大学的发展,地处中国最发达的东部沿海地区的宁波给宁波大学的发展提供了无限的可能。

  互动、共赢、共生、共荣的良性互动使宁波大学与宁波城市血脉相连。

  作为人类文明的两个重要标志,城市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近代意义上的大学也已经存在数百年了。在人们的印象里,这两类事物发展各成体系,似乎并没有必然的联系,但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无论是经济、文化,还是人们社会生活的需要,它们走到了一起,成为互相依存、共兴共荣、不可分割的整体。

  宁波大学与宁波的关系正是如此,宁波城市的发展需要宁波大学的发展、提升,为它的人才、创新、文化需求提供智力支持和精神动力。而宁波大学的发展为宁波城市转型、科技创新、科学发展提供有力支撑,这是宁波大学的使命和职责。反过来,宁波城市的发展又为宁波大学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条件,为宁波大学办出特色、办出水平提供一个更高平台。宁波实力的增强、形象的提升、发展水平、质量,直接影响宁波大学的水平、特色、质量。

  这种互动、共赢、共生、共荣的良性互动使宁波大学与宁波城市血脉相连。宁波大学在服务宁波城市的同时又为自身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一所应城市需求而生的大学

  宁波大学是应宁波城市需求而诞生的。镜头推到1984年3月,当时中央作出进一步开放包括宁波在内的14个沿海港口城市的战略决策,不久正式将宁波列为进一步开放的沿海港口城市和经济体制综合改革试点城市。1984年邓小平同志发出了“把全世界的宁波帮都动员起来建设宁波”的号召。凭借着宁波港和“宁波帮”两大优势,宁波从一座东南沿海的商埠小城一跃成为我国重要的战略发展地区和对外开放的前沿阵地,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宁波的经济社会发展迫切需要一所地方综合性大学来支持。正是在这样的改革开放大潮中,宁波大学应运而生。著名“宁波帮”人士、“世界船王”包玉刚慨然捐资在家乡建立宁波大学,邓小平同志题写校名,宁波人期盼已久的大学梦终于成为现实。

  随着改革开放逐步深入,宁波城市的需求不断发生深刻的变化。如果没有思考宁波地方经济发展面对的需求,宁波大学就成为了空中楼阁。宁波大学始终怀有强烈的城市意识,针对宁波的定位对自身不断提出新的要求,持续思考学校的中长期发展目标怎样与城市共融,如何解决宁波发展提出的创新、人才、科技、发展等新问题。在学科布局、专业结构调整上,宁波大学紧紧围绕宁波经济发展的需求而设定。宁波大学谋划提出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综合性研究型大学的目标,就是顺应宁波建设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的需求。

  30年过去了,应着宁波城市的发展需求,邓小平同志的号召和宁波城市改革发展结出了一个硕果——宁波大学开始逐步壮大。即将步入而立之年的宁波大学从最初“只是一个点缀在大片农田上的小小校园”,发展到如今占地2767.68亩,校舍总建筑面积89万余平方米,学科涵盖经、法、教、文、史、理、工、农、医、管、艺等十一大门类,现有普通全日制在校本科生26527名,各类研究生5118名的省部市共建大学和中国百强高校。

  一所服务城市发展的大学

  大学的价值在于服务地方的贡献度和契合度。宁波这片热土催生了宁波大学的发展,地处中国最发达的东部沿海地区的宁波给宁波大学的发展提供了无限的可能。宁波大学则为这个城市提供了大量的人才、科技、创新作为回报。

  服务首先在人才上,在宁波大学培养的毕业生中,近60%的学生就业于宁波,学校为宁波市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输送了大量的人才,保证了科技创新的发展。在研究生培养方面,2002年宁波大学首届研究生毕业至2013年,约有一半的研究生在宁波就业。今天的宁波大学已经有21万名校友遍布国内外和社会各界,其中有一大批人在宁波这座充满活力的城市生根发芽,在宁波的各行各业上取得了骄人的成绩。

  浙江是海洋大省,正着力建设国家海洋经济示范区,宁波是海洋大市,海洋科研要求迫切。宁波大学围绕海洋经济布局,进一步优化完善学科布局,新成立海洋学院。2003年以来,宁波大学已投入1亿多元经费用于重点学科建设和科技创新能力建设,每年安排2000多万元经费,用于引进学科带头人,一批前沿性的科研成果很快脱颖而出,连续获得5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2项获教育部、浙江省科研成果一等奖。宁波大学助力海洋经济发展的科研项目已达几十项,为宁波创造直接经济效益超过10亿元,宁波大学已成为浙江海洋科研的一个重镇。

  宁波的发展规划提出要促进城市材料产业发展,建设世界级、国际化的新材料科技城,宁波大学重组材料科学与化学工程学院和高等技术研究院,千方百计引进国家千人计划等人才,强化科技创新等新材料产业发展紧密结合为宁波城市推进新材料产业的发展提供支撑。

  宁波大学提出的科研要求是“顶天立地”,顶天就是提高水平,争创国际、国内一流,立地就是服务地方、加强科技创新,争取在宁波产业,特别是重大基础产业创新上发挥更好的作用。

  一所引领城市前行的大学

  以宁波发展面对的问题、需求为导向,从宁波城市发展走向引领城市前行,这是时代发展对宁波大学提出的新要求,这既是宁波大学对宁波的职责,也是宁波大学的光荣使命。

  宁波大学对宁波的引领首先是文明、文化上。大学文明是城市文明的缩影,宁大是宁波的名片,它的文明素养反映了宁波的水平。宁波大学校园环境整治、建设美丽宁大活动系列的开展、学生公寓文明的创建都是宁波文明建设的一部分。学校培育师生成为社会合格公民,具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专业素养、技能素养外还要求有文明素养。学生毕业后走向社会、老师通过服务社会,这都是对宁波文明城市建设的引领。

  如今,宁波产业发展到了新阶段,宁大将着力建设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利用好综合性大学的天然优势,综合各学科,探讨如何更好地提升学科水平与产业结合,通过文化创意提高文化产业附加价值、提供创新人才和创新成果、培育新兴战略产业,引领宁波产业的结构调整,争取为宁波产业转型做出贡献。

  宁大对宁波的引领还在国际化。文化、教育是国际化的重要部分,大学作为窗口,是“排头兵”。宁大与世界一流大学互动,在人才培养、学科、学生的交流交换、留学生培养上带动了城市的国际化。宁波大学着力推进国际化办学,迄今已与加拿大、德国、法国、英国、美国、瑞典、澳大利亚、日本、韩国等30多个国家的130多所院校建立了合作与交流关系,其中与83所院校已签订校际交流协议。开拓了中澳MBA、中法旅游管理本科、中美数学与应用数学本科、中加国际商务管理等中外合作项目;开设了国际工商管理全英文大类,建立了8个本科和2个硕士层次的国际化专业。现有各类在校留学生1000多人,其中学历生870人。学校具备招收中国政府奖学金公派来华留学生资格,不断提升招收留学生的层次;还与冰岛大学合作建立了北极光孔子学院。这些都将带动宁波国际元素流动。

  城市的发展需要人才的集聚,为城市提供思想引领。人才思想库是大学和城市的结合。宁大是宁波集聚人才的高地,它引领宁波“智库”建设,为宁波重大改革提供更大支持。宁波大学一直十分重视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在建设“文化强省”、“文化强市”和创新型省份、创新型城市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现已成为宁波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人才库”、“智囊团”、“思想库”,成为先进文化建设和区域文化创新的主要支撑。它的许多科研为宁波政府决策提供了宝贵的意见和参考。(郭华巍 作者系宁波大学党委书记)

    《中国教育报》2014年9月29日第10版

聚焦大学与城市共生发展⑧

大学要以主动姿态融入城市发展

  区域经济发展得好,大学就有了强大的物质支撑;大学发展了,反过来又能推动区域经济和社会向前发展。因此,大学要适应区域发展,服务区域发展,推动区域发展,依靠区域发展,在与区域的良性互动中打造核心竞争力,形成学校的办学特色。

  在由社会边缘走向社会中心的历史进程中,大学与城市共生发展的趋势日渐明显。在现代社会,大学与城市、区域已形成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利益共同体。区域经济发展得好,大学就有了强大的物质支撑;大学发展了,反过来又能推动区域经济和社会向前发展。因此,大学要适应区域发展,服务区域发展,推动区域发展,依靠区域发展,在与区域的良性互动中打造核心竞争力,形成学校的办学特色。

  改革开放30多年尤其是近5年来,华南理工大学不断解放思想、勇于探索,大胆突破传统计划经济条件下的办学体制,打破学校与社会的隔离状态,主动融入并引领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在服务区域发展的同时促进了自身办学水平的快速提高,形成了鲜明的办学特色,成为大学与地方共生发展的经典范例。  

  历史——部省共建、联合办学

  走出学校发展与社会需要紧密结合的新路子

  20世纪80年代,处于改革开放前沿的华南理工大学,最早经受了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带来的阵痛。面对社会的转型发展,学校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办学困境:经费短缺、人才外流、部分专业招生与分配出现困难,等等。针对新形势,能不能改革沿袭了几十年的体制与模式走出适应社会需要的新路?

  1993年2月,学校实现了办学体制的重大突破。教育部与广东省签署协议,在学校隶属关系不变的情况下,双方共同建设华南理工大学,在全国首开部省共建的先河。大胆的改革,让过去学校和地方之间条块分割办学状况有了极大的改变。实施共建后,广东省将学校的改革与发展纳入本省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之中,并给予相应的政策和资金支持。学校则提出“服务面向重心下移,人才培养质量和学术水平上升”的口号,将服务面向直接定位为“立足华南,面向全国,通过为地方服务体现为全国服务”。乘共建之东风,积极与广东省有关方面开展多种形式的联合办学。共建和联合办学打破了学校与社会相互隔绝的状态,架起了学校与社会联系的桥梁。中央部委、地方、企业、学校的办学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不仅为学校注入了勃勃生机,也盘活了整个广东高教的发展,从而“找到了改变传统计划经济模式办大学的方法”。

  现在——全方位融合、共同发展

  学校以更加主动姿态融入城市与区域发展

  进入新世纪,尤其是近年来,面对创新型国家、创新型广东战略的实施,以及广东加快步入科学发展轨道的新形势,学校提出“融入发展促发展”的办学战略,更加直接地面向广东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加强集成化、针对性强的科学研究、成果转化和人才培养,着力为广东发展现代产业、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构建和谐社会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技术支撑和智力支持。

  一方面,围绕广东经济建设需求,调整学科专业结构,培养创新人才。例如,在全国率先设立集成电路与集成系统、信息显示与光电技术、知识产权等专业以满足广东电子制造业、光电信息产业和知识产权大省对专业人才的迫切需求。同时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着力强化产学研合作教育、创新创业教育、国际化教育机制,通过构建产学研协同育人机制和“专业+企业+项目”的嵌入式合作教育新模式,引入区域创新资源和产业资源,共建了336个校外学生实习基地和22个校企高端联合实验室,开发了近百门工程模块课程,组建了30个创新班,校企合作制订培养计划、开展工程实践训练和大学生竞赛,实行“双导师制”,支持学生参与企业科研项目,等等。形成了贯通式培养、订单式培养、中外联合培养、嵌入式培养、卓越工程师培养等多种创新人才培养新模式。例如,2009年学校与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联合创办创新班,学生在校完成公共课和基础课后就进入研究院,在研究过程中完成专业课和毕业论文。整个培养过程由学校和研究院共同承担。近5年来,创新班学生已有54人次在《Science》(《科学》)和《Nature》(《自然》)等国际顶尖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44篇,在国内外引起强烈反响。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高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了一大批具有国际竞争力、掌握广东产业关键技术并能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研究型工程师及集专业技术、市场经验和管理才能于一身的科技型企业家。近3年近1/4的本科毕业生就业于世界500强和中国500强企业。据不完全统计,珠江三角洲地区60%以上的企业厂长、经理和技术骨干来自于本校毕业生。

  另一方面,学校拥有13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国家级科研机构,80多个部省级以上科研机构。学校充分利用这些国家和区域自主创新的支撑平台,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加强科学研究和产学研结合,通过学科、科技、人才、平台、项目联动,瞄准国家和广东省经济社会和科技发展重大需求,特别是各支柱产业的重大关键技术和共性关键技术,把学校的智力优势、技术优势与社会资源优势更加紧密地结合起来,支撑区域经济社会的持续协调发展。

  2006年以来,学校先后建设了广州现代产业技术研究院、华南协同创新研究院,在广东省各地级市建立了13个地方工业技术研究院或技术服务中心。参与了19个产学研结合示范市(区、镇)、45个产学研结合基地的建设,牵头或与广东龙头企业共同组建了人体组织功能重建、再生金属综合利用、机械装备等27个产学研创新联盟,联合省内近300家企业共同承担了产学研结合项目550多项。同时选派了450名优秀的中青年教师作为企业特派员、2000多名应届大学毕业生和硕士生担任科技特派员助理,参与广东省创新型科技企业的建设。

  “全方位融合”战略的实施,促使学校在服务区域发展的过程中,汇聚了大量办学资源,产出大批科研成果,全面提升了创新能力和办学水平。2014年上海交大“世界大学学术排名”,学校位于301-400名区间,工科更是居于全球前50名。

  未来——协同创新、携手前行

  构建区域创新体系开创美好明天

  面向未来,华南理工大学以实施“2011计划”、推进协同创新为契机,实施办学综合改革,在助力构建区域创新体系的历史进程中实现高水平大学的奋斗目标。

  一方面,整合集成创新资源,全面提升学校创新能力。以国家重点学科为龙头,以顶尖人才、创新平台为依托,以国家和省市重大项目为抓手,组建有机发光显示、生物医用材料与器件、广东高端制造装备等10个以上的国家和省级协同创新中心。以这些协同创新中心为支撑,融合科研院所和企业创新资源,加速知识创新、科技创新与行业技术创新的交叉集成,构建从基础研究到共性技术研究,再到成果转化的完整的知识创新链,使之成为区域创新体系的源头。

  另一方面,着力构建以创新创业为导向的人力资源体系。制定优惠的知识产权政策,鼓励科技人员和在校学生携科技成果在相关孵化平台创业,促进创新创业人才在产学研协同创新体系内合理流动。尝试实行基于项目聘任的人事管理制度。优化人才引进和成长环境,构建面向全球的顶尖创新人才聚集和培养高地,按照国际接轨的运行机制,引进、培养、使用全球高端人才,促进科技创新和高端产业落地。在助力广州和珠三角地区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集群和产业基地,构建区域创新体系的过程中,促进学校与华南区域发展融为一体,合力共赢。 (王迎军 作者系华南理工大学校长)

    《中国教育报》2014年9月22日第12版



聚焦大学与城市共生发展⑦

以创新发展引领服务城市经济社会

  科技创新的能力和水平是衡量城市内生发展动力的重要指标。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就是要鼓励我们将科技创新与区域经济发展相融合,围绕区域经济社会需求,围绕区域战略发展节点,充分发挥高等学校的优势,宏观布控产学研方向,抢占产业发展的制高点。

  自中世纪欧洲大学诞生至今,经过千年的发展变迁,大学已经完全融入到社会的发展进程中。大学与城市、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共生共荣关系已经超越了历史上的各个阶段。

  沈阳是中国的重工业基地,改革开放以来,沈阳迈入经济的重要转型期。2010年,沈阳经济区成为国务院批准设立的第八个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老工业基地的全面振兴,推进沈阳经济区等区域发展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

  作为地处沈阳的唯一一所“985工程”建设高校,东北大学充分利用国家战略和区域发展战略的有利契机,主动参与到区域经济振兴和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进程中去,致力于引领和推动沈阳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努力成为中国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引领者和开拓者。

  创新驱动,将科技与经济相融合抢占产业制高点

  2014年6月9日,习近平在中国科学院第十七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二次院士大会上强调:“科技是国家强盛之基,创新是民族进步之魂。”科技创新是经济发展的“永动机”,经济发展是科技创新的“奠基石”。科技创新的能力和水平是衡量城市内生发展动力的重要指标。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就是要鼓励我们将科技创新与区域经济发展相融合,围绕区域经济社会需求,围绕区域战略发展节点,充分发挥高等学校的优势,宏观布控产学研方向,抢占产业发展的制高点。

  早在上世纪90年代初期,东北大学就紧紧抓住沈阳市关于依托高校打造区域经济新增长点的契机,建成了中国第一个以大学名字命名的科学园——东北大学科学园。经过20多年的发展,东大科学园已成为东北区域电子产品、元件的集散地,辐射带动的沈阳三好e经济圈,成为一所大学带动一片城区、一片城区催化一座城市的中国典范。东北大学还发挥产学研优势,培育放飞了东软集团、东大自动化、东软数字医疗、东大冶金新技术公司等众多知名企业,组成了以东大为背景的高科技产业集群。

  多学科交叉融合是优势学科的发展点、新兴学科的生长点、重大创新的突破点,也是人才培养的制高点。东北大学一方面坚持“加强基础,拓宽专业口径,注重创新思想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的原则,不断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满足社会对各种人才的需求。另一方面坚持立足现实、放眼未来、谋划长远的理念,围绕生命科学这一21世纪最具发展潜力的学科,与荷兰埃因霍温科技大学、东软集团、飞利浦公司合作,联合创建了“生物医学与信息工程学院”,建设了一个高起点、具有国际水平的发展平台。2013年,围绕解决“生命科学的基本问题”和“医学中的重大问题”,东北大学又创建了“生命科学与健康学院”。全面搭建了信息科学、材料科学与生命科学跨学科的交叉技术平台,为培育和发展沈阳区域战略性新兴产业抢占了先机。

  发展驱动,将学术和技术相结合引领未来技术方向

  发展是人民、高校、城市的共同需求。围绕发展这一要务,高等学校必须建立一种机制来满足自身发展需求,更契合城市发展需要。在完整的创新链中,高等学校的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原创性技术开发和共性技术开发是创新推动力形成的主力军和生力军。只有遵循创新链运行规律,深度融合城市发展战略,形成学术与技术无缝衔接的有效机制,才能夯实发展的基础,缔造高校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平台。

  信息技术产业发展迅速,潜力巨大,是面向未来的战略新兴产业。在信息技术业态创新的新阶段,东北大学主动融入地方经济建设规划与重点产业领域,把建设支撑、助推沈阳市乃至辽宁省信息技术产业发展的共性技术创新平台作为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首要目标。2012年,东大启动超算、云计算产业科技园建设。云产业科技园的建设,既丰富了学校学科发展维度,更为沈阳市建设“两化融合”实验区、走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新型工业化道路给出了方向。

  东北大学在实现自身发展的同时,一直紧密结合辽沈区域发展战略来调控布局。在建的浑南新校区规划了教学科研区、成果孵化区、产业发展区等三大功能区,实现了从学术到技术,从基础研究和技术开发到成果孵化、产业推广的有效创新机制,解决了科技与经济两张皮的问题。同时,由东北大学牵头,结合沈阳区域经济特色规划的中国第一个金属材料专业产业园区——沈阳金属材料产业园,正建成投入使用。金属材料产业园有效依托金属材料共性技术协同创新中心,将学术研究和技术创新无缝连接,将上游原材料和下游产品应用有效联通,将科技创新成果与园区入驻企业的产品应用开发紧密衔接,形成了集研发—转化—产出产品的园区一体化的创新发展模式,夯实了引领金属材料未来技术方向,推动辽沈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

  生存驱动,将人的需求与城市发展相契合推动和谐统一

  人的发展与城市的发展是紧密结合、不可分割的,科技创新、经济社会发展的最终目标是使人的生活更加美好。围绕城市发展需要拟定创新发展任务,围绕人的根本需求定位创新发展目标,将是未来高校与城市共生发展的大方向。高等学校必须承担一类重要的角色,那就是在传承文化、创新创造时,成为人的需求与城市发展的有效契合点,为人类的生存发展、社会的和谐演进服务。

  民生工程是人的需求与城市发展的契合点之一,解决民生问题就是解决城市和谐发展问题。疾病是人类生存发展面临的首要难题,东北大学紧紧抓住城市和民生发展的需求,打造了以高端医疗影像装备设计制造平台和医疗健康大数据平台为核心的健康产业园。创办了国内首个“医疗联合体”——盛京医疗联盟,创建了面向区域的海量医疗资源共享平台,推动了“以医院为中心”向“以患者为中心”的转变。东北大学还始终以城市发展为己任,以科研项目为着力点,先后与辽宁省企事业单位开展合作项目2000多项,还与鞍山、抚顺、辽阳、本溪、阜新等沈阳周边城市开展战略合作,打造了鞍山激光科技园、抚顺“城乡社区建设实验基地”等一系列与城市发展和民生发展有关的产业或机构。

  文化是城市之根。大学将自己先进的观念辐射、输送给城市和人民,能够凝聚城市精神,提升城市文化内涵,服务城市和谐发展。为发挥文化辐射源的重要功能,东北大学面向辽沈地区人民群众,坚持每年举办十余场辽海讲坛,广泛开展社会实践及志愿服务活动,组织实践团队1000多支,志愿者9000余人,足迹遍布辽沈城区和农村、沿海经济发达地区、河西走廊、老工业基地,不仅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良好的咨询服务作用,还将东大的文化精髓渗透进人民群众的生活中。

  “自强不息,知行合一”是东大的精神核心,引领着东大人在新型工业化进程中阔步前行。大学与城市之间的关系,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体现在东大人的身上,更多的是质朴实干与家国情怀的精神。从建国前的兴学育人、抗战救国,到建国后的力耕躬学、科技报国,从改革开放的踵事增华、产业富国,到跨世纪的知馨行远、励志强国,东北大学以其独特的行为方式,诠释着大学与城市、大学与区域发展之间的关系。(孙家学 作者系东北大学党委书记)

    《中国教育报》2014年9月15日第10版



聚焦大学与城市共生发展⑥

大学要做政府和行业关心的事

——访北京工业大学党委书记郑吉春

  大学是城市的灵魂,大学文化对所在城市的价值取向起着引领作用。

  学校要积极推进开放办学,到区县、委办局、企业、研究院所寻找合作方向。

  “优秀大学应该能大力推动城市发展。”北京工业大学党委书记郑吉春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全球许多大学都创造了与社会发展的互动模式。研究表明,对大学科研的投资所能获得的回报是其他投资的七倍,这也是一些发达国家的很多国际企业都转移到了大学周围的原因之一。

  大学文化对所在城市价值取向起着引领作用

  :您先后在北京印刷学院、北京工业大学担任党委书记,之前在北京市科委担任副主任,您如何看待大学与城市的共生发展?

  :大学与城市的共生发展,是非常值得探讨的话题。我在政府部门工作过,特别清楚政府需要怎样的支持,大学要在文化引导、智力支撑等方面为城市做出贡献。大学要做市委市政府关心的事、区域关心的事、企业关心的事、行业关心的事。在此我想谈几点个人认识:

  首先,大学是城市基础研究的基石。因为基础研究的投资回报周期比较长,需要几年甚至几十年,一般的企业很难等待这么长的时间或者说大多中小企业管理者目光也不会这么长远,而大学是社会基础科学研究的基本机构,作为公益研究机构代表,大学相较于企业来说,在科研方面能展示出其独有优势,众多历史经验证明,大学的科研成果对城市经济发展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

  其次,应辩证看待大学和城市的关系,大学的发展也离不开城市的繁荣。城市的经济基础、文化氛围以及城市管理者对教育的重视程度往往会成为大学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另外,一所好的大学不但要有大师,还要有大楼和大爱,这一切都离不开城市的支持。大学通过人才培养、科技创新、文化传承来服务城市,推动社会的发展,从而提高大学与社会的互信。

  再其次,任何一所大学和其所在的城市必然有着血脉相连的关系。借助城市的发展,将大学的资源优势发挥到最大,将大学的影响扩展到最广。同时,大学以自己的资源、人才优势加入到城市的发展之中,促进城市的发展和对外的交流,提升城市竞争力。大学带给城市最好的礼物,就是培养具有独立和批判思维的未来的领袖人才。在欧洲,一个大学一个城。斯坦福大学鼓励学生创新创业,带动了硅谷的发展。所以大学的文化对人、对社会影响非常大。从这个角度说,大学是城市的灵魂,大学文化对所在城市的价值取向起着引领作用。

  学校和政府、企业要把合作上升到合力

  :据了解,北京工业大学正在积极推进开放办学,与北京市政府及企业紧密合作,每周坚持“走出去”,到区县、委办局、企业、研究院寻找合作方向。请问郑书记,这是否是“服务北京行动计划”的一个举措?

  :目前,北工大正在加大开放办学力度,坚持“走出去”。这是“立足北京,服务北京,辐射全国,面向世界”的办学宗旨的一个具体体现。我们通过制定服务北京行动计划,以创新建设高水平研究型大学,以特色服务首都社会经济发展。

  例如学校与北京市环保局合作,成立北京工业大学北京市大气污染控制中心,对PM2.5(细颗粒物)形成的原因及对策进行了分析研究,在今年全国科技周上,刘延东等领导参观了中心的研究成果,对北京工业大学围绕京津冀区域大气污染防治的协同创新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

  学校与金隅集团的合作也非常有效率,学校走访金隅集团后一个月,集团回访,双方就节能减排等三个项目签约。之所以效率这么高,是因为企业难解决的事刚好是学校的研究专长。以前做科研与企业生产实际有差距,现在科研项目直接来源于企业需求,企业导向,市场导向,需求导向,拓宽了学校的科研视野,找到了与企业合作的机会与切入点。

  此外,还有人才的交流合作。如学校领导班子到亦庄开发区调研,带回来了亦庄开发区的几十个人才,都是企业家、海归,这些高端人才与学校相关学科、相关专业、相关实验室对接,实现了人才共享,企业人才可以到学校做兼职导师,指导学生,实现人才培养跟工程、企业、行业的对接。学校也派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拓宽他们的科研思路,实现双兼职,人才共享。通过这种合作,加强了学校与企业的直接联系,加强了一线教师与企业之间的联系。

  北工大地处朝阳,与朝阳区也开展了各种合作,学校为朝阳区人才培养开办了软件工程硕士等学习班。在“走出去”的过程中,我们从大学自身发展需要出发,从双方互利共赢角度出发,思考大学在这些事中能发挥什么作用?协同很重要,学校和政府、企业要把合作上升到合力,为北京发展提供多角度的支持,并通过服务为北京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学校还加快实施国际化战略,与国际院校开展积极合作。北京-都柏林学院的诞生即是北京与爱尔兰建设友好城市的产物。这种国际化合作,引入国际人才培养模式,对人才培养质量提升有重要作用。给学生上课的有欧洲科学院院士,上课的形式是研讨课,学生非常受益。大学要走出去,还要“攀高枝”,这样才能引入国际领先的专业、先进的教学法,让教育走向国际化,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

  “一主三辅”校区规划,让北工大融入北京

  :能否将北京工业大学和首都北京打造成一所大学和一座城市共发展的典范?

  :能否打造成共生发展的典范,这要靠我们的努力,我非常希望朝着这个方向来做。

  北工大最近做的“一主三辅”校区规划与北京市整体规划是相符的。主校区在朝阳区平乐园,还有三个辅校区,我们做了新的规划:在西三环的西校区将与中关村产业融合,成立大学产业科技园,成为学校的科技创新中心和科技成果转化基地;北四环艺术设计学院校区将打造成文化创意产业园,不仅与朝阳业态发展符合,并将带动周边北京服装学院、联合大学等学校的协同发展;东侧管庄定福庄附近实验学院将打造成教师生活聚居区。

  城市要有大学元素,大学应融入城市,国外大学是没有围墙的,中国大学也应该向这个方向发展。大学发展了,大学文化会带动周边、惠及居民。北工大将建美术馆、音乐厅,这些文化设施及文化活动会提升周边居民的文化生活水平。

  党的十八大提出了“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习近平总书记深情阐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每一个中国人的中国梦。北工大在欢庆50周年华诞之时,也提出了北工大的百年梦想,那就是把北工大建成在国际上有重要影响、特色鲜明、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工大梦是中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大梦和中国梦互相呼应。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为实现美好工大梦,在“十二五”期间,学校坚定不移地实施“人才强校、特色发展、开放办学”三大战略,力争把北工大和首都北京,打造成城市和大学共生共存共发展的典范。(记者 唐景莉 通讯员 张彩会)

    《中国教育报》2014年7月14日第8版

聚焦大学与城市共生发展⑤

  顶天立地 实现大学与区域的共生发展 

  大学与区域共生发展的关系是“顶天”与“立地”的关系。“顶天”,是指大学对学术顶峰的不懈追求;“立地”,是指大学必须为经济发展和社会生产实践服务。

  站在大学的视角看,大学与区域发展的共生互动问题,就是大学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与创新四大功能与区域社会的协调、共生的问题,也就是大学如何走出“象牙塔”,立足学术水平提升和人才培养质量提高,努力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力资本、科研成果和文化引领。

  顶天立地 把追求学术与服务经济社会有机统一起来

  大学与区域共生发展的关系是“顶天”与“立地”的关系。“顶天”,是指大学对学术顶峰的不懈追求;“立地”,是指大学必须为经济发展和社会生产实践服务。学术性是大学的本质,学术能力的强弱决定大学的层次、水平和发展潜力。

  南京农业大学从“破解大难题,培养大人才”出发,将科学研究、人才培养与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有机统一起来,将解决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的重大课题和培养理论与实践交融的大人才,作为教学科研的目的与追求,最终实现了“顶天”与“立地”的有机统一,促进了大学与区域经济的共生发展。

  水稻条纹叶枯病,又称水稻“癌症”,是曾令南方粳稻区尤其是江苏稻区农民胆战心惊的名词。南京农业大学万建民教授在第一时间带领他的团队踏上抗病稻种研发的漫漫探索之路,经过近十年的不懈努力,长江流域5000多万亩粳稻最终成功摆脱水稻“癌症”侵扰。2005年,四川人感染猪链球菌病疫情蔓延,动物医学院陆承平教授及时赶赴现场,用他七年潜心研究的成果首先确诊疫情,并率领课题组研制猪链球菌2型疫苗,为控制该病的暴发和流行做出了重要贡献。科学研究的成果牢牢扎根大地,解决了农业生产中的实际问题,实现“立地”。

  科研“立地”也让追求学术“顶天”的教授和团队在研究之路上走得更远、飞得更高。2010年,万建民课题组的“抗条纹叶枯病高产优质粳稻新品种选育及应用”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2014年,他们在控制水稻分蘖的新激素信号转导研究中取得突破性进展,相关研究成果在国际权威学术期刊《Nature》上发表,成功站到该领域的世界最前沿。2008年,陆承平教授课题组“猪链球菌病研究与防控技术”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互利共赢 构建大学与区域发展的共生机制

  当前,大学与区域发展的共生需要突破由于多主体、多目标,以及不同主体、不同目标之间的混淆导致的产学研合作低层次、低效率和表面化,找到“产学研”合作过程中的利益协同和合作共赢的机制。在产学研合作体中,教师的目标是能产出高水平的科研成果,学生的目标是研究能力、实践能力和就业能力的提升,企业的目的是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和建立在此基础之上的营利能力。如果产学研合作不能实现多主体多目标的合作共赢,那么它就注定是短期、低层次、低效率的。

  南京农业大学在构建大学与区域发展的共生机制和模式方面,进行了长期的探索和实践,从最初走村串户的科技大篷车,到后来与江苏省连云港市共建“百名教授兴百村小康工程”,再到集科学研究、人才培养、企业生产与技术推广于一体的“江苏新天地生物肥料工程中心有限公司”,探索建立起了一套高效的“产学研”合作利益协同与合作共赢机制。

  “江苏省新天地生物肥料工程中心有限公司”,是南京农业大学(植物营养学国家重点学科)与江苏永禄肥料有限公司合作组建的产学研合作平台。中心是教育部工程中心、江苏省重点实验室,承担着国家科技部863、973、科技支撑、农业部行业专项等项目。在这里,开展科研活动,能够产出高水平研究成果、发表高水平研究论文。

  它也是一个人才培养单位,70余名在读博士、硕士生常年这里学习生活,14名正副教授扎根于此。在这里,直接面向市场和生产实践找问题、立课题、提方案、解难题,根据各自研究的生物机肥品种不同,同学们被冠以“土豆博士”、“番茄硕士”等不同称谓。这样的毕业生都是就业市场的“抢手货”。“能学到真东西”,平台自然就成为同学们向往的“学习圣地”。

  同时,它还是一个年产15万吨有机肥的行业领军企业,是商品有机肥、生物有机肥的研发和推广中心,是国家级“中国有机(类)肥料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秘书长单位,开发“爸爱我”系列有机肥料产品30余项,市场遍布全国21个省市自治区。

  人杰地灵 推动大学建设追求更高层次

  江苏地处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地带,气候湿润,雨水充沛,四季分明,无霜期长,土地肥沃,地势平坦,资源丰富,物产丰饶。江淮大地自三国之后逐渐成为全国的政治、经济与文化中心之一。明清时期,江苏的粮、盐产量居全国之首,江苏的商品经济开民族工商业之先河,江苏的科举状元占全国的三分之一。近现代以来,江苏也一直是全国最富庶的地区之一。优越的农业生产条件,丰盈的农作物品种,为南京农业大学建设一大批国家重点学科提供了条件和可能。这就是为什么南京农业大学不仅水稻栽培与育种研究处在全国乃至国际领先地位,而且在大豆、小麦、棉花、葡萄、梨、小白菜、油菜等众多农作物栽培与育种研究方面都处在全国领先地位的原因。

  江苏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是名副其实的文化大省,堪称“人文渊薮”、“文物之邦”。江苏在政治、军事、经济、思想、文化、教育、科技、工程等各个领域,大师辈出,名家云集,群星闪耀,成果卓著。浸盈其中,大学获得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南京农业大学正是依托江苏、南京丰富的文化资源,依托南京农业大学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基地,推进大学文化建设,形成了“诚朴勤仁”的大学精神和品格。作为“全国文明单位”,2009年以来,学校连续四年获得教育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成果奖二等奖以上奖励。

  “诚朴勤仁”的大学文化引领和推动着学校向更高更远前进。学校在肯尼亚设立全球首个农业特色的“孔子学院”,向世界传播中华农业文明和现代农业技术;倡议设立了“GCHERA世界农业奖”,引领世界农业与生命教育发展的方向。站在中国高等教育全球化、国际化的潮头,南京农业大学提出了建设世界一流农业大学的发展目标。按照国家急需、世界一流的要求,瞄准国际农业科技前沿,遵循高等教育发展规律,适应21世纪农业发展的新特点,培养农业创新人才、攻克农业领域关键技术、推进农业科技进步、保障社会和谐稳定和生态文明成为大学新的更高追求。 (左惟 作者系南京农业大学党委书记)



聚焦大学与城市共生发展④

  走向融合共生的繁荣之道 

  大学因城市而具备了基础,城市因大学而拥有了灵魂。城市与大学的融合共生,是现代城市和大学发展的趋势,是社会进步的源泉和动力。

  城市是人口、财富和产业高度聚集的地方,而大学是文化、创新与思想交流碰撞的地方。大学作为城市的一部分,承载着培养人才、传承文明、创造知识、追求真理以及凝聚价值观的神圣使命。大学因城市而具备了基础,城市因大学而拥有了灵魂。城市与大学的融合共生,是现代城市和大学发展的趋势,是社会进步的源泉和动力。

  北京作为中国的首都,既传承了几千年优秀的传统文化,又是30年经济腾飞的重要窗口,也是亚洲地区最为重要的政治、文化和教育中心之一。城市功能的多元化,体现在知识和服务的需求领域也非常多元化。在首都北京,有几十家不同特色的大学,在城市建设和发展中各有千秋、各司其职,共同描绘出新时代北京城市发展的特色。

  北京外国语大学是一所有着鲜明特色的高等院校。建校70多年来,始终围绕“外、特、精”的办学理念,为我国外交、外事等领域培养了众多优秀人才。多年来,他们一直都是连接中外文明的桥梁,向全世界传递来自中国的声音。

  创新培养理念,以复合型人才满足城市多元化需求

  改革开放以来,北外的人才培养目标紧跟国家的发展战略步伐,从以培养高级外语人才为主,逐步扩展到全面培养以高水平外语为核心竞争力的复语型、复合型人才。学校通过非通用语种群建设、汉语国际推广和“孔子学院”建设、覆盖全球的外语语种群建设、中华文化“走出去”研究、新形势下的公共外交研究、世界各国语言政策研究、国际经济和国际商务研究、国别和区域问题研究等,将传统的外语教学和研究,与各个不同的学科领域有机结合,满足社会对外向型人才的多元化需求,培养了大批兼具国际视野与中国情怀、通晓国际规则、拥有出色外语及专业技能和跨文化沟通能力的高级复合型人才。

  作为首都,北京对外语人才的需求旺盛而多元。北外的人才培养体系也在随着北京人才需求的变化而不断求新求变。在保持北外本科专业课小班教学的基础上,学校采取建设通用学科平台、中外联合培养、专业融合等模式,进行了广泛尝试。早在十年以前,北京外国语大学就启动了部分语种“7+1”培养模式试点,也就是相关专业所有学生在大学四年的八个学期中,拿出一个学期到对象国一流大学学习。2007年,“跨国经济管理人才培养试验区”项目进入国家本科教学“质量工程”首批试点,复合型经济管理人才的培养模式逐步稳定;2010年,北京外国语大学启动了本科教学“高原山峰计划”,打破原有的教学计划,对外语类专业学生,将国际经济、国际关系和国际法三个专业方向课程融入外语专业本科教学。同时,由北京外国语大学承担的国家教育改革试点“探索国际组织需要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硕士项目,充分整合学校英语、法语、经济、外交、法律等专业的资源,搭建跨学科、国际化培养平台,吸引国内外一流师资参与教学,鼓励并支持学生在出国留学、参与国际组织实习,探索符合国际组织需要的人才培养新模式。

  北京外国语大学素有“共和国外交官的摇篮”的美誉。新时期以来,北外的毕业生开始更多地走向对外经贸、国际传媒、国际金融、国际商务法律等领域。工作性质也由以政府部门为主,逐步发展到政府、商业机构、国际组织、非营利机构等。连续几年,在由盖洛普咨询公司发布的中国大学就业排行榜中,北京外国语大学一直名列前茅,这充分体现了学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带来的活力,有力地支持了北京市的城市发展。

  突出学校特色,全面助力首都城市国际化进程

  作为首都,北京的国际化不同于中国的任何一个城市。北京不单纯是一个经济中心和商业城市,同时也是政治、文化和教育的中心。这里有着全国最大数量的中央国家机关,在国家的行政决策方面起到核心和决定作用。有代表中国声音的全国性媒体,每天向全世界传递无数关于中国的信息。当然,这里还有为数众多的中资、外资跨国公司总部,以北京为基地,辐射亚洲乃至全球商业。

  作为一所外语类院校,我们深刻认识到,学校的办学必须以服务于城市的国际化为基本要求,除了培养适合城市多元化发展的高层次人才,大学的社会服务功能也赋予了她更多的历史使命。利用自己“外、特、精”的办学优势,北京外国语大学先后与外交部、中联部、中国日报等机构签署了共建协议,在政策咨询、学术交流、社会实践等几个领域展开深入的合作。北京奥运会期间,不仅北外全校师生广泛参与了奥运会志愿者的工作,更是承担了“奥运会多语言服务中心”的神圣职责,北外的几十个语种作为全国特有的资源,在服务北京奥运方面做出了独特的贡献。奥运会结束之后,学校与北京市政府达成一致,“北京市多语言服务中心”作为一个永久性机构落户北外,成为提升首都形象、服务首都国际化事业的一个品牌项目。学校与商务部投资事务促进局、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等合作的中国投资指南网“全球重要国家财经资讯”、中国经济网“二十国财经要闻”、中国经济网法德俄阿等语种网站,目前已经成为我国以及对象国公众、商业机构了解相关领域信息必不可少的传播渠道。学校承担的北京市领导干部国际化素质提升培训项目,为北京市各委、办、局,各区县处级干部进行了系统的国际化知识和视野的培训,培训内容涉及经济、政治、区域、军事、宗教等各个领域。

  丰富的社会服务活动,让大学和所在的城市建立起色彩多姿的联系纽带,为学校注入了鲜活跳跃的时代因素,为城市赋予了新的价值和意义。

  把握时代脉搏,促进有形城市向无限城市扩展

  城市有自己独特的外观、气质与文化,限于城市的规模,城市的生命往往被局限于一个地理空间以内。但是,语言、文化、政治、经济这些要素,却可以将城市无限扩展至空间以外。有人说,学习一门语言,打开的不是一扇窗户,而是另外一个世界。语言不仅是一种交流的工具,更是一种无法替代的思维方式和文化传统。

  今天,北外人所思考的大学和城市的关系,已经不仅仅局限于地理和空间的范畴,这种关系将是以城市为背景的全球的存在。她可以存在于中日学生联盟的讲台上,存在于国际商业大赛的展示中,存在于20国会议青年论坛的争辩里,存在于全球气候谈判大会的妥协中。城市是我们的根基,大学是我们的土壤,人是我们的脉络。如果文明的传承、技术的创新、思想的传播,可以做到不以城墙为界、不以国境为界、不以我们认识的限度为界,城市和大学的融合共生才可能做到无限的延展。(彭龙 作者系北京外国语大学校长)



聚焦大学与城市共生发展③

信息学科助力“智慧城市”

  随着知识经济和信息时代的到来,城市与大学之间的互动关系越发紧密。“智慧城市”建设规划更是使得大学的信息学科与城市之间的联系呈现出跨越地理空间的“生态共生”趋势。目前,北京也在“建设中国特色世界城市”的战略规划下,提出了依托信息技术打造“智慧北京”的建设目标。

  “智慧城市”的建设以信息技术为支撑,构建出城市与大学在信息学科纬度跨越地理空间的共生关系。北京邮电大学作为信息通信学科优势突出的高水平大学,牢牢抓住信息化社会发展的机遇,秉承“在素质教育中培养通信人才,在科技创新中突出信息特色,在行业引领中服务现代社会,在信念执着中传承大学文化”的办学理念,努力探索“智慧城市”发展趋势下高水平信息学科的建设之路。

  以学科建设为基础,助力“智慧城市”建设

  当前,以知识为主要增长要素的科技创新投入已经成为世界城市体系的战略性投资行为。建设开放的、多元的、世界级的科技、经济和文化创新型城市,需要超前部署和发展前沿科学技术及战略产业。大学站在科研资源和人才资源聚集的前沿,紧密围绕社会发展需求来合理规划学科建设并开展科研布局,意义重大。北京邮电大学贯穿理论研究、技术突破、产品研发多个环节,打造了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学科创新平台,在不断提升自身核心竞争力的同时,助力“智慧城市”建设的迅速推进。

  依托战略性新兴产业,北京邮电大学紧密围绕“信息与通信”优势学科,在下一代网络、下一代移动通信、移动互联网、物联网、网络服务等方向进行了学科和科研规划布局,在体现学科特色的同时,合理对接了国家的信息化战略需求。2004年,学校就已经提出了概括未来无线信息世界愿景的“移动泛在业务环境”技术框架,并据此在接入、组网、服务、计算和智能信息化等方向上展开探索。依托以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实验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教育部国防重点实验室、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教育部学科创新引智基地为代表的若干高水平科研基地,学校在信息通信关键技术领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进展:突破了信息密度非均匀下的异构无线组网新技术,研发了时分双工模式的第四代移动通信系统技术——“宽带无线移动TDD-OFDM-MIMO技术”;研发出智能网技术系统,首次在一个完整的技术领域摆脱了依靠进口国外跨国公司的电信网络大型设备的困局,等等。 

  以人才培养与队伍建设为根本,融入“智慧城市”建设全过程

  人才是城市发展的第一要素,人才培养则是大学直接或间接为城市各领域服务的基本形式。近几年以物联网、云计算、移动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兴信息技术发展迅猛,技术创新和知识创新成为智慧城市建设的重要推动力,人才在推动技术创新及实现科技成果转化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北京邮电大学紧紧依托自身在信息通信学科上的优势,大胆突破传统专业人才培养的狭隘性,跟踪信息科技的前沿发展动态,积极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建有利于信息技术研究和开发的综合环境。为了满足“智慧城市”实施过程中对于信息感知、通信网络、数据活化等方面的人才需求,北京邮电大学组建了电子信息类专业创新性人才培养试点班,进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探索和实践,并于2012年新增物联网专业,重点扶持信息技术相关专业的硕士点和博士点建设,增大专业硕士比例,为智慧城市建设提供了一大批实用性人才。

  为了提升人才的国际化水平,学校与英国伦敦大学玛丽女王学院合作创办了国际学院,与欧美及亚洲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60多所大学建立了长期良好的校际合作、交流关系,并与跨国公司和知名科研机构建立了稳定的合作关系,创建了政产学研用相结合的高水平紧缺型人才培养模式。

  在利用信息技术优化城市运行管理服务的过程中,相关领域的高端人才需求巨大。大学依托其优势学科创新平台,能在国际范围内形成对高端人才的集聚效应。北京邮电大学坚持自我造血与外部引进并重的原则,积极推进“人才工程”,并通过国家和城市发展重大科研任务锻炼队伍。学校在物联网体系结构基础研究、网络安全与网络立法、智慧医疗、室内外高精度导航定位、智能楼宇管理及应用等多个方面取得重要技术突破。

  以创新模式为切入点,引领“智慧城市”建设方向

  “智慧城市”的形成,需要借助两种驱动力的推动,一是以物联网、云计算、移动互联网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二是知识社会环境下逐步孕育的开放的城市创新生态。大学不仅要引领技术层面的创新,也应积极引领城市发展中社会层面的创新。信息通信技术的融合与发展,推动了信息共享与知识扩散,带动了创新民主化进程和知识社会的形成。传统意义实验室的边界及创新活动的边界也正在消融,以生产者为中心的创新模式正在向以用户为中心的创新模式转变,创新正在经历从生产范式向服务范式转变的过程,城市也正在成为一个开放的创新空间。以用户为中心、社会为舞台的面向知识社会、以人为本的下一代创新模式正逐步显现其生命力和潜在价值。把握知识社会环境下以人为本的创新机遇,将为我们破解城市发展与社会管理难题开辟新路径、提供新视野。在此过程中,作为创新链条重要环节的大学理应挑起引领创新模式发展的担子。

  北京邮电大学围绕北京智慧城市和设计之都的发展规划,基于Living Lab模式构建了智慧设计创新网络平台,将群众参与设计与物联网创新相结合,并开发出一系列工具与方法以优化对用户需求的理解和认知,在老龄关爱、环境监控及大学创新创业等领域展开创新合作探索以及应用示范,初步形成上述领域的创新生态环境,基于Web of Things框架助力物联网等战略新兴产业的发展,为加速产品设计推向市场提供了用户参与和设计带动方面的支持,为解决老龄化、环境保护以及教育模式变革等国际社会所共同面临的挑战提供了科技创新支撑。

  “智慧城市”建设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将大学和信息学科更深入地纳入城市生态共生体系。信息学科优势突出的高水平大学只有不断适应信息社会的需要而对自身功能进行有效调整和充实,才能向着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一流大学这一宏伟目标阔步前进。(乔建永 作者系北京邮电大学校长) 

  《中国教育报》2014年4月7日第10版



聚焦大学与城市共生发展(2)

 从两市领导到高校掌门

 ——武汉大学党委书记韩进谈大学与城市共生发展

  高等学校肩负的责任是培养人才、学术学科的发展和社会服务;城市的发展是人民的福祉,是物质的繁华,是生产效率的提升,两者之间有必然的联系,但在发展过程中又是需要相互支撑的。

  目前,国家正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如何依靠创新驱动实现城市跨越发展?大学在这一进程中又将肩负怎样的使命?3月11日,全国人大代表、武汉大学党委书记韩进应邀来到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接受本报记者专访。

  最重要的是从做实事开始

  问:您当过教育部发展规划司司长,黄冈市委副书记,鄂州市市长、党组书记,现在又担任武汉大学党委书记,作为司长、市长和学校领导,您如何看待大学与城市的共生发展?

  韩进:很高兴今天能够来到中国教育报和中国教育新闻网接受采访。我个人的经历都是组织安排的,从国家机关到地方政府又到了高等学校,这种经历确实使我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尤其是对基层的情况有了了解。除了在政策层面上解读经济社会发展的走向以外,在实际基层工作的时候能够体验这些政策是怎么在基层落实的。这样的话,我看问题的角度可能就稍微有一点不同。然而毕竟现在我是在武汉大学工作,所以更多的应该是从学校层面上去解读。

  首先,大学与城市的沟通发展在目标上是一致的,尤其是在今天,世界强调“以人为本”的时候,强调创造和建立和谐社会的时候,强调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候。我觉得学校的发展和城市的发展目标是高度吻合的,古今中外应该都是这样。总之,关键就是“一致”。

  第二,我觉得高校和中心城市的发展,应该有它本身的规律,而且是一致的,从原则上说它是一种共赢。高等学校肩负的责任是培养人才、学术学科的发展和社会服务;城市的发展是人民的福祉,是物质的繁华,是生产效率的提升,两者之间有必然的联系,但在发展过程中又是需要相互支撑的。

  第三,大学跟企业相互之间会有很好的支撑作用。大家接受这个事情不是很难,但是承认大学与城市发展之间的不同轨迹是我们需要认真思考的。这就跟两方合作干一件事是一样的,就是相互之间一定要信任,你认识到了这个问题,可能很少有人会反对,但是不是真正认同,那要看在这个过程中是不是双方都给予对方足够的信任。

  第四,虽然从宏观层面看小一点,但是我觉得它可能是最重要的,就是在现阶段,中国的高等教育、大学发展跟城市之间要从做实事开始。我们的理念足够多,大学里的成果也足够多,大学里边各种各样的活动也足够多,但是要通过整体上的整合让它形成合力,有重点、有组织、有节奏、有计划地去推动经济社会的发展。

  大学是城市最好的名片

  问:大学是城市最好的名片。每次到美丽的武汉,我们会想到武汉大学和这个城市是水乳交融的关系。是不是可以说因为有了武汉大学,武汉这个城市才更有品位和魅力?

  韩进:至少我是这么认为的。我不能肯定是不是每一个美丽的、发达的城市都有一个美丽的高水平大学,但两者之间应有正相关关系。因为有了这样正相关的关系,城市才显得更加美丽。武汉大学校园非常美,校园本身已成为了武汉市市民心中一个非常美丽的地方。

  我到武汉的时间不长,对武汉市的定位细节问题说不全面,但有几条、几个关键字是能说的。一个叫复兴大武汉。据说中国历史上只有两个城市敢称大,一个大上海,一个大武汉。北京没听说过大北京,广州没听说过大广州,只有大上海、大武汉。武汉的一个发展目标叫复兴大武汉,还有一个目标叫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再有一个目标是要建立国家创新型城市。而这些目标跟武汉大学的存在紧密相关。

  我觉得,湖北省也好,武汉市也好,把高等学校放的位置还是很高的。我当时做市长的时候,湖北代表团到广东、江苏、上海招商,书记、省长对外介绍湖北有什么特点时,除了介绍湖北是千湖之省,必说的还包括高等学校云集、是科教大省。武汉市通常不直接说哪一所学校,而是“985”学校7所,在社会知名度很高。跟社会推介的时候,都要亮这张牌。

  复兴大武汉大学责无旁贷

  问:刚才您提到了复兴大武汉。围绕复兴大武汉,武汉大学提供了很多服务,那么你们提出来的哪些工作报告或者决策参考得到了市政府的采纳?武汉大学和武汉市能否打造成一个城市和大学发展的典范?

  韩进:我印象里,复兴大武汉这个理念大概有这么几条,一要有雄厚的经济实力,二是创新引领、科技领先。复兴大武汉是个概念,但其中涉及经济社会、政治制度、产业、技术结构、社会和谐等几个方面。这些理念提升不能说都是武汉大学提出来的,但武汉大学有一系列的智库,或者扮演智库的角色,提供了一些咨询意见。武汉市在讨论城市发展的过程中,在讨论城市规划时,在对外推介武汉过程中,武汉大学的教师、学者、学生都是积极参与的。

  武汉大学和武汉市能否打造成一个城市和大学发展的典范,这要靠我们的努力,我非常希望朝着这个方向来做。我也相信武汉市领导会有这个想法。我到了武汉大学以后,专门拜访了武汉市委书记,虽然是个礼节性的拜访,但表示了学校愿意为武汉市发展做贡献的态度。我印象里学校应该在2010年,就跟武汉市续签了校市合作协议,在技术研发、人才培养、社会服务等方面都规定了一些原则和实现路径。可能没有完全从你提的那个角度定位我们的战略合作,但这应该说是为这件事做了一种铺垫。2010年到现在快4年了,我们需要重新审视过去的过程,做一点增补、完善,这样才能把这种理念落在实处,才能使机制真正起到作用。去年刚好学校120周年校庆,百年校庆,树木树人,大家都来种树、捐树。武汉市一听说这件事,提出承揽绿化的任务,我们就将之命名为“汉林”,寓意是翰林,是对过去学者的一种称谓,真正使学校跟城市共同发展,学校真正成为城市的一个名片。(记者 唐景莉)

聚焦大学与城市共生发展①  

  编者按:城市因大学而兴,大学因城市而盛。如何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机遇,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城市与大学共生?本报今天推出“聚焦大学与城市共生发展”系列报道,敬请关注。

  世界城市与一流大学共生互动

  世界城市和一流大学都具有高度开放、创新驱动等特点,两者之间具有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必要与可能,然而,世界城市与一流大学的共生互动并不是自然发生的,也不是必然发生在同一个地理单元中。在知识经济和网络化时代,世界城市与一流大学的互动可以跨越空间,相互之间增添了更大的选择性和复杂性。只有视野开阔、目光敏锐,行动迅速,主动适应城市进步发展需要的大学,才能与进步中的城市产生共生效应。

  上海迈向世界城市是国际经济大变革、大调整、大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中国崛起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近年来,上海按照中央的要求和部署,加快推进现代化、国际化大都市和“四个中心”建设,提出了创设中国(上海)自贸区等一系列创新理念和改革思路,给处在这个城市的大学带来巨大的发展空间和创新启迪。上海交大牢牢把握上海迈向世界城市的节奏和需求,致力于融入上海的进步与发展,努力把区位优势转化为现实发展成效和核心竞争力。

  促进以人才为纽带的城市与大学共生互动

  城市的活力在于人才,世界城市需要一流的人才素质和庞大人才体量,需要世界级人才发展服务体系和人才聚集发展平台。大学与城市的共生互动首先体现在前瞻性的人才布局上,体现在发挥城市人才高地蓄水池的作用上。与上海建设“国际人才高地”相匹配,上海交大把人才强校作为主战略,大胆突破传统思维,强化人才成长机制创新,成规模引进高端人才。坚持以用为本、按需引进,既服务加快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战略目标,更服务国家和上海创新驱动发展、经济转型升级的迫切需求。目前,交大已引进84位国家“千人计划”获得者,主要分布在新能源、大飞机、先进重大装备、电子信息、新能源汽车、海洋工程、新材料、软件和信息服务业等学科领域,其中仅国际航运领域就有10位,在国际金融领域有4位。学校坚持育才、引才、用才并重,人才队伍在承担国家和城市发展重大任务,在解决中国发展进程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中得到快速成长。

  一流大学也是为世界城市源源不断培养国际化人才的源头活水。在上海大力推进对外开放的背景下,上海交大不断深化国际化战略,本科生中三分之一的学生有海外游学经历,中欧国际工商学院、上海交大—密西根学院、上海交大—巴黎高科卓越工程师学院等成为中外合作办学典范。服务于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国家战略,在上海市的大力支持下,上海交大以全新的体制机制建立了上海交大—上海高级金融学院,致力于培养城市发展急需的高端金融人才,成为国家金融体系建设的重要智库。面向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上海交大与中核电、中广核联合成立核电学院,与中航工业合作共建航空航天学院,开创了产学研联合培养高水平紧缺人才的新模式。

  促进以知识为核心的城市与大学共生互动

  世界城市体系正在从工业经济时代的全球生产网络走向知识经济时代的全球创新网络,为世界城市与一流大学的共生互动增添了更大的内在驱动力。上海正处在建设全球创新中心的关键期,未来将形成以现代服务业为主体、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引领、先进制造业为支撑的新型产业体系,亟需依靠创新驱动经济转型升级。大学作为科技第一生产力和人才第一资源重要结合点,积极面向世界学术前沿的同时,要不断加强产学研用的协同创新,主动适应、推动并引领经济社会的发展。大学与城市的共生互动,就是要促进创新活动从个体、封闭向流动、开放的方向转变,促进知识创新、技术创新、产品创新从分割状态向上中下游联合、贯通的方向转变。建立“问题导向”的协同创新平台,做大学科高原,做强学科高峰,在对接重大战略需求中不断提升核心竞争力和发展贡献力。

  学校围绕国家和上海的战略需求,开展学科和科研超前布局,目前,上海交大共牵头培育建设5个协同创新中心,参与培育建设27个协同创新中心,这既体现了交大的学科优势,也对接了国家和上海的重大战略需求。学校在一系列关键核心领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王振义院士团队攻克最为凶险的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建成可以模拟5000米深海工况,综合实验能力在亚洲第一,世界第三的海洋深水试验池;面向国家和上海产业转型需求,率先创建新兴产业技术研究院,成为致力于未来产业核心技术和关键共性技术研发的研究院,等等。此外,由上海交通大学发起,与闵行区政府、上海紫江集团有限公司三方合作共同开发建设的紫竹科学园区,通过校企互动合作,充分发挥大学的科研和人才优势,在较短时期内实现快速发展,升级为国家高新区,截至2012年底,累计吸引入驻区域总部、研发中心、风险投资公司及高科技制造企业480家。

  促进以文化为引领的城市与大学共生互动

  文化是城市软实力的重要基石和集中体现。大学文化以其特有的超越性、超前性、多样性和开放性的特点,在城市文化的建构和城市精神的塑造中,起着重要的引领作用。一流大学是所在城市的璀璨明珠,是城市骄傲的名片。同时,城市文化也以潜移默化的方式滋养着大学。上海“海纳百川、追求卓越、开明睿智、大气谦和”的城市精神为一流大学的发展注入了强劲的精神动力。

  诞生于1896年的上海交通大学,横跨三个世纪,百余年的薪火传承、风雨砥砺,铸就了上海交大“求真务实、努力拼搏、敢为人先、与日俱进”的精神品格,也成为上海城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把大学文化建设作为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力实施文化提升战略,在全国高校率先制定大学文化建设规划,积极拓展文化传播载体,不断提高文化原创能力和辐射能力。为适应上海国际文化大都市建设,学校以开放、联动、融合为理念,整合交大历史文化、人才资源和学科优势,积极为弘扬上海城市精神作贡献。城市科学研究院以“城市国际化”和“文化城市”等前沿领域为研究内容,积极建构我国城市化进程研究的主流文化体系,已成为国内重要的都市文化研究基地和公共文化平台。钱学森图书馆是建在高校的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至今接待近50万人次参观,传承光大了钱学森“爱国、奉献、求真、创新”的伟大精神,也为上海这座国际化都市注入了特有的精神元素。

  城市与大学呼吸与共,城市因大学而兴,大学因城市而盛。创新驱动发展的时代要求,为城市与一流大学共生互动注入新的内涵。抓住上海建设世界城市的战略机遇,坚持与国家发展同步,以服务求支持,以贡献谋发展,主动适应城市进步发展需要,与进步中的城市产生共生效应,必将能够走出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新路。(姜斯宪 作者系上海市人大副主任、上海交通大学党委书记)

  《中国教育报》2014年2月27日第9版

(责任编辑:admin)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