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高等教育学会

当前位置: > 教育时文 >
研招规模5年增长30% 研究生“大饼”摊薄了谁?
时间:2012-10-17 08:50来源:人民日报 作者:王珏 点击:
据悉,2012年全国共招收58.4万名研究生,与2007年的44.9万人相比,5年间研究生招生规模增长了30%。
招生规模5年增长30%,引发培养、实践、就业三重矛盾

  研究生“大饼”摊薄了谁?  

蔡华伟绘

  10月10日,2013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开始进行正式网上报名。即使对今年的形势尚未可知,但参照连年攀升的考研报名人数,几乎可以预见这股“读研热”依旧难以降温。

  而在各高校,研究生的人数也大有与本科生并驾齐驱之势。据悉,2012年全国共招收58.4万名研究生,与2007年的44.9万人相比,5年间研究生招生规模增长了30%。今年,教育部叫停了本科扩招,但研究生扩招却愈演愈烈。当研招“大饼”越摊越大,人们不禁担心:日渐膨胀的研究生大军,是否会重蹈当初本科扩招的覆辙?面对招生与就业、选拔与培养、学术与应用的三重矛盾,卸下“高学历”光环的研究生们又该何去何从?

  【矛盾一】招生·就业

  高校追求“研究型”盲目扩招,硕士生就业不如本科生

  在北京某大学的研究生报到处,来自山东的小娟刚办完入学手续。历经几年考研成功的她,兴奋之余也对未来有着清醒认识。“研究生3年,既要完成学业又要积累实习经历,就业形势又如此严峻,前路依然茫茫。”小娟说。

  小娟的焦虑并非杞人忧天。今年年初,教育部发布《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叫停了持续13年的本专科生扩招。然而,研究生招生规模却高歌猛进。2012年,我国研究生的计划招生规模达到了584416人,与2007年的44.9万人相比,5年间招生规模增长了30%。

  而不少高校定位于研究型大学的发展目标,更是助长了研究生扩招的势头。目前,在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浙江大学等名校中,研究生的数量已经基本和本科生持平,有的甚至已经超过了本科生。中国教育在线总编辑陈志文认为,中国高校有一种倾向,专科学校向本科学校看齐、本科向“211”看齐、“211”向研究型大学看齐。发展定位和层次不明晰,造成一些高校盲目扩招研究生,向研究型大学进军。

  与招生“加速度”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研究生就业率近年来持续低迷。据《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显示,自2005年考研人数首次突破百万开始,一直到2009年,硕士生就业率连续下降。其中,2009年和2010年硕士生的就业率均不及本科生。

  “高学历、低就业的态势正在蔓延。”北京师范大学管理学院教授王建民说,很多硕士研究生就业层次与本科生就业范围重合,研究生和本科生、甚至和专科生竞争同一个岗位的情况不在少数。

  “研究生扩招,受高等教育的人数增多是一件好事,而且今年研究生50多万的招生规模和本专科招收600多万相比,基数还是比较小的。”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就业研究所副所长杨伟国在肯定研究生教育普及的同时,也指出要警惕研究生扩招带来教学质量下降、学历贬值、就业困难等问题。

  【建言】我们的研究生扩招缺乏整体设计,招生没有和就业联系,没有和经济转型、社会发展联系。需要根据出口调整研究生招生,根据社会的需求建立反馈机制。国外一流大学如哈佛大学的培养模式值得借鉴,哈佛大学长期与校友保持联系,并有系统、完善的跟踪调查,根据校友和市场的反馈来调整学校的招生和培养,始终保持了就业和招生、专业设置动态平衡。建议我们的高校建立一个就业数据库。

  ——王建民

  【矛盾二】选拔·培养

  “一考制”重分轻能,研究生培养和管理方式粗放单一

  面对研究生“摊大饼”的现状,北京理工大学教育研究院教授杨东平甚为担忧:研究生选拔和培养多年来仍无改进,选拔机制和方式类似高考的“一考定终身”,选拔不出有潜能的学生。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教育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吴霓发现,在每年的研究生入学考试中,很多地方性院校的考生考分很高,却缺乏沟通和表达能力,缺乏独立的思考和实践能力。“很多学生从大一开始就一门心思准备考研,这些学生笔试能力很强、考分很高,但能力有所欠缺,而且大多并无意从事学术研究。”

  目前,我国研究生选拔机制还是采取统考加面试的形式,统考中英语和政治占有相当比重,初试统一划线基本决定了录取,而复试往往流于形式,导师的自主权相对较弱。

  博士研究生选拔同样不够规范,各高校有高度自主权,缺乏监督管理,少数招生单位把博士入学考试当作一门生意,博士成为官与校、商与校之间的交易,直接影响了博士培养质量。

  “研究生培养过程中,或者是大班化的教学和管理,或者是将学生作为科研项目的免费劳动力,并没有培养学生独立研究能力。”吴霓认为,研究生培养的问题很明显:教学方式和本科相差无几,管理方式相对粗放,培养方式千篇一律。

  选拔过程重分数轻能力、教育过程重理论轻实践,以及课程设置陈旧、毕业论文选题肤浅、毕业答辩把关不严……面对这些问题,有专家感叹:“如此选出的研究生,能有多少含金量和竞争力,如此培养研究生,不过是本科教育的延续和本科就业压力的延缓。”

  【建言】研究生选拔和培养机制的改革可以从改革研究生入学考试制度开始,不过目前改革还未提上日程,其实相比于高考,研究生改革阻力更小。研究生入学考试可以由单一的统考加面试,转变到注重学习能力水平测试,国外的GRE考试就有成熟可借鉴的经验。研究生入学考试的改革,也可以作为高考改革的尝试。

  ——杨东平

  【矛盾三】学术·应用

  扩招摊薄学术资源,专业硕士遭遇师资与实践“两难”

  业内人士指出,研究生扩招带来学生总体质量下降已是不争的事实。更多专家担心,研究生无法培养出学术型人才,扩招使得学术资源摊薄,学生的学术研究水平不高。

  从2010年开始,教育部决定减少学术型硕士数量,招收“全日制专业型硕士”,2012年继续推行将硕士研究生教育从以培养学术型人才为主向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的转变政策。据悉,今年的专业硕士学位已达到39个,招生人数占据硕士研究生数量的30%,到“十二五”末期,学术型硕士与专业型硕士将各占50%。

  不过,“理想丰满”的专业硕士却遭遇了“现实骨感”。江西某大学的专业硕士小李读新闻出版专业,“班上20个同学,8个是应届生保送。”但专业硕士的教学和学术型硕士没有太大区别,实习和找工作基本还是得靠自己。

  王建民也认为,专业硕士一般都是两年的学习时间,一年上课,一年找工作,教学显得很仓促,实践容易沦为“名义”,且存在很大的随意性。虽然很多学校提出了双导师制,在现实中却很难实现。

  数据显示,2010年全国第一次招收了11万专业硕士,到2011年这个数字达到了14.8万,而2012年专业硕士招生人数更是达到18.7万。面对如此增长速度,如何匹配与专业硕士所需的实践性教学资源和师资,成为摆在各高校面前的一道难题。

  “专业硕士无疑对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MBA的老师没有商业的经验,教MPA的老师没有政府工作的背景,学校没有配套的机制来培训老师,也没有新增加编制来引进老师,又怎么指导学生呢?”杨伟国说。

  此外,专业硕士学费不菲,MBA学生一年学费在7万元以上,学校招收一届MBA动辄就是二三百人,高收益、低支出的专硕经费成为一些学校和学院的“另类生意经”。“一般来说,专业硕士的费用学校提取30%—40%后,留给学院负责收支。学院有专门的院长和老师来负责管理,但这些钱怎么花、课时费和专家费怎么给,缺少公开制度和相应监管,难免存在利益寻租。”一名高校老师透露。

  【建言】在正视学术型硕士搞不了学术、专业型硕士出现实践不足等问题的同时,也要看到,专业硕士制度发展不过几年,需要一个完善的过程。建议将专业硕士、专业博士放到有专业背景的高职院校、民办高校,利用高职院校的专业性资源培养具有实践能力的专业硕士,是一个发展方向。

  ——杨东平

(记者 王珏)


(责任编辑:admin)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