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高等教育学会

当前位置: > 教育时文 >
创新教育在探索中前行
时间:2012-10-13 09:13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张强  点击:
高校应积极响应国家提升创新能力的号召,贯彻实施国家“2011计划”,构建高校与高校、高校与科研院所、高校与行业企业、高校与区域发展之间的协同创新模式,加强国内高校与国际一流大学及国际研究机构的合作。
 中国的教育为国家崛起、经济腾飞输送了大量人才,做出了巨大贡献。随着经济进入平稳发展阶段,原来本不成熟的教育体系暗藏的问题开始凸显,使我们不得不正视、寻求解决的方案。

  重视创新教育的背景

  “用人荒”与“就业难”两相并存的窘境不断凸显,由此引发的“读书无用论”迅速蔓延,辍学率逐年攀升,一些偏远地区农村中学的辍学率竟高达50%以上。企业“用人荒”集中体现在两个层次——低端实用型技工和高端创新型人才,前者要求操作技术纯熟,后者要求创造性地解决实际问题。而高校对学生的培养仍以理论指导为主,培养的毕业生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都较欠缺。这便造成了供需不匹配,企业在用人上捉襟见肘发展受限,大学生却“毕业即失业”。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女生在学业上的优势不断扩展和延伸,从教育的各个领域、层次上赶超男生,其中不乏一些传统的男生优势学科,如金融学、医学等。所以会出现这种现象,除了教育观念的改变、女性受教育机会增多等,还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目前的教育方式、考核体系、评价标准更适合女性的发展,侧重于对记忆力、广泛性、表述能力等方面的培养和考察,而抑制了男性的优势特点,如更强的创造性、深入性、灵活性及操作能力。这种情形在近些年的发展、深化,一方面挫伤了男性受教育的积极性,致使男性辍学率上升;另一方面,由于多数岗位对男性的需求更多,受高等教育的女性就业困难也在增加。

  如今距科学巨星钱学森的逝世已近3年,他弥留之际最后的心结,“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依然没有解决。2009年中国的经济总量、科研投入均超越日本,排名世界第二,同年英国《经济学人》刊登的“全球最具创新力国家最新排名”,中国创新能力仅排第46位;科技人才数量世界第一,却至今没有中国籍的诺贝尔奖获得者,158个国际一级科学组织中,进入核心层的中国科学家仅占总人数的2.26%;中国科技论文数量也已跃居世界第一,但论文的平均被引证率排在100位以外。拥有庞大人口总量,综合国力日渐强盛的中国,却严重缺乏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杰出人才。

  追根溯源:创新的缺失

  造成“用人荒”与“就业难”并存局面的直接原因是人才的供需不匹配,窥其背后的因果,是人才定位的偏差和培养方式的固化;“男生危机”的出现是现行教育制度、考核评价体系对男性具有先天优势的创造性人格的忽视和抑制造成的;“钱学森之问”钱老先生自己也有解答:“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一所大学能够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才的模式去办学,没有自己独特的创新的东西,老是‘冒’不出杰出人才。”因此,所有这些问题,追根溯源后都指向了同一点——创新的缺乏。

  创新型人才缺失,高校成为首当其冲的批判对象,作为人才的主要输出机构这无可厚非,但高校在此问题上亦有很多难以消除的苦恼。大学只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其中一个环节,仅通过高校的培养方式转变不足以彻底解决问题。另外,不仅高校自身对人才培养的定位模糊,社会对于高校的期待也不清晰,既要有学术创新,又要保证就业率;既期望它生产出可以直接用于生产一线的技术人员,又期待它能培养硕果累累的科学家,这些方面多少都存在不兼容点。且在现有的考核制度下,学生和老师都疲于“数量”压力,而难保创新“质量”。

  创新能力不是在某一阶段或者某一个教育环节的培养下就能形成的,创新教育应贯穿于学生的整个学习、成长阶段,教育改革不仅是培养教育方式的改革,还应包括评价机制、考核体系、管理制度等方面的改革。中小学是塑造青少年创造性人格的关键时期,成年以后人格相对固化,单纯通过大学创新教育来重塑创造性人格是很难达到效果的。现阶段中小学以素质教育改革为主,但在升学压力下,改革浮于表面,收效甚微。同时,由于人才选拔方式、考核标准、评价体系等都没有及时作出调整,创新改革一直都是处在各自独立的小范围内尝试,仅仅是“小气候”,没有形成“大环境”。

  创新教育如何追赶世界步伐

  中国的创新教育起步较晚,要追赶世界步伐,就要借鉴汲取成功的经验,给予创造创新合适的生长土壤,让“小气候”发展成全社会的“大环境”。

  作为创新教育改革的“领头羊”,高校应积极响应国家提升创新能力的号召,贯彻实施国家“2011计划”,构建高校与高校、高校与科研院所、高校与行业企业、高校与区域发展之间的协同创新模式,加强国内高校与国际一流大学及国际研究机构的合作。将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和产业创新整合为完整的“创新链”。 以协同创新中心为依托,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真正实现理论与实践的充分结合。德国、加拿大等国对四年制的本科教育要求学生从事实践工作的时间不得低于一年,相比之下,我们还应大大增加学生参与实践的时间。

  一流的教育教学平台是开展创新教育的保障。湖南大学依托国家精品课程、国家特色专业及国家级教学团队三个国家级平台,从多方位入手为创新教育的开展提供保障。其一,集中优秀教育资源,吸收科技发展的前沿理论,创建国家精品课程,参照MIT等国际著名大学的课程设置,修订培养方案,逐步接轨国际;其二,依托作为综合性大学的优势,打造国家级特色专业,推行弹性学制下的学分制及分阶段人才培养模式,以多学科交叉为特色,强化创新氛围,倡导“文理渗透,学科交叉、与时俱进、动态发展”的宗旨;其三,建立跨学科的国家级教学团队,以有优良学术创新能力的教师团队培育具备创新潜质的优秀学生。

  明确以某种职业技能培养为目的的专业应逐步从大学中分离出来,主要由高职教育来承担。严格控制职业技术学校向大学的转化。日本是对“学术功利化”杜绝最严格的国家,其大学是纯粹的学术场所,而技术人才的教育几乎全部由“专门学校”来承担,所有功利化的学习内容全部被排除在大学之外。要保证大学最大限度地发挥学术创造力,就必须相应地降低其教学功利性。

  创新难以激发,改革难以取得成效,与目前的考核方式有很大关系。在欧美顶尖学府,七到十年时间作为一位教授出成果的准备期是正常的,而非要求其在某一个时间段必须发表多少篇论文,教授们没有“定时交作业”式的考核压力,对专业研究的精益求精自不待言。对学生的考核如果也仅停留在卷面考试、学历和各类证书上,学生必然疲于备考没有创新的时间和兴趣。考核方式应尊重学术自由,留足创新空间。对于教授的考核可考虑以国内外同行评估的方式进行,对学生的考核则可更加多样化。

  创新型人才的基本素质,除了丰富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创造性的思维方式及创造性人格,中小学时期是这些素质形成的关键期,成年以后,学生的人格基本固定,错过了创新教育的最佳时期,单纯由高校来承担创新能力培养的任务,势必事倍功半。在创新人才培养上,应实现中学与大学的联动对接,为拔尖创新人才创造一条通畅的成长通道。(作者张强单位:湖南大学)


(责任编辑:admin)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