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高等教育学会

当前位置: > 高教新闻 > 国内 >
父亲更多参与家庭教育是网络时代新信号(2)
时间:2012-07-15 07:04来源:中国青年报 作者:李新玲 点击:
成都在家上学族现状调查 他们的未来将如何? 1855年,8岁的爱迪生被勒令退学。 他满脑子的奇思异想让他无法融入当时的学校教育,自此开始在家学习。老师,是他的母亲。 后来的故事众所周知,他成了世界上最伟大的发

  成都"在家上学族"现状调查 他们的未来将如何?
 

      1855年,8岁的爱迪生被勒令退学。

  他满脑子的奇思异想让他无法融入当时的学校教育,自此开始在家学习。老师,是他的母亲。

  后来的故事众所周知,他成了世界上最伟大的发明家。

  这个故事给在家上学的孩子提供了最好的理由。时至今日,美国已有超过120万孩子在家上学。而在中国,这一风潮也正悄然兴起。

  这些家长或因孩子不适应集体生活、或不认同传统教育理念、或不满足于千篇一律的培养方式,而选择了一条少有人走的路。然而,在追求个性化教育的同时,孩子也面临着同伴关系缺失、难与现有制度接轨等诸多问题。而根据我国义务教育法规定,适龄儿童都应该接受义务教育,这也让在家上学群体陷入尴尬。

  自5岁半时被接出幼儿园起,欣欣就一直跟着父亲李晨在家上学。

  在成都,像欣欣这样的孩子已不鲜见。在国内在家上学群体最大的聚集交流地———“在家上学联盟”论坛上,“成都联盟”是最活跃的部落之一,成员有78人。而就在本月初,通过“在家上学联盟”召集,全国各地的在家上学响应者,还在云南大理进行了一次经验交流会。

  这群孩子为什么不去学校?他们在家学什么?未来,他们又将如何融入现实社会?

  教育部门

  适龄儿童都应接受义务教育

  目前,幼儿园不属于义务教育,家长可以选择不去幼儿园。教育行政部门一负责人说:“国家义务教育法规定,凡是6岁以上适龄儿童,都应该接受义务教育。当地政府、社区和街道,有责任督促家长将孩子送进学校。有些家长,他不懂教育规律,一味按照自己的想法去教娃娃,拔苗助长,反倒对娃娃的健康成长不利。”这位负责人还担心,在家上学,缺少与同龄人和社会交流的环境,也会给孩子的情感发育和性格形成造成一定影响。

  不过,不少家长也乐观地表示,中国人的教育观念正逐渐多元化,社会对各种教育理念也越加包容。说不定,当孩子面临升学等问题时,在家上学已经司空见惯,也能和教育制度找到契合点。

  有收获

  “到小学学什么呢?

  语文?国学经典都读完了,那些小猫小狗的东西还需要读吗?

  数学?他知道3+5=8就行了,为什么要反反复复做题呢?

  英语?他都能和外教直接交流了。”

  -为什么退学?

  “我爸发现他们不教东西,觉得很担心。”

  欣欣今年10岁,5岁半时,爸爸李晨将她领出了幼儿园。“我爸发现他们不教东西,觉得很担心。”欣欣说。

  在家里,李晨要求欣欣诵读国学经典,态度严厉。结束功课后,“爸爸又变好了,笑眯眯地说,走吧,去吃披萨”。

  “后来,爸爸的几个朋友觉得我好像学得不错,便把他们的孩子也送了过来。”如今,李晨干脆办起学堂,成都二环附近一幢居民楼,4楼和5楼上下三套房子都成了他的教室。

  “来,你给说说。”李晨对一名女孩说。女孩来自山东,1个多月前离开就读的高中,到这里重点学习英语。她希望通过2~3年努力,参加美国SAT考试,进入美国大学学习。

  女孩说,她之所以选择在家上学,是因为觉得学校学不到什么东西,管理制度又太严格。“我们早上5点起床,5点25分上早自习,6点45分开始跑早操,7点吃饭,7点半到教室,11点50分下课……”她说,即便是这样努力,估计最后也只能上一个二本院校。

  李晨在旁边长吁短叹:“学校这条路走不通,就不能走其他路吗?”

  如今,李晨招收在家上学的孩子,也招收补课的学生。他按3~6岁、6~11岁、11~15岁分层,各年龄层有不同的学习内容。欣欣也终于有了“同学”。

  星期一上午数学、下午英语;星期二上午国学、下午英语……在欣欣周一到周五的课表里,这三科的出现频率最高。上英语课的是一个西班牙人,“但英语说得很流利”。数学老师也是从外面请来的,会教方程式,也会讲罗素悖论。星期六是书法、绘画和声乐课。“星期天我就可以玩了!”

  欣欣说,“我爸送我到小学体验过一天的生活”。“一天才认6个字,好少呀。我在家一天要读几百个字!”她失望地说。最让她想不通的是,语文老师在黑板上写6个字,让大家读好几遍,还要抄写、默写。“我会写啊,为什么还要写那么多遍?”她耸了耸肩,“无聊”!

 -在公园里办学堂

  “出门就是花花草草,环境好,而且文化氛围浓。”

  5岁半的源源百无聊赖地用一根小塑料棍去逗笼子里的鹦鹉,“Will(威尔),don't be so rude(别这么粗鲁)。”涂易轻声呵斥道。

  儿子还在襁褓中时,涂易就坚持对儿子说英语。他原本是成都某中学的物理老师,后到澳大利亚维多利亚科技大学取得教育培训硕士学位。回国后,他办起6家幼儿园,还出版过幼儿启蒙教材。

  起初,为了“避嫌”,他没有送儿子到自己的幼儿园读书,而选择了住家附近的一所幼儿园。“他在幼儿园经常生病。后来发现是因为娃娃小,容易尿裤子,老师没能及时发现和更换。”这种事连续发生几次后,他索性让源源回家上学。

  除了英语,源源接触最多的是国学经典。涂易坚信,在小孩子记忆力最好、心灵最纯洁的时候,多接触这些经典,慢慢沉淀,终会发芽开花。就像儿子5岁时,忽然自画自题诗一首,让所有人都惊讶。那幅画就挂在客厅显眼处,几处山包,中有花树直立其间,旁有源源自己题的小诗:春山树长绿叶出,白云漫漫伴我读。

  一年半以前,涂易结识了一群志同道合的父母,他们共同在成都一所文化公园内筹办了一所学堂。

  “出门就是花花草草,环境好,而且文化氛围浓。”涂易说。学堂上午一般教英语和国学,下午是绘画、茶道、插花、武术、书法和舞蹈课。周末,家长会带孩子去田里劳作。

  学堂的每位老师在各自的行业里都有一定名气,虽然许多都是友情收费,价格依然不菲。所以,每个孩子一年要缴6万元,才能勉强维持开销。

  源源马上就满6岁了。但涂易并不打算送儿子进小学。

  “到小学学什么呢?语文?国学经典都读完了,那些小猫小狗的东西还需要读吗?数学?他知道3+5=8就行了,为什么要反反复复做题呢?英语?他都能和外教直接交流了。”涂易不以为然地说。

  有遗憾

  “你要明白,孩子在家上学,要比去学校上学学得更好,才会有出路。

  回过头来想,我宁愿孩子学习没那么优秀,也要给她一个与同龄人一起成长的空间。”

  -过来人的辛酸

  “她本该和同龄人一起蹦蹦跳跳,结果,女儿的童年回忆都是和爸爸在一起。”

  高成也是在家上学的践行者。他的女儿如今已18岁,正在国外攻读硕士学位。但他认为,现在好些在家上学的家长是盲目的。他说,自己实属被逼上梁山。

  高成的女儿小学成绩很好,从一年级跳到三年级,又从三年级跳到六年级,却和新环境格格不入。“同学嫉妒她。我当时忽略了这个问题,以为成绩好就完事了。”无奈之下,高成决定让女儿回家上学,所有教材和课程由他自己安排。

  回顾女儿的在家上学路,高成只用了一个字来概括:“疼”。

  “你要明白,孩子在家上学,要比去学校上学学得更好,才会有出路。回过头来想,我宁愿孩子学习没那么优秀,也要给她一个与同龄人一起成长的空间。”他说:“当孩子一个人孤独地在学习路上攀登时,她本该和同龄人一起蹦蹦跳跳,一起过生日,一起唱喜欢的歌……结果,女儿的童年回忆都是和爸爸在一起。”

  高成说,他其实特别反对幼儿园就在家上学。“孩子去幼儿园,就是跟小伙伴玩。学会排队,学会守集体的规矩,学会保护自己———这都是在家没法学的。”

 -未来,仍在徘徊

  “在家自己教,我不知道他以后能不能适应升学,适应学校环境。”

  在家上学,并不是近几年才出现的。成都本地媒体就曾报道过成都女孩蓉榕,在家上学到11岁,去年被美国南加州大学录取的故事。

  对这些孩子来说,不沿着现行教育制度的轨迹走,他们的未来又在何方?

  涂易说,他没想那么远。如果儿子喜欢在家上学,就一直上下去,如果想进学校,他也会尊重儿子的意愿。

  还有家长仍在徘徊。许丽因对老师的教育方式不满而带6岁的儿子得得离开幼儿园,但她对小学名校仍然向往。“他最终还是要上大学,还是要面对考试。在家自己教,我不知道他以后能不能适应升学,适应学校环境。”

  “当少年大学生,或是出国。”高成说,这是当下在家读书的孩子最常走的两条路。但他也以过来人的经验劝告,如果孩子不是特别不适应学校,如果家长不是决心在家上学这条路上走到底,那就不要轻易尝试。“我当时让孩子退学,孩子谢我,当孩子大了,因为我助她退学,反而怪我。”

  他说,他一直在思考,有没有可能会有这么一个天空,“让他们可以自由飞翔,又不会窒息”。(成都商报记者 王冕)(文中均为化名)

(责任编辑:admin)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