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高等教育学会

当前位置: > 高教新闻 > 国内 >
校园五人制足球缘何“受宠”
时间:2012-05-06 10:39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教育报 作者:周敬启 黄伟 点击:
五人制足球比赛有3个最明显的特点:一是“快”,移动、出球速度快;二是“高”,对球员的技战术水平要求高;三是“硬”,球员要有过硬的心理素质。

  作为一项颇具人气的体育项目——五人制足球,近年来在高校风生水起。推动五人制足球在校园的发展,能否提升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热情,进而提高身体素质?五人制足球的发展,对教育和足球运动会有什么样的影响,又面临哪些问题?  

校园五人制足球缘何“受宠” 

  在福州举行的两岸五人制足球对抗赛上,台北和平高中队员(左)与福建师范大学队员(右)在拼抢。CFP供图 

湖北大学女足教练正在为队员讲解动作要领。李子云 摄 

  ■周敬启 黄伟  

  在当前的中国足球运动大环境下讨论校园足球,颇有一份“与世隔绝”的感觉。当我们把视野投向校园时,发现这里还留存着足球运动的一份纯真。  

  这些年,校园足球的快速发展,给当下的中国足球和教育留下了怎样的启示?校园足球的发展还要迈过哪些“坎”?请跟随笔者走进中国大学生五人制足球联赛及这项运动的“领跑者”——湖北大学,为我们的疑问寻找答案。  

  五人制足球风行校园  

  相比十一人制足球,五人制足球需要的场地更小、不受室内室外限制,比赛时间可灵活掌握、节奏更快,很适合在大学生中开展。  

  全场爆满、尖叫声迭起,这些激情场面往往出现在大型晚会、演唱会现场。4月初,这样的场面在湖北大学体育馆频频出现,着实让人有点意外。当时,由中国大学生体育协会、中国足球协会共同主办的2011—2012特步中国大学生五人制足球联赛南大区赛在这里上演。  

  揭幕战由湖北赛区冠军湖北大学和云南赛区冠军云南师范大学对决。“比赛是晚上7时30分开始的,没想到可容纳2000余人的体育馆在6点半就座无虚席了。考虑到安全因素,此后陆续赶来的观众被拦在门外。但是,这些观众并没有离开,而是站在体育馆外听完了近两个小时的比赛。”时间虽过去了一个月,但湖北大学保卫处的一名保安对当时的情景记忆犹新。  

  此后一周的比赛,接连出现上座率超过100%的情景,这让负责赛事工作的曾吉颇费脑筋。曾吉是湖北大学体育学院副院长,也是该校五人制足球队领队。“前几年每到主场比赛,我就为缺少观众发愁,经常给各个学院摊派观众指标。现在是观众太多,考虑到赛场安全,不得不提前制作门票,观众进场必须对号入座。”说起变化,曾吉脸上洋溢着喜悦的笑容。  

  湖北大学五人制足球队主教练余志雄坦言,大学生空闲时间较多,每周踢上两三场球肯定没问题。他分析,相比十一人制足球,五人制足球需要的场地更小、不受室内室外限制,比赛时间可灵活掌握、节奏更快,很适合在大学生中开展。从经费投入上看,组建五人制的专业队伍要比十一人制队伍低许多,这对于许多办学经费并不充裕的高校是比较现实的选择。  

  “高校五人制足球运动水平每年都在提高,认知、认可这项比赛的社会公众也越来越多。”多次到武汉督战五人制足球比赛的中国足协副主席薛立曾表示,在高校开展全民性的体育赛事,示范和带动效应特别明显。每年各省份几十支队打选拔赛,选拔出的冠军队到南北大区比赛后将比赛经验带回本省,带动了本地高校五人制足球运动发展。同时,大学生的特殊身份还能影响更多的社会公众。  

  在中国大学生体育协会五人制足球项目主管郭飞看来,“大五”联赛的10年成长之路,见证了中国高校五人制足球运动的兴起。这个变化,在五人制足球运动强省——湖北省体现得最明显。2003年,首届中国大学生五人制足球联赛湖北选拔赛只有8所高校派队参加,很多队员还是从十一人制足球队临时拉来的,而今年湖北选拔赛已有18所高校参赛。  

  在其他省份,广东、云南、广西等地都开办了各级别的五人制足球联赛,并有着很高的关注度和参与率。


 足球本身就是教育  

  家长、老师、社会都要告诉孩子,踢球是快乐的,足球是信仰,是传承,是锻炼身体、培养团队精神的一项运动。  

  自从组建五人制足球队后,湖北大学南征北战,多次蝉联全国冠军,还曾两次代表中国参加世界大学生五人制足球锦标赛并跻身八强,在国家五人制足球队中,湖大队员占据半壁江山。  

  或许很多人会问,如此让人羡慕的成绩为何出自这所非体育专业学校?  

  “原因很简单,我们培养的不是‘足球家’,也没有让学生把足球当成终身职业,纯粹是做好专业学习之外的锻炼。”曾吉的话让人颇感意外,他说,选拔一批踢得最好的学生组建球队,是为了在全校形成好的氛围,更好地带动其他学生参与这项活动。  

  本着让学生掌握体育技能的原则,高校体育运动少了功利化色彩。观察本届南大区比赛,郭飞发现,高校参赛队的荣誉感都很强,比赛作风很顽强,队员素养非常高,教练、队员一门心思提高水平,这是社会化球队难以比拟的。  

  说到素养,既体现在谈吐举止上,也体现在文化知识积累上。2008年,湖大五人制足球队队员李欣被该校体育学院录取为体育教育训练学方向研究生,成为全国第一个“硕士国脚”。随后几年,梁爽、张习等5名队员相继成为“硕士国脚”。湖大教务处负责人介绍,学校专门为队员们制定了一套管理办法,参加国家和国际比赛获奖可以加分,但本科阶段的学习考试成绩、课堂出勤率是重要依据,而且实行动态管理,队员在一个学期内有两门以上的课程不及格,必须停止参加球队训练和比赛。  

  虽然各个高校都在推行“体教结合”模式,但湖大有一个做法很值得称赞:由学生根据自己兴趣选择就读专业。目前,大部分队员来自商学院的工商管理等专业和体育学院的体育教育等专业。  

  “他们和职业球员站在一起,一眼就能看出差别。”余志雄说,受到校园文化熏陶,经过专业知识学习,队员们对技战术的理解和把握都容易很多。他坦言,这些队员毕业后都要走向社会,五人制足球队的经历不过是他们人生的一段插曲,“‘体教结合’,我觉得衡量其成功与否的标准有两点,一看是否教会了学生终身锻炼的技能,二看是否让学生尤其是体育特长生具备适应日后工作的能力。”余志雄说。  

  前国脚郝海东的感受同样如此。郝海东今年4月上旬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足球本身就是教育,我们原来就不该把这项运动当成一种竞技来看,“我快30岁时才明白这个道理,以前对足球的理解基本上是错的”,“家长、老师、社会都要告诉孩子,踢球是快乐的,足球是信仰,是传承,是锻炼身体、培养团队精神的一项运动。”  

  梳理最近几年湖大五人制足球队队员的工作去向,着实让人欣慰。曾经驰骋球场的张涛是原湖大五人制足球队员,现已留校任教。研究生毕业的队员冯剑目前是长安大学五人制足球队教练,而李欣、吴卓希分别是武汉队、深圳队的主教练,参与到职业五人制足球运动的发展中。还有不少队员毕业后到企业、媒介、政府部门工作。“他们有很好的心理素质和团结协作精神,在我们公司工作得非常好。”最近几年,广东恒大地产连续到湖大招聘五人制足球队毕业生,人力资源负责人对他们评价很高。


 应大范围普及五人制足球  

  在当前现状下,若能借助在高校普及足球运动的契机,挖掘、培养更多职业足球的好苗子,将改写中国足球的发展路径。  

  作为五人制足球强省,湖北省有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湖北大学和三峡大学具有招收高水平足球运动员的资格,华中师范大学、江汉大学、武汉体育学院有单独招生资格,但名额十分有限。如此一来,有些高校想多发展几个体育项目,但仅有的招生名额如何分配是个大难题。  

  对此,中国足协五人制联赛委员会秘书长付玉培认为,高水平运动员招生和校园足球文化普及是相辅相成的两个层面,不应偏废。教育部门在制定招生政策时应考虑到高校的实际困难和体育项目发展的需求,在政策上进一步完善。“世界体育运动发展历史表明,很多优秀运动员在其他领域也干得非常有成效,这与良好的教育是分不开的,因此,在当前中国足球发展的现状下,若能脚踏实地、借助在高校普及足球运动的契机,挖掘、培养更多职业足球的好苗子,将改写中国足球的发展路径。”付玉培表示。  

  目前,湖大延续20多年的“园丁杯”十一人制足球赛成为学校参加人数最多的年度赛事,五人制、七人制、九人制等特色各异的足球比赛风生水起。对爱踢球的学生们来说,每天下午,经常可以见到这样的情景:两堆衣服放在那就是一个球门,禁区就是一块地盘,一个人练颠球,两个人练传球、射门,几个人围着“盘苕”,十几个人就踢对抗赛……如今,已经形成人人喜爱、班班有队、月月有赛的浓厚氛围。  

  但是,非常拔尖的苗子还是很有限。去年3月1日,湖大成立国内第一支女子五人制足球队,这些客观不足就开始显现。  

  “校园足球是‘最基础的足球’,应该从娃娃抓起,更应该从五人制抓起。”余志雄分析,在巴西等传统足球强国,球员都是踢五人制出身,如大家熟知的球星卡卡、罗纳尔迪尼奥,15岁之前他们都是五人制赛场上的佼佼者。“小时候就用十一人制的场地和踢法来训练,孩子们触球机会少,脚下技术不可能很熟练。应该让孩子们踢五人制足球到十六七岁,技术娴熟了,根据他们基本成型的身体条件,决定是改踢十一人制还是继续踢五人制。”  

  “五人制对参与人数、装备、场地等的要求都低一些,更适合大范围普及和推广,也契合当前很多中小学校园面积小的实际情况。”余志雄对五人制足球在校园中的普及持乐观态度。  

  目前,湖大正尝试建设从中小学到大学的足球人才梯队,该校附中和附小已相继成立五人制足球队,定期组织小球员参与湖大足球队的训练和比赛,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他们师资不足的问题。  

  据悉,湖北省教育厅、武汉市教育局与湖北大学已初步达成合作协议,将在明年组织至少50支中学生五人制球队,并举办全省首届中学生五人制足球联赛。  

  最新消息透露,巴西奥组委、巴西足协和国际足联已向国际奥组委提交申请,要求将五人制足球和沙滩足球纳入2016年巴西奥运会正式比赛项目。一旦成为奥运项目,五人制足球势必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这对中国五人制足球运动将是极大的推动。


 提升体育文化的影响力  

  球队知名度打响,给学校带来知名度,凝练出敢于拼搏的精神,这些都不是每年投给球队那几十万元能买来的。  

  4月20日,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司长王登峰在全国高校阳光体育运动展示及经验交流会上指出,高校体育工作在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中的位置值得高度关注,由于评价体系、校园文化、社会舆论等原因,体育正成为大学教育中相对薄弱的一环,根据教育规划纲要的要求,要把体育素质作为人才培养、学生评价必不可少的元素之一,实现大学生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而重视体育,以某些特色项目为抓手,以点促面,是一个不错的思路。  

  2007年前后,湖北大学公共体育部跟踪对比新生体质检测情况发现,学生的速度、柔韧和耐力等身体素质逐年下降。同年,曾吉在湖北8所高校调查发现,近九成学生每天课外体育运动时间不足1小时,很大一部分学生不是不喜欢体育锻炼,而是没有自己擅长的体育项目。于是,湖北大学启动了“百人军团”和“一院一品”计划。“‘百人军团’侧重学生个性需求,‘一院一品’侧重整体氛围营造。”曾吉介绍,通过校内比赛选拔出10个项目的男女生前100名为“百人尖兵”,每年就是2000名学生,每名学生只需带动6—8名同学,全校学生都可以找到适合自己的运动项目,掌握2至3项终身受益的体育技能。  

  虽然不像职业俱乐部每年有几千万甚至上亿元的投资,但校园足球也比较“烧钱”。作为一所省属高校,办学经费本来就不宽裕,每年还要“养”一支球队,如果学校领导不重视,是不可能发展下去的。  

  湖北大学党委书记刘建凡算了一笔账:校园足球不仅具有健身和竞技功能,更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是一个运动项目,更是校园文化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不仅是一门课程,更是学校教育创新、特色发展的有效载体。球队知名度打响,给学校带来知名度,凝练出敢于拼搏的精神,这些都不是每年投给球队那几十万元能买来的。  

  一名校领导给笔者讲起一个故事:“曾经到外地搞招生宣传,我介绍学校有多少教授、多少博士点、硕士点,学生和老师们都没什么感觉。在提问环节,有位学生问,你们学校是不是有支很出名的五人制足球队? 当时听到这个提问时,我很受感动,这就是学校的无形名片啊!”  

  业内人士表示,发展校园足球要沉得住气。在我国,校园足球之所以被社会各界屡屡提及却始终难以推广,正是因为“校园足球”工作很难用成绩量化考核,正确的体育健身意识在应试教育面前仍是附属品。“我们要让足球成为校园生活的一部分,先不要看成绩,孩子们接受足球了,将来自然会有成绩。”此前郝海东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  

  “足球无法速成,需要极度耐心。大家看到西班牙队拿了世界冠军和欧洲冠军,却不知道我们付出了大概20年才打造了一个统一的风格。”上个赛季在西甲皇家贝蒂斯队退役的大卫·贝伦格尔说,“中国足球不要着急,让孩子们对足球有正确的认识需要很长时间,这个过程是不能省略的。”而这些,恰恰需要学校主要领导把好这个关,既要防止为了成绩的冒进,也要防止抱着无所谓的心态,对校园足球不关心,关键时候还是要把眼光放远一些、舍得投入。  

  开展校园足球,于体于教都是好事,但双方各有难处。有人已在干,有人还在看,有人有心无力,有人有力无心。  

  路还很长,也很难。 


 ■链接  

  五人制足球的起源与特点  

  五人制足球于1930年起源于乌拉圭首都蒙得维的亚,当时一名乌拉圭人在社区内带领球队训练,适逢大雨,教练便领着队员到附近的一座空旷的厂房内摆上小门,踢起室内足球。此后,这项运动逐渐在南美地区普及开来。作为正式足球比赛项目在巴西、葡萄牙等国已开展40余年。  

  而在国内,五人制足球是名副其实的“新兴”项目,首次在公众面前露脸是2003年足协举办的第一届全国五人制足球甲级联赛。目前,大多数国家不再把五人制足球当做一项非官方的小型足球看待,他已经成为世界上普及最快的体育项目之一,世界范围内已有100多个国家的高达3000多万人从事这项运动。  

  五人制足球比赛有3个最明显的特点:一是“快”,移动、出球速度快;二是“高”,对球员的技战术水平要求高;三是“硬”,球员要有过硬的心理素质。 

  《中国教育报》2012年5月5日第3版

 
(责任编辑:admin)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