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高等教育学会

当前位置: > 教育时文 >
朱清时:高考改革怎样促进创新人才培养
时间:2013-07-06 09:17来源:中国教育报 作者:朱清时 点击:
当前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重点应该是大力发展创新素质教育,使教育能够为国家培养大批创新人才。

高考改革怎样促进创新人才培养

——当前教育改革的关键是高考考什么和怎么考

  本版高考改革论坛自开始至今,参与讨论的专家、学者从高考招生制度的基本变量及高等学校的入学方式,高考制度存在的弊端,考试招生制度的整体设计等方面发表了看法,并提出改进方式。本次讨论引发了读者的广泛回应,并承接着高中教育定位讨论的余风,进一步改变了文风、学风。

  欢迎您的参与、回应。

  ——编者

  ■朱清时

  为什么我国教育培养不出大批高度创新的人才?原因在于,我国的传统教育有一个深层次的弊病:只重视传授知识和技能,只考查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的情况,忽略甚至伤害了学生更重要的创新素质和能力。这样一来,大学生或研究生毕业,知识和技能虽学了不少,创新素质和能力却很少了。当前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重点应该是大力发展创新素质教育,使教育能够为国家培养大批创新人才。

  创造性新思想是如何产生的

  创新的核心和灵魂是新思想(idea),并非知识和技能的多少。这个看法其实是科学史上的共识。牛顿和爱因斯坦都是在二三十岁时做出他们一生中最重大的发现,那时他们的知识并不多。后来知识多了,反而再未做出重大发现。创造力的本质就是打破常规和避免任何思维定式,这种能力通常被称为批判思维的能力。年轻人较少受常规束缚,较易产生新思想。

  创造性新思想是如何产生的呢?

  科学家认为,人类有很大的脑容量(1330立方厘米,约为黑猩猩的3倍),估计有千亿神经元处理信息。这就意味着人比其他动物有更优秀的联想力,更细致的记忆力。比如,穿过荆棘时被刺得遍体鳞伤,其他动物只能记得片段、疼痛和荆棘的大致形状,使它们今后避开荆棘。人类的祖先却可以记住更多细节,包括荆棘的尖角和刺伤的皮肉。不仅如此,当他们开始狩猎时,提高效率的需要激发了他们的想象力,他们根据荆棘的尖角刺伤皮肤的记忆,联想出一个新东西——做一把带有尖刺的矛。这类新思想是人类创造力的根源。

  那些极富创造力的科学家都有卓越的想象力,当他们遇到难题或有趣的事物时,总会思绪飘荡,直到通过以往的某个回忆或想法联想出解决方案或构筑出新的事物,导致创造性新思想的产生。

  在产生创造性新思想的过程中,想象力的重要性是显而易见的。然而还有几种能力也很重要。当想象力使思绪飘荡时,只有找到正确的回忆或想法才能解决问题。在复杂的情况下,这需要借助卓越的洞察力和记忆力,还需要有卓越的注意力以便达到足够的思维深度。

  因此,创新人才最重要的素质是利于产生新思想的批判思维能力和想象力、洞察力、注意力和记忆力。下面我们进一步讨论这几种能力。

  创新人才的几种素质

  创新人才具有以下几种素质。

  一是批判思维的能力。批判思维的能力就是打破常规和避免任何思维定式的能力。年轻人容易具有这种能力,因此重大的原始创新往往是年轻人做出来的。

  2004年诺贝尔奖获得者、数学家阿蒂亚说:“如果你呆在一个领域的时间太长,你就会像其他人一样思考。如果你是个新人,你就不会受周围人观念的局限。越年轻,你就越有可能做出真正原创的东西。”然而我国目前的教育体制不仅不利于甚至压抑了学生的批判思维。

  二是想象力。想象就是人脑在过去感知的基础上对所感知过的形象进行加工、改造,创建出新形象的心理过程。想象力是创新的翅膀,这是因为创新活动是从生活中尚未存在的事物进行想象开始的。爱因斯坦对想象力是推崇备至的:“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世界的一切,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严格地说,想象力是科学研究中的实在因素。”哲学家康德说得更加明确:“想象力作为一种创造性的认识能力,是一种强大的创造力量,它从实际自然所提供的材料中,创造出第二自然。”

  孩子们有爱思考、爱发问的天性。但是很多孩子的好奇心和想象力在上学之后就消失了。这是因为学校和家长都在应试教育的导向下,凡对高考有用的才学,无用的不学,不喜欢孩子们问些稀奇古怪的问题。这样造成孩子长大后知识虽然越来越多,想象力却不仅未增,还越来越少。

  三是洞察力。简而言之, 洞察力类似直觉,它们是指当一个人面对十分复杂的情况时,迅速地抓住问题的关键并找到出路的能力。一个好的领导人,靠直觉和洞察力可以马上找到复杂问题的关键所在和解决办法。科学家也一样。好的直觉是优秀科学家的必要素质。

  四是记忆力和注意力。记忆力大家都懂,这里就不多说。勤奋工作必须以能集中注意力为前提。注意力集中的程度决定着思维的深度和广度。

  推行创新素质教育的关键是高考改革

  创新素质教育不仅重视传授知识和技能,也重视培养学生的上述创新素质和能力。发展创新素质教育,其中牵一发动全身的问题是改革高考的内容和方式。高考改革不是要不要高考的问题,而是考什么和如何考的问题。如果高考不仅像现在这样考查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的情况,而且测试学生的各种素质和能力,并把它们加入到高考命题中;如果高考题目中有相当多需要考生有批判思维能力和想象力才能完成,那么中学、小学乃至幼儿园都会想方设法提高学生的批判思维能力和想象力。这样就可以把高考这个“指挥棒”转化成带动全国教育系统重视素质教育的“纲”,素质教育就不难带动起来。

  如何在高考中加入测试学生的各种素质和能力的内容?国际上已经有大量的经验。如果从国家层面上着力组织一些高水平的专业机构从事研究,再由教育部组织由浅入深、从点到面的尝试和推广,5年之内,这个高考改革就可以初具规模。做成这件事,费力不多却功莫大焉。

  两年来,在教育部的指导下,南方科技大学已经在尝试把创新素质和能力测试引入高考。我们采用“以高考为基础的综合评价模式”录取新生,即让考生通过常规高考检测中学知识的掌握情况,学校组织笔试测试考生的批判思维能力和想象力等素质和能力,再加上考生的平时成绩,综合评价择优录取(高考成绩占60%,能力测试成绩占30%,平时成绩占10%)。两年试验的结果令人鼓舞。虽然这项工作才刚开始,还有很多问题,但是已经可以看出把创新素质和能力测试引入高考是完全可能的。

  南方科技大学招生怎样测试创新素质

  用南方科技大学在2012年招生中的能力测试的一些试题为例,来说明我们是如何尝试把上述创新素质的测试引入高考招生之中的。

  为了考务安排方便,我们首先让考生做一道注意力测试题:

  “在7分钟内写出1至300这一系列数字。要求:能看清所写的字,不至于潦草;写错了不能改动,也不能做标记;此题答在此页和下面的附页中;当监考老师宣布时开始写, 7分钟后所有考生必须停笔,监考老师立即回收此两页答卷。”

  此题看起来容易做好难。要长时间保持手脑一致需要高度集中注意力,一开“小差”就会出错。

  然后做一道记忆力测试题:

  “当监考老师宣布一组名词或数字时,请仔细记住(不得照抄),宣布结束后统一开始在本页空白处默写出这些名词或数字。考试结束后随本试卷一起上交。” 监考老师举牌上书“柏树”、“太阳”、“扫帚”、“钞票”、“火车”、“战士”、“公园”、“石油”、“小鸡”、“锣鼓”10个词,让考生看40秒,然后由考生默写。

  随后进行的笔试中,试题一般都综合测试考生的各种能力,但可以按它们偏重的一种能力来大致分类。

  例如偏重想象力测试的例子:

  下面的立方体中,只有一个可以由左侧的模板折叠而成,是哪一个立方体呢?(见图1)

图1

  以下是偏重洞察力测试的例子。

  请找出规律,并在第三个人形图案的空格中填入合适的数字。(图2)

图2

  在2013年招生能力测试中,除了与上述类似的试题外,我们又增加了一道测试考生批判思维能力的试题:“你认为一个国家发展和进步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我国目前中小学教育有什么不足?你想上什么样的大学?”让考生写出不少于50字的回答,从中考查他们的批判思维能力。

  (作者系中国科学院院士、南方科技大学校长)

(责任编辑:admin)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