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高等教育学会

当前位置: > 教育时文 >
全球化时代大学国际理解教育策略构建
时间:2012-06-03 09:40来源:《教育研究》2012年第4期 作者:郭峰 点击:
我国发布的《教育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加强国际理解教育,推动跨文化交流,增进学生对不同国家、不同文化的认识和理解”。开展国际理解教育,已成为我国大学推进国际化办学的重要策略。
  全球化时代大学国际理解教育策略构建
临沂大学高等教育研究院教授,山东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 郭峰

  随着全球化时代的到来,国际理解教育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高等教育领域的深度关切。2010年7月,我国发布的《教育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加强国际理解教育,推动跨文化交流,增进学生对不同国家、不同文化的认识和理解”。开展国际理解教育,已成为我国大学推进国际化办学的重要策略。

  大学开展国际理解教育,能够全面了解、深刻认识、学习借鉴西方发达国家大学的现代教育理念,进一步明晰自身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价值,找准自身的办学定位,制定符合自身实际的办学目标,构建与现代大学制度相适应的教育观。

  开展国际理解教育,能够提升学生的开放、平等、尊重、宽容、客观、谨慎的国际视野,帮助学生理性认识、认同各国不同文化;能够提升学生对本民族文化的理解力,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能够培养学生学会融入全球社会,学会接纳、关心和尊重不同文化形态和各民族的风俗习惯,学会关注和处理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从而养成国际使命感与责任感。

  开展国际理解教育可以有效地扩宽大学的国际视野,通过与国内外大学加强合作办学等形式,建立资源共享机制,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实现优质教育资源的互补利用。

  开展国际理解教育为跨文化的沟通和交流搭建平台,能够帮助学生深入、全面、细致地了解世界各国文化,通过双方之间的思想表达、信息传递、情感交流、行为互动,发展文化移情,培养跨文化认同,尽量避免或者减少跨文化冲突的风险,求同存异,积极发展双方的文化认同感,产生文化协同效应,从而铸就大学文化的多元发展。

  开展国际理解教育,能够彰显大学的办学特色,提升大学的国际知名度和美誉度,能够扭转来自发达国家大学抢占生源市场的单一局面,实现生源的合理流动。

  然而,由于受国家政治、经济、历史、文化等因素以及大学自身的办学条件、办学传统、地域特征等因素的影响,在国际理解教育方面,我国大学不同程度地存在着问题,制约着国际理解教育的开展。比如,国际理解教育的理念相对淡薄,人才培养目标多局限于为本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学生的国际理解能力相对薄弱,国际问题的参与意识较差;课程内容缺乏国际理解教育的元素;大学教师的国际理解教育意识欠缺,大部分教师缺乏跨国体验,国际视野相对狭窄,国际理解能力不足,外语运用能力差;大学校园文化单一,与国际理解教育所倡导的多元文化观念相背离。面对现实,深度剖析当今我国大学开展国际理解教育的现存问题,构建开展国际理解教育的有效策略,是高等教育工作者的必然追求。


 一、明晰国际理解教育理念

  国际理解教育理念,就是人们对国际理解教育的理性认识、理想追求及其所形成的教育观念体系。国际理解教育理念,对于大学开展国际理解教育具有先导意义,能够引领和规范国际理解教育活动的顺利开展。

  第一,要高度认同、理性分析并自觉践履我国主体文化。国际理解教育“是各国依然坚持本国的个性,互相尊重这种个性,站在全人类、全球的立场,以全人类的和平和全球的生命为目标,在所有领域作为地球村(国际社会)的一员能够相互贡献、尽到本国责任的这种国民教育”。国际理解教育决不是“西式教育”,“由于少数发达国家在信息技术和文化资源上占有的优势,在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大力推行西方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加强文化渗透,通过经济全球化,把西方的价值观念向中国等发展中国家渗透,对我国传统文化造成巨大冲击,致使我国大学文化自信力降低”。“在国际化的潮流中漠视我们的文化传统和实际情况,势必导致高等教育的依附性发展,其结果是我们永远也不能建设成世界一流大学”。大学肩负着引领社会文化发展的历史重任,愈是中西方文化碰撞交融的时代,我们愈有必要认真研究我国主体文化,以开放的视野和理性的态度摒弃其糟粕,弘扬其精华,进一步丰富、创新我国主体文化。惟其如此,才能真正有实力、有能力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

  第二,国际理解教育是以宽容、尊重的态度与别国进行文化对话、共同行动的过程,促使“每个人都能够通过对世界的进一步认识来了解自己和了解他人,将事实上的相互依赖变成为有意识的团结互助”。国际理解教育不仅帮助我们了解自己和他人,同时也帮助我们被他人所理解。在当今全球化浪潮下,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可能独立于日益紧密的相互依赖关系之外,我们需要理解其他国家、其他民族的历史、文化,并能吸取其精华为我所用。

  第三,“国际教育是一种面对差异、认识差异、试图化解差异所可能导致的危险的教育。”国际理解教育不是简单的世界知识教育,也不是对文化差异以及某种现实存在的简单接受,而是通过对本国文化和他国文化异同的了解,达到情感的转变及价值观的确立,进而将这些知识、情感等付诸实践。开展国际理解教育,理应相互认知和熟悉彼此的文化与价值观,继而建立彼此之间的情感,消除敌对与排斥情绪,进而取得共识、达成一致。国际理解教育的基础也正是建立在国际间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种族、不同宗教背景、不同地方的人群之间存在文化或文明上的差异这个基础上的,实施国际理解教育必须认识到这种差异。 

  二、确立国际理解教育内容

  《学会生存》指出:“如果教育要继续成为一个生机勃勃的有机体,能够运用智慧和精力去满足个人和社会发展的需要,那么,它就必须克服自满和墨守成规的缺点。教育必须经常检查它的目标、内容和方法。”无庸置疑,大学的人才培养目标乃是为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各类人才。经济全球化赋予经济社会必须参与国际竞争的新使命,这就客观地要求大学培养的人才必须适应经济社会的变革,不断调整教育目标、更新教育内容。

  国际理解教育目标是对国际理解教育活动的总要求,规定着人才培养的方向和规格。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国际理解教育目标的界定是:培养和平处事的人;培养具有人权意识的人,培养认识自己国家和具有国民自觉意识的人;理解并增进其他国家、其他民族及其文化认识国际间相互依存关系与全球存在的共同问题,形成全世界的连带意识;培养具有国际协调、国家合作的态度并能付诸实践。

  全球化时代,我国大学理应依循高等教育发展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依据当代大学生认知发展水平,确定国际理解教育的目标为:在高度认同、自觉践履我国社会主体文化的基础上,能够认知他国政治、经济、文化、历史等现状;能够以国际视野,理性分析、正确处理国际问题,化解文化冲突;能够以积极态度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自觉担负起“地球公民”的责任和义务。

  国际理解教育的目标规范着国际理解教育的内容。基于国际理解教育目标的要求,国际理解教育的内容应主要体现为国际理解知识、国际理解能力、国际理解态度等三个层面。

  (一)国际理解知识

  国际理解知识,是对多元文化世界的客观而理性的认知。掌握国际理解知识是培养国际理解能力、端正国际理解态度的前提。国际理解知识具体包括四个方面:一是不同国家、民族和地区的政治、经济、历史、科技和文化等方面的情况,各种社会制度的不同与联系,国际格局和国与国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二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基本趋势、特征和发展规律;三是国际规则、国际法律、国际礼仪、国际机构、各国风俗等;四是文化、和平、人口、人权、公正、环境、资源、气候等重大国际问题。

  (二)国际理解能力

  国际理解能力是从事国际理解教育活动所必备的个性心理特征。国际理解能力是国际理解教育的核心。国际理解能力主要包括四个方面:一是参与能力,即参与是知识内化的必要条件。在学生的心灵深处都存在着自己成为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的愿望。学生应积极参与国际事务,将国际理解教育的要求转化为学生自己的内在要求,将国际理解教育目标转化为学生学习的内驱力,使自己真正成为主人。参与能力是决定国际理解教育效果的最直接、最基本的因素。二是交往能力,即与他人、国际组织以及他国建立广泛联系并能妥善处理各种关系的能力,对全球有关信息吸收、转化的能力。在国际理解教育过程中,面对不同国家、民族的文化,只有在国际交往活动中才能真正理解对方文化,才能相互深入地交流沟通,才能和谐共处、共赢。三是合作能力,即人与人之间、国与国之间相互依存、相互沟通、相互协调以求共赢发展的能力,是使个人、国家的生存发展不妨碍他人、他国的生存发展,而他人、他国又积极配合个人、国家的生存发展的能力。合作不排除竞争,合作中有竞争、竞争中存合作已成为全球化时代的主题与要求。四是批判能力。批判是创新的前提。亚里士多德认为:“批判的目的在于能够从正反两方面洞察出真理和谬误。”批判能力是指在高度认同、自觉践履我国社会主体文化的基础上,对全球多元文化进行理性判断与甄别,剔除其糟粕,吸取其精华,克服偏见和傲慢,进而丰富、创新我国社会主体文化的能力。批判能力包括自我批判能力和社会批判能力。

  (三)国际理解态度

  国际理解态度是对国际理解教育所持有的体验和行为倾向。国际理解态度作为开展国际理解教育的非智力因素,是国际理解教育内容的理性升华,对国际理解教育的开展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国际理解态度主要包括四个方面。一是开放,即能够以“地球公民”的胸怀尊重、包容别国文化;能够站在全人类共同发展和进步的高度思考问题;能够学习和借鉴世界各民族文化之精华,推动我国文化的发展和创新。二是理解,即认同世界多元文化、多元制度、多元意识形态,与他国沟通协商共同解决国际问题。理解是一个双向过程,包括自己理解他人和自己能够被他人所理解。三是尊重,其反映的是人和人之间、国与国之间的一种平等意识,表现为对不同国家不同形态的政治、历史、文化以及对他人的重视。尊重既包括自我尊重,也包括对他人的尊重。四是责任,即个体或国家能够担当分内的职责,承担应当承担的义务,完成应当完成的使命,做好应当做好的工作。

 三、探寻国际理解教育途径

  全球化视域下,我国大学开展国际理解教育的途径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

  (一)开设国际理解教育课程

  国际理解教育课程是依据培养目标而设计的文化要素,是实现教育目标的主要途径。通过开设国际理解教育课程,使受教育者充分认识到个人与国际社会的密切关系,形成参与国际事务的竞争与合作的意识,并拥有一定的专业知识水平和相当的操作能力,对于国家在国际舞台上树立良好的形象和确立优势的竞争地位非常重要。一是开设专门的国际理解教育课程,帮助学生对国际理解知识进行深度把握,进而提升国际理解能力。可开设教育内容相对宽泛的课程,也可开设专业范围相对比较精细的课程,主要是基于加强国际意识教育,引导学生学会共处、学会合作、学会理解;还可开设世界历史、世界地理、国际经济、国际政治、环境科学等课程,使学生全面了解整个世界发展的历史进程,准确把握历史发展的脉搏和动向。二是开设符合当今时代发展最新要求、反映时代发展最新主题的国际理解教育专题讲座,提高学生的批判能力,丰富学生的国际视野。内容的选择应针对当今国际社会发展的热点、难点问题。三是开设多语言课程。开设多语言课程,不能只停留在技能的功利性层面,更重要的是将学习多语言课程视为一种了解、理解他国文化和生活方式的有效途径,加深学生对国外文化的全面了解,提高学生获取国际信息的能力,促进他们理解他国文化、融入国际社会的步伐。

  (二)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国际理解教育

  学科教学是对学生进行国际理解教育的基本途径。在学科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挖掘课程中国际理解教育内容,尽力渗透国际理解教育理念。一是创新教学模式。教学模式要以国际理解教育理念为向导,坚持育人为本,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着力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要从传授知识型教学向开发智能型教学转变,从固态封闭型教学向动态开放型教学转变,从教师主导型教学向学生主学型教学转变,从培养单一型专才向培养综合型通才转变,从灌输式教学向启发式教学转变,从统一培养向因材施教转变。根据教学内容、教学条件、专业特点等因素,选用讨论教学、发现教学、情景教学、探究教学、案例教学等教学模式。

  二是调整课程结构。为把学生培养成能够适应全球化时代发展所要求的国际人才,课程内容应注重各科目之间的统一性,加强与社会的联系,注入为学生将来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做准备的元素。课程方法宜强调学习方法和思维方法的训练,而非知识的灌输。课程设计应由学科专家、任课教师、有关国际知名人士以及学生代表共同参与。课程安排应增加选择的弹性,方便学生学习。


 (三)增强学生的跨国体验

  跨国体验过程是掌握理论、强化应用、拓展知识、锤炼能力的过程。高等教育国际化促使大学更新观念,开拓思路,开放办学,让学生走出课堂、走出国门。学生走出国门亲身体验,能够了解、理解、尊重异质文化,能够促进学生对国际理解价值观的自我建构和内化。为此,大学可利用各种资源与国外大学取得联系,制定相关优惠政策鼓励学生走出国门,感受异域文化。

  (四)培育校园多元文化

  校园多元文化是开展国际理解教育的土壤。大学校园文化的本质特点就是多元性,大学校园文化的魅力有赖于多元性。大学必须立足于培育校园多元文化,加深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认识和了解,培养对多元文化理解和宽容的心态,增进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感与自豪感,使中外学生成为跨文化交流的主体,成为展现、传播、弘扬本民族文化的使者,最终赋予学生一种多元文化意识和多元文化品格。培育校园多元文化,一是在充分发挥校园环境基本功能的前提下,发挥校园环境作为潜在课程的德育功能,按照既有齐全的现代化功能又有较高的多元文化价值的原则,设计、规划校园新建筑,打造高品位的多元文化和谐共存的“人文校园”、“文明校园”,建设多元文化品味的“生态校园”,不断满足师生员工对国际理解教育的需求。二是把培养中外学生的跨文化交流能力作为培育校园多元文化的切入点。学生在大学时期正处于各种价值观念和人文道德萌芽、形成和发展时期,一方面,学生比较容易感受和领悟环境中的人文气息;另一方面,异国学生之间的思想交流也是国际理解教育的宝贵财富。广泛接触来自不同文化、历史背景的同学,学会在一个多元文化的环境中生存,是最好的“国际理解教育”。把培养中外学生跨文化交流能力纳入校园文化视野,有助于校园多元文化贴近学生生活,体现指导性、实用性和建设性。如组织中外学生共同参与文化交流活动,使大学的学生能有机会向外国留学生介绍民族文化特色,提升民族自豪感;规范和引导中外学生互助学习,使大学生能够领略到真正的他国文化风格。


 四、提升教师国际理解教育素养

  具有一支国际理解教育素养的教师队伍是大学开展国际理解教育的关键。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常务副校长凯罗·克里斯特反复强调这样一句话:“教师的素质就是学校的素质。”原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先生屡次强调教师的重要作用,除了著名的“大师论”之外,他在总结清华建校25年的发展时说:“师资为大学第一要素,吾人知之甚切故亦图之甚亟也。”

  第一,注重培养教师的国际视野。只有具有全球视野的教师才能培养具有全球视野的学生。培养教师的全球视野,一是使大学教师在关注全人类优秀文化的基础上,还要尊重和接纳不同文化间的差异,鼓励不同观点的碰撞。可通过学术沙龙、专题研讨会等形式,广泛开展对话,拓宽教师的国际视野。二是培养教师的“地球村”意识,使教师把世界视为一个完整的“村”,“村”中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生态等问题已经跨越了国界和地区界限,浑然一体。三是进行多元文化教育,促使教师欣赏和了解不同文化,理解、尊重和接纳多元文化,形成国际理解的态度。

  第二,丰富教师的跨国体验。跨国体验是促进国际理解的一个有效途径。各大学应当通过各种方式丰富教师的跨文化体验,在政策、资金、技术等方面,为广大教师开展调查研究、访学等提供极大的便利,让广大教师能够到国外大学访学、进修,帮助他们透视各种不同的文化现象,深层次理解他国文化。

  第三,鼓励教师进行国际间的学术合作研究,以拓展教师的知识架构和思维模式。 

  五、调适现代大学管理制度

  调适与国际理解教育相适应的现代大学管理制度是开展国际理解教育的根本保障。

  (一)健全机构

  进行国际理解教育需要学校政策、教育设备、教育经费等的资源支持。如何获得这些资源,如何对这些资源进行有效管理,使其发挥最大的效益和效率,这就需要一个具体的组织机构来承担这项责任。相关组织机构的设立是国际理解教育有效、有序开展的必要支持。

  (二)科学规划

  科学规划是激励大学实现国际理解教育办学目标的动力源泉,具有统一思想、明确思路、指导实践的功效。国际理解教育能否顺利开展,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大学科学制定和执行战略规划的能力。国际理解教育规划是在正确分析和理性把握全球化时代背景下我国社会发展环境和高等教育发展规律的基础上,结合自身办学条件、发展特色、文化传统制定出来的。一个完备的规划,具体规定着大学国际理解教育的远景、中景和近景,能够确保各个步骤的完整性和协调性,为国际理解教育的顺利开展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

  (三)制定政策

  制定完善的政策是调适和规范开展国际理解教育活动的重要条件。开展国际理解教育的政策包括一下方面:一是人才交流政策,二是科研多边合作政策,三是中外合作办学政策,四是与国际接轨的教育鉴定与质量认证政策,五是国际理解教育章程。政策的制定必须反映国际理解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彰显大学教学、科研、社会服务、文化创新发展的要求。

  (四)多元评价

  多元评价对国际理解教育的开展具有积极的激励作用。多元评价应体现国际理解教育理念,彰显育人为本。具体可采用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灵活评价与多样评价相结合、大学自我评价和社会评价相结合的多元评价方式,力求客观、准确地反映国际理解教育的现状和水平,推进国际理解教育有序、有效地顺利开展。

  “人类对理解与价值的渴望永无止境。正因为如此,我们才成为人类。”理解必将成为与人类互为依存、互为责任的大学的中心词,开展国际理解教育也必将成为大学的美丽追求。

  【作者单位:临沂大学高等教育研究院】

  (摘自《教育研究》2012年第4期,原文约9500字)

(责任编辑:admin)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