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高等教育学会

当前位置: > 高教新闻 > 国内 >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给中国青年学者的启示
时间:2014-10-17 08:12来源:《 中国青年报 》( 2014年10月1 作者:白雪 点击:
2014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于当地时间14日揭晓,瑞典皇家科学院宣布法国经济学家让·梯若尔获奖,并称赞他是“我们所处时代中最具影响力的经济学家之一”。

    2014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于当地时间14日揭晓,瑞典皇家科学院宣布法国经济学家让·梯若尔获奖,并称赞他是“我们所处时代中最具影响力的经济学家之一”。

    其实网上多年前就流传着一份经济学家的名单,叫做“苦候诺奖的大师们”,年少成名的梯若尔年年上榜,今年终于获奖。这个现年61岁,风度翩翩的法国人,在平均获奖年龄67岁的诺贝尔经济学奖队伍里,显得尤为年轻。

    被称为“天才”的梯若尔在博弈论、国际金融、宏观经济、新规制经济学等领域均有建树。而瑞典皇家科学院表示,此次授予梯若尔经济学奖,主要是因为他阐明了如何理解和监管垄断企业。

    有意思的是,某种程度上梯若尔又一次挑战了“垄断”。今年是自1999年以来首次没有美国人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法新社认为,作为法国人,梯若尔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动摇了美国在这一奖项上的垄断地位。过去10年,共有20人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其中18人来自美国。

    天才、大师、诺奖,这些光环之下的梯若尔有什么鲜活的故事,他的研究和经历,能为中国的青年人带来哪些启示?

    他每天只睡6个小时?

    梯若尔现任法国图卢兹大学产业经济研究所科研所长。他获奖后,不少青年学者,尤其是“图卢兹人”兴奋不已。毕业于图卢兹,现任职于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的李三希告诉中国青年报记者,当年学生中流传着一个未经证实的说法,据说梯若尔“每天只睡6个小时”。

    梯若尔1953年出生于法国巴黎附近的特鲁瓦,1981年获得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经济学博士学位。他当时主要研究宏观经济学和金融学,于1982年和1985年在《计量经济学》杂志发表两篇论文,奠定了在该领域的权威地位。此后,梯若尔转向了当时正在兴起的产业组织理论。1988年,他的代表作之一《产业组织理论》出版,标志着一个新理论框架的形成。1991年,梯若尔和哈佛大学经济系教授弗登博格合著《博弈论》,该书成为博弈论领域最具权威性的研究生教材,为美国各高校经济学系博士课程采用。

    这个素有“天才”之誉的学者,勤奋得令人惊叹。

    梯若尔20多年的学术成果堪称“著作等身”:300多篇高水平论文,11部专著,内容涉及经济学的多个重要领域,从宏观经济学到产业组织理论,从博弈论到激励理论,从企业理论到国际金融,以及经济学与心理学的交叉研究。

    1988年,梯若尔从美国回到法国,和著名经济学家让·雅克·拉丰(已故)一起,创办了享誉全球的法国产业经济研究所(IDEI)。如今的IDEI已成为公认的世界第一产业经济学研究中心,也是欧洲的经济学学术中心。

    凭借开创性的贡献,梯若尔于1993年获欧洲经济协会简森奖,1998年成为世界经济计量学会主席,2001年当选欧洲经济学会主席。在1990年至2000年间,梯若尔在世界经济学家中排名第二,是世界著名的经济学大师。

    “他的学术成果差不多有3个顶尖的经济学家加起来那么多。”李三希说,学界一直对梯若尔获诺奖呼声很高,如今不过是实至名归。在所有人的印象中,梯若尔都是“勤奋”一词的代言人,似乎他除了打网球以外,其余的事情都用来做研究。

    “说他只睡6个小时,没有人证实过,但从他的工作量推算,他用来睡觉的时间也多不到哪里去!”李三希说,他的获奖给青年人带来了一些正能量,“让我们觉得,勤奋还是有回报的”。

    按兴趣开课

    和很多诺奖获得者不同,梯若尔兴趣广泛,涉猎颇多,“可能是觉得一个领域做久了会无聊。”以至于他今年获奖的消息传出后,人们首先需要确认的是,他究竟是因为哪个领域的研究而获奖。

    李三希曾上过梯若尔的课,也曾就政府采购里面的契约设计问题与梯若尔探讨过。“他是非常绅士的一个人,非常礼貌,即使他可能不同意你的观点,也会很委婉地表达,不让对方觉得尴尬”。

    学生们都觉得,梯若尔是个和蔼的老师,从不因为自己是“大牛”而失去耐心,总是认真地听问题并回答。给他看文章的话,也会提出建议,甚至帮忙修改一些语法上的错误。

    风度翩翩的梯若尔每次上课都穿得正式、优雅,尽显法国绅士的风度——可以想见,选他课的人一定会很多——然而,过了一段时间,来上课的人就会越来越少。

    原来,梯若尔不上基础课,而是按照自己感兴趣的、正在研究的前沿领域开课,因此他每年开的课都不一样。而且上课的时候,他的思维跳跃很快,如果不是课后花大量的时间,根本跟不上,因此很多人一开始去听他的课,到后来跟得上的就越来越少,去的也就越来越少。

    李三希欣赏梯若尔还有另一个原因。1988年时,梯若尔已经是麻省理工学院的教授,他受拉丰的邀请回到法国。“那时候选择回国创业,薪水只有原来的三分之一。”李三希说,这个细节,让人感到了真实的触动。

    他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今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梯若尔独享800万瑞士克朗(约110万美元)的奖金。事实上,从事相似领域研究的学者很多,以往多人共享该奖的情况并不少见。此次梯若尔独享此奖,被解读为对他工作的认可。

    而从另一个角度看,梯若尔从来都不是孤军作战。他的身旁,有同样优秀的“小伙伴”,还有日益强大的“团队”。

    在李三希看来,梯若尔获得诺奖,某种程度上是对图卢兹这一经济学派的承认,梯若尔很多研究都是和图卢兹学派里的大牛一起完成的,而今这个学派也成为和芝加哥学派、哈佛学派并肩的一股力量。“梯若尔是图卢兹的开创者之一,图卢兹这些年来帮助传播和推广这些经济学理论,学派也成就了他”。

    让很多人心怀感念的是,今年是梯若尔的研究伙伴让·雅克·拉丰逝世10周年。拉丰和梯若尔研究电信业多年,其中,拉丰教授积极参与并领导了法国电信改革的实证研究工作, 并担任了巴西、阿根廷等拉美国家的电信改革的顾问。他们合著有《电信竞争》一书,为电信及网络产业的竞争与规制问题的分析和政策的制定提供了最为权威的理论依据。

    更让很多中国人感怀的是,2004年逝世的拉丰教授,对中国问题特别感兴趣。他曾专门论述过,建立在发达国家模型上的新规制经济学在应用到发展中国家时,如果被直接套用,可能会出现种种问题,导致失败。梯若尔也曾多次造访中国,感慨于中国经济的变化。他在2005年接受中国记者采访时也多次提及:中国在发展自己经济的时候,千万不要重蹈别国的“覆辙”。

    梯若尔获诺奖之后,人们希望知道,他的理论将如何作用于经济生活。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副院长聂辉华告诉记者,传统的规制经济学认为,要让专营公用事业的国有企业或私营企业保持效率,就必须对它们进行规制(或管制)。规制的主要手段是限制价格。标准做法是,让这类垄断企业按平均成本定价,使这类企业能够保持盈亏平衡;或者让垄断企业按边际成本定价,然后进行价格补贴。这些规制方案在理论上都没有问题,但在实践中行不通。因为规制当局(例如交通局)并不清楚垄断企业(例如地铁公司)的真实成本,在信息不对称的前提下,垄断企业完全可能为了获得更多补贴而故意高报成本,并且缺乏降低成本的动力。

    “简单说来,比如政府想让石油公司或地铁公司降低成本,但公司没有降价的动力,可能就谎称降不下来。”聂辉华说,拉丰和梯若尔的研究,就是将信息不对称因素引入传统规制框架,开创了新规制经济学。他们利用博弈论和信息经济学,从委托人(规制当局)的角度,设计了精巧的激励机制,通过向代理人(被规制企业)提供信息租金的方式,能够促使垄断企业主动揭示自己的真实成本,并且努力降低生产成本。

    诺奖委员会秘书托尔斯滕·佩尔松评价说:“梯若尔的贡献在于,他给我们一整套工具箱。不仅如此,他还给了我们一份使用手册,说明在哪些市场中使用哪些工具。”

    李三希告诉记者,2007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埃里克马斯金是梯若尔的老师,他的研究更加“形而上”, “好比马斯金研究的是病理学,而梯若尔研究的是临床医学”,而梯若尔的研究算是“让高大上的经济学接地气”。

    “《电信竞争》里关于接入定价以及关于普通服务下的收费问题,都可以供中国电信服务业参考。”聂辉华说,新兴技术行业,尤其是互联网行业,涉及网络外部性问题,并且存在“双边市场”的特征。例如微信就是一种双边市场平台,依靠吸引主叫和被叫来提供服务。这类新兴市场的特征已经被梯若尔等人所注意,他们专门有关于“双边市场”的研究论文。

    本报北京10月16日电

(责任编辑:admin)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